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9篇
  免费   1907篇
  国内免费   1905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693篇
地质学   9992篇
海洋学   64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46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444篇
  1995年   387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315篇
  1991年   300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9篇
  1945年   7篇
  1943年   9篇
  194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当下,自然资源档案的数据量飞速增长,内容日趋多元,传统模式下的档案管理手段方法已较难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此,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干分局紧紧围绕职能机构改革这一重要契机,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迭代升级,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不断构建制度规范化、采编智能化、运用便利化的服务体系。近年来,该局通过不懈努力,在业务档案方面实现了100%数字化覆盖,连续十一年档案年检考核优秀,2021年被浙江省档案局评选为“示范数字档案室”。  相似文献   
2.
韩伟  周建波 《岩石学报》2020,36(3):703-725
饶河杂岩作为那丹哈达增生杂岩的主体,是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直接证据。饶河增生杂岩组成与增生过程的研究对限定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与增生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饶河大岱地区大比例尺填图基础上,明确了饶河杂岩主要由枕状玄武岩、辉长岩以及大洋板块沉积地层(OPS)组成,这些岩石均呈构造透镜体状分布在海沟沉积物中,并被中生代花岗质岩脉所穿切,因此为限定饶河增生杂岩的组成、增生和就位时代提供了关键制约。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玄武岩具有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属性。LA-ICPMS锆石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66±2Ma和214±5Ma,限定了饶河杂岩中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结合该区粉砂质泥岩和砂岩的沉积时代下限分别为167±3Ma和133±4Ma,表明饶河杂岩的增生时代为167~133Ma,此外样品的碎屑年龄信息表明基质的物源为邻近的佳木斯地块和中亚造山带东段,其中前寒武的碎屑年龄在中国东北的多个陆块均有出现,可能源于早前存在的前寒武纪基底。本文测得侵入饶河杂岩的2个二长花岗岩形成年龄分别为126±1Ma和105±2Ma,表明饶河杂岩中的花岗岩脉主要形成于两个阶段,其中较老的花岗岩侵入体进一步限定了饶河杂岩的最终就位时代为133Ma至126Ma,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存在西向俯冲-增生作用,为古太平洋板块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浅地层剖面声学影像形成原理,探索不同类型沉积物声学影像特征,厘清不同沉积物厚度的识别算法,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研发一套新型浅地层剖面仪室内试验平台。综合室内定位技术、浅剖试验平台尺寸合理性分析技术、直线轨道与换能器之间的固定连接技术和海底声学参数反演技术,形成一个试验高效的新型平台。通过铺设沉积物和布设障碍物,利用浅地层剖面仪进行走航测试,精确识别了沉积物的厚度和障碍物的位置。该平台可为开展理想环境下沉积物厚度和障碍物识别提供较好的测试环境,为声学海洋设备性能检测提供测试平台,也为高校学生和技术人员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场所。  相似文献   
4.
新疆准噶尔盆地是中国油气、煤炭等能源矿产的重要储集场所。本次研究对搜集到的准噶尔盆地东缘五彩湾地区20个煤田钻孔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通过提取钻孔坐标、高程、地层分层厚度、颜色、测井曲线解译数据等重要信息,重新建立了钻孔数据集。数据集共包含20个钻孔资料的Excel数据库型数据,每个Excel数据库由“钻孔基本信息”、“测井解释岩性分层”、“地质编录柱状分层”、“综合柱状信息”、“钻孔岩性分层”、“地层名称及代号表”、“地层颜色”、“测井曲线配置”、“测井曲线数据”、“数据字典”等10个工作表组成。利用石文软件可读取数据集信息,绘制地层沉积三维立体图,该成果能够对准噶尔盆地东缘五彩湾地区砂体的空间展布、三维地质结构等提供更加直观的认识,对研究准噶尔盆地东缘五彩湾地区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大滩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煤炭资源有利勘探区,含煤岩系以早侏罗世小煤沟组和中侏罗世早期的大煤沟组及石门沟组为代表。根据露头剖面、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对该含煤岩系的沉积相、层序地层格架、聚煤模式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并对该区聚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含煤岩系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及煤组成,可识别出16种岩相类型以及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以区域不整合面、沉积相转换面、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等为层序界面,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恢复出各个层序的岩相古地理,主要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及半深湖。研究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上部靠近最大湖泛面处的下三角洲平原环境,这里作为低可容空间背景,较高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较高的泥炭聚集速率相平衡,有利于泥炭/煤的聚集。煤层主要在层序SIII1、层序SIII2及层序SIII3中发育,由于古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层序SIII4和SIII5聚煤作用变弱直至终止。  相似文献   
6.
7.
陈灿  冯庆来  甘正勤 《地球科学》2020,45(3):880-891
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期之一,对这一时期不同沉积相地层建立精确的对比标志,是理解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等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的关键.对贵州漾头剖面陡山沱组顶部和留茶坡组底部的两层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了554.2±3.3 Ma和550.6±3.3 Ma的加权平均年龄,证明华南扬子地台深水相区留茶坡组开始沉积的时间约为550 Ma.扬子地台在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存在明显的台-盆沉积相分异,表明扬子地台在这一时期进入拉张的构造背景;因此,留茶坡组底部550.6±3.3 Ma的绝对年龄代表了扬子地台进入伸展构造背景和强烈海底热液活动开始的时间.另外,凝灰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两层凝灰岩的源岩均属于花岗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属于岛弧环境或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8.
张丽旭 《地质论评》1948,13(Z3):291-310
所谓‘大寮层’者,以页岩与砂岩之交互层为主,厚约350公尺,在其上部,砂岩发育较佳,而在山下部则反是。砂岩往住带石灰质并含有化石,尤其在上部有富含Ditrupa sp之灰质的砂岩发现,所谓Ditrupa化石带是也。此外尚有下列之化石发现:  相似文献   
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eologic Time Scale (GTS) is a titanic scientific challenge that has been under way for two centuries and will require much dedicated effort in the future. Italy preserves a paramount stratigraphic record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marine sediments that have been signific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GTS. The Italian stratigraphic record has been histori-cally important in introducing and defining the standard Chronostratigraphic Units (CUs) of the Neogene and Quaternary. Pelagic successions from Northern Apen-nines and Southern Alps have been used in the seventies for integrating the late Cretaceous-Paleogene Geo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 (GPTS) with planktonic microfossil biostratieraohv and standard CUs. This wa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of GTS based on integrated magnetobiochronol-ogy. The middle Miocene to early Pleistocene marinerecord from Sicily and southern Italy has been funda-mental for establish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Astro-nomical Time Scale (ATS). In prospect, there are many potentials still to be exploited in the Italian marine stratigraphic record for implementing the GTS by defin-ing GSSPs of various CUs, improving magneto-biochronology and extending downwards the ATS.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