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东部山区,位于大伙房水库和观音阁水库上游,是国家两个特大型水库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每年向辽宁中部城市群提供13亿立方米的优质水,生态建设的位置十分重要,是辽宁省的绿色生态屏障,是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和国家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是诗仙李白留下的千古名句。泱泱中国是古老而庄重的诗的国度,而商丘梁园则可堪称为中国史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2008年9月20至21日,适值共和国建国59周年前夕,来自国家11个委部局的政府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10个省17个市县镇的代表近  相似文献   
3.
4月10日上午,迁安市凯达公司红石崖铁矿在矿领导的亲自指挥下,仅半天时间就调动员工百余人,在厂区尾矿坝上栽植25000株沙棘树苗。象红石崖铁矿这样,全市已有10个大中型矿山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栽植沙棘树苗,累计达60多万株。市国土资源局为了整体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在进行摸底、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磨盘铁矿、南山铁矿、凯达公司工石崖铁矿和新水一矿、二矿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0家矿山企业作为试点,因地制宜扶持他们进行绿化建设,在全市拉开了建设绿色矿山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通过潍坊中医院综合楼的方案设计,探讨了现代医院设计的发展趋势-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既为病人也为医护人员服务,打破过去仅以技术科学为出发点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王玲 《辽宁气象》2005,(1):48-48
2004年岁末东南亚海啸把全人类带入痛苦之中。15万(乃至更多)的生命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失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不仅仅满目创痍的灾难让我们目瞪口呆,更让我们内心不安的是这场灾难离我们“气象”是那么近。“海啸”离我们有多远?气象灾害离我们有多近?泰国的气象局长因为这次“海啸”被撤职了,尽管泰国是地震与气象在同一个机构,这次海啸与气象“无关”。可是我们却轻松不起来。当那天出了台风、龙卷风或大暴雨成灾了.我们能说什么?  相似文献   
6.
《湖南地质》2009,(4):6-7
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第40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认识,对地学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防灾减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们再次在春风荡漾的季节迎接“世界地球日”的到来。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之所以设立这样的主题,目的就是以深部地球为切入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了解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国情及对国民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坚定信心,促进经济社会较快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们再次在春风荡漾的季节迎接“世界地球日”的到来。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之所以设立这样的主题,目的就是以深部地球为切入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了解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国情及对国民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坚定信心。促进经济社会较快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杨大亲,用我母亲的话说,我是大地母亲的儿子,所以叫我"大亲"。也许这就注定了在我心中这份与生俱来的土地情怀。我来自来宾市武宣县国土资源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耕地红线守护美好家园》。朋友,你可曾记得2007年3月,  相似文献   
10.
陶慧  张梦真  刘家明 《地理学报》2023,(4):997-1014
作为地方家园的物质载体,建筑遗产不仅在历史上呈现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价值溢出,也因其现代性实践而凝聚了当地人心态秩序的变迁,重现了物的象征性沟通的性征,并随着实践场域的嬗变,呈现出物质价值与身份的重塑。传统吊脚楼形制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实践的场所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区,承载着物质、制度与精神多层次的地方意义。本文从物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时间—空间—地方”三元辩证的研究框架,动态地考察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家园遗产与文化主体的互动过程及社会秩序嬗变:(1)“物”的在场是其民间保留和时代传承的历史回应,承载着家屋文化与地方记忆;(2)“物”的式微与脱域是在现代性渗透下宏观力量与个体行为的博弈与融合,也是地方主体性的消解、协商与重构;(3)“物”的出场则意味着家园被置于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价值体系,让民族建筑的空间价值外溢,从而以文化资本的形式参与到旅游语境的交互中。更进一步,本文试图从地方性的视角探讨家园遗产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与人文生态空间的秩序重塑逻辑:(1)空间赋能:景观基因焕发空间价值的生产面向;(2)秩序重塑:社会动力激活空间价值的生活面向;(3)地方知识:多元主体共育空间价值的生态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