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提出了“三类空间划分”的思想体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该思想体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正处于显著的数字化转型阶段,人类活动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内在机理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虚拟空间中的活动日渐多元化与自我体系化,并更加主动和频繁地与实体空间活动产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目前关于人类活动系统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愈发重视虚拟空间中行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强调超越虚实二元的对立视角,将技术使用作为活动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提出城市虚拟空间活动系统与城市虚实活动系统的概念,一方面强调城市虚拟空间活动已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系统的趋势,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城市虚实空间活动系统的互动关系,并且从理论上构建城市虚实活动系统,以便深化理解城市活动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从理论和方法创新、实证议题创新以及应用实践创新等侧面,系统论述城市虚实活动系统的概念体系与研究内容框架,为数字化转型下的城市空间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为智慧城市生活圈规划与数字生活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综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知识将取代资本与劳动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子。知识经济时代所需求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本、信息、资源的配置格局,以及生命支撑系统的服务功能将与工业时代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变化对地理学综合研究大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迫切性入手,分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综合研究的不同层次及可能涉及的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理学综合研究应在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革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①拓展地理综合研究的空间;②构建要素综合的非均衡观;③充分考虑科技和知识对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强势作用;④逐步整合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4.
虚拟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设计与初步试验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龚建华  林珲  谭倩 《测绘学报》2002,31(1):39-43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应用Java和VRML97开发工具,基于HTTP协议,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因特网的虚拟校园环境,并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校园为例,建立了系统原型。在中文大学的虚拟校园环境中,用户可进行3维空间漫游探索、点坐标量测和地物属性的查询、地物的增加或删除等操作,并可基于3维化身和文本对话实现在网络的共享虚拟空间中与其他在线用户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5.
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研究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0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化发展 ,空间数据共享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然而要真正实现空间数据共享 ,多格式空间数据集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 SIMS)技术实现了一种特殊的数据访问机制 ,不仅提供了直接存取多种数据格式的能力 ,而且使 GIS软件具有跨数据源复合分析功能 ,是实现空间数据共享的有效的技术基础。本文阐述了 SIMS技术体系结构 ,并探讨了 SIMS技术在 GIS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轨迹时空模式的研究,对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仅分析了物理轨迹时空模式变化,尚缺乏从群体虚拟轨迹的视角,分析其与物理轨迹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因此,本研究选取美国10个大型样本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OSM网络地图作为虚拟空间,利用地图瓦片访问频率构建群体虚拟轨迹,与物理轨迹对比分析居家令干预政策实施前后时空分布、时空衰减和空间要素偏好的变化。结果表明:(1)城市中群体虚拟轨迹访问频率具有一致的中心边缘空间结构,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城市中心吸引力明显减弱;干预政策实施后,群体虚拟轨迹不同空间要素访问频率相比疫情前平均下降67.84%,且不同空间要素同步下降,仅在部分区域中对医疗设施的访问频率增加,谷歌移动指数代表的物理轨迹平均下降48.05%,仅居住场所增长22.15%。(2)物理轨迹访问频率变化与干预政策时间一致,然而虚拟空间中群体提前一周左右已经进入居家管制的活动模式。研究成果表明群体虚拟轨迹相比物理轨迹对于干预政策响应时间更早、时空衰减更大,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监测及政策制定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30年前学术界有一个非常大的争论: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地理距离死亡了。如果地理距离死亡了,我们这五家学会就应该死亡了,但是大家越来越认识到,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实体空间并没有代替地理空间,反倒是虚拟空间的交流互动使得实体空间的交流互动也越来越频繁,这样就使带有空间维度的学问,包括我们五家学会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虚拟空间引起广泛关注,迅速崛起的短视频平台成为重要的虚拟社交网络载体,构建起有别于地理空间的虚拟交流空间,具有双空间属性的分析条件与价值。文章以哔哩哔哩弹幕网2018—2021年“年度百大UP主”(通常称之为“头部短视频创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其影响力、网络中心度等级2个虚拟空间属性,运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其虚拟空间属性与地理位置、地理等级等地理空间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虚拟空间的确降低了地理空间对头部短视频创作者内容创作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创作者的内容创作脱离了地理空间的影响,事实上虚拟空间仍对地理空间具有一定依赖性,表现为:1)虚拟空间等级与地理空间等级存在弱正相关关系;2)虚拟空间网络关系建构具有地理邻近性和等级指向,表现出对地理空间的依赖性;3)虚拟空间活动受其所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模拟与虚拟地图符号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从制图区域到主体认知结构,从主体认知结构到二维平面之间存在映射的关系,给出了模拟地图符号和虚拟地图符号的定义,探讨了其演化规律,并给出了规划和预测地图的数学模型以及地理虚拟空间的数学定义。  相似文献   
10.
RSSI测量距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距离定位的领域。针对传统的Zigbee指纹定位算法和复杂环境,文章提出了一种虚拟空间划分的Zigbee指纹库定位算法,其中包括虚拟空间划分最邻近定位算法、虚拟空间划分加权最邻近定位算法和虚拟空间划分贝叶斯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情况下,此方法能将定位误差抑制在1.5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