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东邓阜仙-锡田印支期花岗岩体的侵位机制
引用本文:倪永进,单业华,伍式崇,聂冠军,张小琼,朱浩峰,梁新权.湘东邓阜仙-锡田印支期花岗岩体的侵位机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1).
作者姓名:倪永进  单业华  伍式崇  聂冠军  张小琼  朱浩峰  梁新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科研专项(编号:20121102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872080,41072081)资助
摘    要:印支期似斑状花岗岩构成了湘东中生代邓阜仙-锡田岩体的主体,其内发育两种类型的叶理构造,即流面和构造成因的片麻理。二者的标志性区别在于长石(斜长石和钾长石)斑晶在前者呈自形的短柱状,没有任何可见的韧性变形,而在后者呈椭圆状,明显被压扁拉长。流面基本上围绕岩体边界呈面状分布,整个侵入体从外到内依次可划分出流面不发育、欠发育和发育三个相带,对应着由早至晚的三次岩浆脉动侵位。该期花岗岩侵位机制总体上类似于气球膨胀模型。与典型气球膨胀岩体不同的是,由于岩浆供给量在该期最后一次脉动侵位时的急剧减少,虽然流速增大,但对外挤压减弱,造成岩石应变强度从外到内趋向增加,而不是递减。构造成因的片麻理局部出现,走向总体上呈NE向,表明该花岗岩在准固态甚至固态下遭受到NW-SE向区域挤压作用。

关 键 词:叶理  气球膨胀  侵位  同构造  邓阜仙-锡田花岗岩侵入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