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加快建设用地的报批和审批,提前介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加快用地预审速度,提高审批效率。桐乡市国土资源局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从规划、计划、征地等报批前期工作入手,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加快项目用地审批速度。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12,(5):24-24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发挥用地预审的前置把关作用,严格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做好用地预审与项目审批的衔接。《通知》要求,严格规范经营性和工业项目用地预审管理。  相似文献   

3.
7月8日,南乐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县效能办工作安排,首次启用网上审批系统。此次网上审批工作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供地(划拨)、改变土地用途等8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土地登记等行政审批收费事项实行网上受理、承办、  相似文献   

4.
《河南地质》2008,(12):22-22
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作为全国金土工程一期建设试点的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在省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率先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审批、采矿权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审批,开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日,宁夏国土资源厅审批办通过厅电子政务系统对吴忠市金积镇小城镇建设项目等15个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进行了网上受理和审批。至此,宁夏国土资源厅网上审批系统全面开通,标志着该厅窗口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纵观我省用地审批模式,其流程大致如下:土地使用单位或个人自行选址→测绘部门测量勘界→上级用地审批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预审→准备相关材料(主要是一书四方案)→到本级相关部门会签相关材料(如林业、电力、文物等部门)  相似文献   

7.
刘运明  黄葛炎  陶琦 《广西地质》2010,(11):F0002-F0002
2010年11月5日,广西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第四次联合审批现场会在南宁举行。当天,广西国土资源厅现场共为项目建设业主办结44宗项目用地,其中正式发用地批文31宗,农垦国有沙塘农场危旧房改造等13宗土地通过用地预审。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09,(6):34-34
从天津市国土房管局获悉,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督管理,确保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使用状况、征地补偿安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并于6月1日起施行。监管工作将以土地网络化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征转用审批管理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核查。  相似文献   

9.
一、用地预审与行政许可 用地预审的实施主体,审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甚至审查期限的规定与行政许可的形式基本相同,由此认为用地预审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是值得商榷的。在工作实践中,对同一行政行为作出不同解释的并非用地预审一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当前上海产业用地管理实践,从产业用地批前、批中和批后管理的全程角度,提出了批前评估将节地融入项目设计、工程可行性预审,批中注重对规模、强度的评估,批后注重对用地整体绩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用地全程评估模式,并对该模式的相关机制建立进行了研究。最后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为例对该机制的初步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吕卫东  黄强 《山东地质》2010,(8):65-66,69
批后监管工作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重审批、轻监管"是导致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的原因之一。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批后监管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出台了规定,建立了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冬玲  方杰  刘青  薛天武 《吉林地质》2009,28(1):116-118
探矿权与采矿权管理是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土地,《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探矿权人享有根据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权利,采矿权人享有在矿区范围内建设采矿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和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这就为矿业权人在法律上明确了从事矿业活动可以使用土地。矿权审批和土地权审批是两个程序,只有同时取得了两权之后才能进行合法的矿业活动。因此在矿政管理中要纳入地权管理职责,不应脱节为两个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国土资源监管的手段,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有力保障用地行为依法进行,有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该文介绍了批后监管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并详细论述了批后监管的总体框架和功能设计,说明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并结合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中的应用,总结了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4.
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地资源紧缺是威胁世界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类似于国内已经开展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概念及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 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不同管理阶段及其相关问题. 结合当前国家耕地总量平衡、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从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出发, 实证分析了土地生产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虚拟土概念及虚拟土战略下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框架. 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解决区域粮食安全的一些新思路. 建议: 在保证国家粮食基本自足基础上, 实行区域耕地总量弹性平衡政策; 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 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 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 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 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强开展虚拟土战略相关理论及其对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丽君 《地质通报》2009,28(203):343-347
国际减灾战略已从场地尺度工程性“硬”措施转向区域土地规划限制等“软”措施,即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这是防范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手段。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审批的法律地位、地质灾害填图与区划的公益性基础工作和实施地质灾害风险带土地开发限制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国际经验,并提出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预防地质灾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清醒地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本文还提出了加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建立矿山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矿山空间利用信息、土地与环境信息、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数据采集深加工,可以在信息系统中,利用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进行矿山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8.
论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的双重属性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都有双重属性。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是土地资源与地质灾害形成与变化的双重原因。近年来,一方面自然变异加剧和人类过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地质灾害严重;另一方面严重的地质灾害又会对土地资源进一步造成破坏,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自然变异是不以人类的意愿为转移的,那么,顺应自然规律,约束并规范人类社会活动范围、消除不良行为是减轻地质灾害、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唐晓燕  高燕 《山东地质》2010,(3):38-39,43
临沭县近几年工业发展势头较猛,但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对土地刚性需求大,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较大。为此,临沭县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中低山区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更为突出。高速城镇化进程致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耕地数量安全作为耕地资源安全的重要构成,具有可量化与可调控等特点,更具研究价值和实际操作性。以中低山区为研究区,对区域耕地资源数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证方法对耕地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中低山区丰富的耕地后备资源合理补充耕地、有序推进"山地整理"满足城镇化需求、实施中低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等方法,以保障中低山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