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花岗岩风化壳中的微生物及其对稀土元素的浸出作用
引用本文:陈炳辉,刘琥琥,等.花岗岩风化壳中的微生物及其对稀土元素的浸出作用[J].地质论评,2001,47(1):88-94.
作者姓名:陈炳辉  刘琥琥
作者单位: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210093;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
2. 广东药学院,广州,510224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960042、990232)
摘    要:对广东共和稀土矿花岗岩风化岩风化壳剖面下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微生物培养,发现在0.2-12m深度范围的样品均有微生物存在,在0.2-3m深度范围微生物种类较多。微生物类型有细细菌(包括牙胞杆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菌属、产碱杆菌属等杆菌,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球菌以及梭状芽胞杆菌属厌氧菌)、真菌(包括曲霉属黑曲和黄曲、青霉属、毛霉属、酵母菌)和放线菌。利用风化壳中的各种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对稀土矿样进行稀土浸出实验,并与蒸馏水和不加菌液的培养液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混合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浸矿,稀土元素的浸出量明显增加,浸泡液的pH值降低;②真菌类(毛霉属、酵母菌、曲霉属、青霉属)对稀土的浸出量最高,然后依次为发酵芽胞杆菌、葡萄球菌属、放线菌、发酵芽胞杆菌属;③细菌类对稀土的浸出作用主要与其代谢产物改变介质的pH值有关;而真菌类对稀土的浸出作用主要与其直接吸附和吸收稀土元素以及其代谢产物与稀土元素的络合作用有关;④与硫酸铵的浸出结果相比,微生物所浸出的稀土元素δCe较大、δEu值较小、(La/Sm)N和(Gd/Yb)N)的比值较低,结果与稀土元素在华南风化壳稀土矿风同间面中不同层位的变化规律一致。实验结果说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分异作用具有积极的贡献。

关 键 词:微生物  稀土元素  风化壳  花岗岩  浸出作用  络合作用  分异作用

Microbes and Their Effects on REE Extraction in Weathering Crust of Granite
CHEN Binghui,LIU Huhu,WU Fuhai.Microbes and Their Effects on REE Extraction in Weathering Crust of Granite[J].Geological Review,2001,47(1):88-94.
Authors:CHEN Binghui  LIU Huhu  WU Fuhai
Institution:CHEN Binghui,LIU Huhu,WU Fuhai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Guangzhou
Abstract:
Keywords:microbes  REE  weathering crust  granit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