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家族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如何实现族谱空间信息化,是GIS社会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选择河南省域内某模拟族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整合海量族谱数据,建立地图空间数据库和家族成员基本信息表,以ArcGIS Engine 9.3、SQL Server为平台,开发族谱GIS信息系统,实现族谱空间查询及家族成员迁徙路线可视化等功能。族谱GIS信息系统为族谱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了解天空的奥秘无疑是从星星的位置开始的。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还在用绘画描述生活场景的时候,就有了对那些明亮光点的记录。久远的历史早已无从考证,虽然中学历史书上还会提到《甘石星经》,但战国时甘德、石申其实各写了一部,早已失传,即使是后人编撰的合集如今也只剩名目而已。古希腊喜帕恰斯(Hipparchus)编制的西方第一本星表也是因为在托勒密的著作中被提及才为世人所知,托勒密整理写入《天文学大成》的1千多颗恒星在整个中世纪都是权威,代表了当时目力的极限。只剩下变化莫测的行星轨道和偶尔光顾的彗星作为那时天文学的全部内容。直到17世纪,望远镜发明之后,人类才得以继续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这漫长的探索历程中,我们对那些遥远世界的所有模糊认识都写在了星表之中,就让我们通过这些坚实的脚印来回顾天文学的发展道路吧!  相似文献   
3.
在十九世纪中叶,天文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繁荣的局面。普鲁士的贝塞尔用量日仪得到了恒星距离;爱尔兰的罗斯勋爵在改进他巨大的望远镜;夫朗和费用他的分光镜发现了太阳中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二十世纪初摄影术的出现,不仅自身成为天文研究的得力工具,还唤醒了沉寂多年的分光术。虽然早在1817年普鲁士的夫朗和费(Joseph Fraunhofer)就用自己发明的分光计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相似文献   
5.
1845年,爱尔兰罗斯勋爵在自己的城堡前建造完成了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利维坦”(Leviathan,圣经中的海洋巨兽),它72英寸(1.8m)的巨大口径,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人能及。  相似文献   
6.
余恒 《天文爱好者》2009,(11):30-31
早在1946年,美军还在消化德国V2火箭研制技术的时候,美国天文学家斯皮策(Lyman Spitzer)就提出了太空望远镜的构想。在苏美两国太空竞赛的推动下,空间天文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雷暴云团自动识别和边界相关追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兰红平  孙向明  梁碧玲  毛辉  张文海 《气象》2009,35(7):101-111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雷达资料的雷暴云团识别、追踪及预警技术是目前最重要的临近预报预警技术之一.该文描述的雷暴云团边界相关追踪技术是一种新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云团边界识别、拓扑处理,建立云团生命时序与族谱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雷暴云团外推的一种短时临近预报方法.该方法有三个主要技术环节:(1)对已预处理的雷达数据进行边界识别;(2)利用四分树匹配分析因子、重叠因子、面积因子、外接矩形因子、轮廓综合因子、局部相似判定因子等六个判断因子,分别识别出每个云团的时间序列,以及每个云团的运动方向、速度、面积、强中心,以及所处的状态(增强或减弱、膨胀或缩小)等信息;(3)对云团的移动方向、速度、面积、强度进行线性外推.初步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较好地识别和外推预报雷暴云团.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雷暴自动识别和追踪系统(简称"追踪者",TRACER),可以基于地图系统选取指定云团,获得云团空间位置信息、发展轨迹、演变特征和未来预测,也可对云团预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讲星表,就不能不提到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Strasbourg Astronomical Data Center),这个始建于1972年的数据中心汇集了有文献记载的近万个星表,提供了详尽的查询方式,是天文学家获取数据的首选。但它的身世却少有人知……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122年,西汉使到滇国(今云南省),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使又到夜郎时,夜郎国王又用同样的话问使“汉孰与我大”。夜郎国却因此得“夜郎自大”之名。从此“夜郎自大”就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代名词。这里的夜郎到底指哪儿,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随君只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又指哪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