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日韩三国建筑师及建筑学专业在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近日,中日韩建筑师工作营(Workshop)设计竞赛活动在日本大阪工业大学举办。这也是第29届釜山国际建筑竞赛的后续活动。本次活动由中日韩三国各派出8名选手,分为6个小组,每组由两个不同国别的建筑师和学生组成。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天大设计总院")代表中方参加了本次建筑师工作营(Workshop)设计竞赛活动。本次工作营(Workshop)设计竞赛的题  相似文献   
2.
现今对于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现象的批判常见诸于媒体,就批判而言,其目的并非指向现象本身,而是指向导致现象产生的根源。作为在高校长期从事建筑学教育的教师,笔者在专业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些追问,如导致城镇乡村建设的雷同与建筑学教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追问的结果是各地建设雷同现象的产生与建筑学教育之间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即建筑学专业教学在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手段上的长期单一,则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在建设思路、建设标准和建设手段等方面相I同或趋同,由此,在城市、农村建设中出现“千城一面”和:“干村一面”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3.
学科树视角下地理学和建筑学人居环境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梅    汪德根 《地理学报》2022,77(4):795-817
本文从学科树视角比较分析地理学和建筑学的人居环境研究进展。首先,梳理研究脉络,指出两个学科具有相同的“树根”(即五大系统和五大层次)、“树干”(即九大主题和八大尺度)和“树枝”(即33个研究领域),以及相异的“树叶”(即各领域数量迥异的研究成果)。其次,比较研究成果特点,发现两个学科成果差异明显,表现为在适宜性等6个二级主题上,地理学成果较多,建筑学成果较少;在规划等6个二级主题和建筑尺度上,建筑学成果较多,地理学成果较少;在空间格局等12个二级主题和城市等6个尺度上,两个学科成果均较多,但侧重点不同;在行为二级主题和全球尺度上,两个学科成果均较少,但侧重点不同。最后,剖析学科成果差异的生成逻辑,并展望未来进路。学科成果差异的逻辑起点是学科门类差异,逻辑链条是“学科门类—学科特性—研究主体—研究偏好—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的差异传导机制,其中研究范式差异是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未来人居环境研究应促进框架延伸化、主题展拓化、尺度统筹化、数据多源化、方法混合化等范式提升,同时回应全球化、美好人居、突发事件、跨学科等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关于建筑文化乱象的讨论引起了诸多社会关注。城市建设中媚洋、贪大和求怪现象,反映了建筑文化的缺失和不自信。建筑创新的艰难和建筑师的工匠化与无奈,折射出了扭曲的政绩观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要解决并非朝夕之事。本文试以建筑师的职业定位为切入点,剖析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并从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制的角度对建筑师职业定位的回归进行探讨。国内外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国际上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建筑项目全过程服务者关于建筑师的职业定位,不同国家是有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omputerised development control and approval system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Control Department, City Hall of Kuala Lumpur, with stress on the GIS architecture developed within the system. 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towards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文化强国,吴良镛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澍先生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系列事件使得中国建筑界受到鼓舞同时也引发了思考:中国建筑学界能否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肖笃宁 《地理科学》1999,19(4):379-384
论述了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从科研认识的角度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沈济黄,教授、博导、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1938年出生于上海,196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沈济黄曾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88年调浙江大学建筑系任系主任(12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10年);1988午至今一直任浙江火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在还兼任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外建筑学教育的模式,对比我国建筑专业的局限,找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大学建筑学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确保建筑系学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空间传统是地理学研究中的四大传统之一,地理学家对城市形态的关注正是对空间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空间句法理论是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其创立之初即关注于空间与建筑、城市之关系的探讨。国外运用句法理论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而国内对于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则相对匮乏。从渗透与隔离、引导与暗示、交流与共享3个方面对国外建筑空间的句法研究进行综观概述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建筑空间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并为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