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天津蓟县常州沟组(约1800Ma)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系位于中国晚前寒武纪底部 ,下限约为 18亿年 ,上限约为 14亿年。该系以碎屑岩为主 ,夹不同数量的碳酸岩和火山岩 ,厚度可达 4 0 0 0~ 5 0 0 0m ,在全国都有分布。自上而下 ,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 ,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在各组中均含有微古植物 ,以串岭沟组页岩中最为丰富。但在天津蓟县常州沟组发现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确是首次。膜壳轮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个体直径 10~ 2 0 μm者占优势 ;表面纹饰以光面的Leiominuscula和粗面的Trachysphaeridium等属的分子为主体并有少量纹饰较复杂的分子 ;具大量藻类碎片。以上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长城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天津蓟县常州沟组(约1800Ma)微古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城系位于中国晚前寒武纪底部,下限约为18亿年,上限约为14亿年。该系以碎屑岩为主,夹不同数量的碳酸岩和火山岩,厚度可达4000-5000m,在全国都有分布。自上而下,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在各组中均含有微古植物,以串岭沟组页岩中最为丰富。但在天津蓟县常州沟组发现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确是首次。膜壳轮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个体直径10-20μm者占优势;表面纹饰以光面的Leiominuscula和粗面的Trachysphaeridium等属的分子为主体并有少量纹饰较复杂的分子;具大量藻类碎片。以上组合特征充分显示出长城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潜穴化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刘鹏举 《地质论评》2003,49(5):522-524
在燕山地区中元古代常州沟组中发育有大量的潜穴化石,潜穴产于常州沟组中部的泥质粉砂岩中。潜穴呈个体较大的直管状,垂直层面保存。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遗迹化石,表明在距今近1800Ma前就已出现古老的后生动物,这对于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姬广义汪洋  夏希凡 《城市地质》2005,17(4):1-32,F0003
在燕山中段南麓的蓟县北部山区有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北方中-新元古代正层型剖面标志碑就耸立在那里。对这一地区基本地质事实和地质体真实位态的研究,不仅关系着对华北地区晚前寒武纪标准剖面可靠性的评价,也关系着燕山运动命名地的基本地壳结构的合理解析和我国北方中生代以来构造一岩浆活动序列的正确建立。本文展示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可揭示:蓟县北部常州沟-杨庄一带的地质结构构造远不是我国大多数地学学者们对此描述的那样简单。调查区约200km。面积可代表燕山中段南麓的大面积中-新元古界分布区的基本地质结构构造特征。已识别出的18条断层和由其限制的21个以上构造岩片的现实位态表明,该地区地壳上部是由多个复杂地块堆叠构成的,主体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形成方式上以大规模多次不同方向运移的薄皮构造岩片叠覆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5,32(3):4-4
新华网消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郭坤一近日透露,长三角地区地面正在逐渐下沉,而且“这种现状越来越严重”。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因不均匀沉降,目前已发生22处地裂缝。  相似文献   
6.
长城系属中元古宇底部,其底界年龄一直存在争议。国内发表的数据在2000-1640Ma之间。通过分析以往数据,并据近年新资料,认为长城系底界年龄划在(1700±20)Ma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蓟县地区长城系常州沟组沉积特征如下:底部河流相砂岩斜层理倾向玫瑰花图指示常州沟早期为近NE古流向,结合常州沟组底部的重矿物分析,反映早期河流相沉积的物源区为沉积区西南部五台古陆和密云—怀柔隆起区;常州沟组碎屑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克拉通源区,但再旋回造山隆升蚀源区也提供极少量物源。结合中元古时期区域内张性构造背景下侵入岩体资料证据,燕辽裂陷槽成因属克拉通内部裂解,即属陆内克拉通盆地,而不是裂谷型大陆边缘盆地。但研究区可能处于克拉通与大陆边缘造山带的毗邻地带,因而接受了极少量远距离搬运的再旋回造山隆升蚀源区碎屑。以常州沟组为视角,借助已有成果资料,简要探讨了燕辽裂陷槽演化史,燕辽裂陷槽的演化发展经历了大陆裂谷—坳拉槽阶段,并未过渡到洋盆阶段便克拉通化,是一发育不完全的裂谷。  相似文献   
8.
常州梳篦     
《地图》2014,(6):18-18
梳篦,又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常州梳篦因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民众的喜爱。常州梳篦制作工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忉,常州梳篦已驰名南北,城内有“篦箕巷”、“木梳街”等地名。据清乾隆年间的《常州赋》记载:“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至清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到常州定制一批精品梳篦,作为御用品进贡宫廷,故常州梳篦享有“宫梳名篦”之誉。梳篦包括木梳卡口篦箕。制作常州木梳的主要材料为上好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等,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制作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的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需要72道工序,不仅采用雕、描、则、烫、镶嵌等传统技法,有的还加上了常州的独有工艺:掐丝珐琅和留青竹刻,具有独特的风格。2008年6月,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常州梳篦已有700多种不同的款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天地图·常州"建设背景和现有数据情况,针对常州特色设计了地图内容、2.5维房屋模型、图面效果和生产流程,详细介绍了"天地图·常州"从数据整理、电子地图制作、脱密处理、瓦片库制作到地图审图等一系列实现过程,为其他市县级天地图建设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珪  张海丰 《探矿工程》2015,42(12):44-47
常州润华环球中心基坑工程一区开挖深度达18 m,采用钻孔灌注排桩和内支撑作为支护结构。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顶部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基坑工程施工结束后基坑顶部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达到稳定值(分别为25 mm和40 mm),整体支护效果显著。但在基坑第三次开挖结束后第二道支撑构筑完成之前,基坑顶部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速率突然增大,直至第二道支撑构筑完成后增速才缓慢降低。提高第二道支撑的标高有利于降低基坑的变形,提高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