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1.
本科生导师制已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抓手,借助导师制可以更好地引导本科生参与到专业知识学习与前沿领域探索之中,有利于培养与锻炼本科生思辨能力,深度发挥课程对学生科研潜能的激发效果,拓展地理师范生前沿教育实践能力。本文以《生态环境系统工程》这一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典型课程为例,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下科研反哺教学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通过理论教学、师生研讨、校企平台实践教学等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科研和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提高地理师范生教学与研究水平,完善生态环境领域高等人才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网络在线教学效果,适应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需求,本文基于Moodle开源在线教育平台构建了广泛适应的变形监测网络在线课程资源库。简述了Moodle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试题库、案例库及线上线下交流模块的开发步骤。根据双一流建设与工程认证的OBE教学理念,对变形监测技术网络课程教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问题及毕业要求达成值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网络在线课程的应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师生交流,降低了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制定课程目标,有效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和持续改进教学手段,对提高变形监测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借鉴国外高等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度,这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新教学模式,也是激发本科生创新创业热情的一种方式。本科生导师制度一直是国内教学改革的热点。因此,本文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用,详细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中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作用和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创新校企合作"双导师制"构建高职测绘类专业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龙  赵小平 《北京测绘》2009,(3):89-91,83
目前我国高职测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在于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培养机制。本文通过探讨基于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为高职测绘类专业学生培养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4,(11):F0002-F0002
正"常州市中学地理李万龙名师工作室"于2006年1月挂牌成立,迄今共有30多位地理教师参加。八年多来,工作室秉持幸福地理、生活化地理、可视化地理、博雅地理教育理念,先后建立了导师制、项目制和成果辐射制等规章制度,通过领衔人的率先垂范和主题研修等活动建立了共同愿景,在同题异构、观课议课、野外考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收获了教师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以提高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为主线,结合专业实践和职业发展,从构建校企专兼结合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入手,探索实践校企"双导师"协调管理和指导顶岗实习模式,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提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该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深化校企合作,有助于检验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工程测量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有效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7.
据考。导师制系随西方学院的设置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制度。导师的职责重在学员人格塑造和品质培养。并且通过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良好学风的传递,在一代新人中培育弘扬科学道德,献身科学真理的精神。导师制在英国古老的牛津、剑桥大学数百年实行的历史中,绩效昭然.为世所公认。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本科教育中,复制这一新型的教学制度,藉以更好地贯彻现代教育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中国在读大学本科生数以百万计,按西方导师制规定:每3—5人一组、或最多十余人一组,配备导师一名,导师弘由品学俱佳的学者担任,并且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但如今的中国大学如何可能遴选数十万计的合格导师?若为“国际接轨”勉力而为之,必致滥竿充数,落得“东施效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