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BP神经网络算法用于高程拟合有训练速度慢和易于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基于BP算法学习特点,模拟退火算法(SA)在局部极小处的概率突变性,本文作者有效结合BP和SA算法,提出一种SA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BPSA混合学习策略,并以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改进BP算法的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改进BP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BP网络的方法,即先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全局训练,再用改进BP算法进行精确训练,以达到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目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分类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BP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算法(简称传统BP算法)的缺点,提出了改进型BP神经网络遥感水深反演算法(简称改进型BP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反复运用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以弥补传统BP算法的不足。试验表明:改进型BP算法的训练迭代收敛速度明显快于传统BP算法,浅水区的水深反演精度优于传统BP算法,且学习算法对初始权值和阈值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通过加入动量项和变步长法对标准BP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该模型对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分析,与一般BP分解模型进行比较后证明: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正确率高,自适应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BPSA混合策略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误差反向传播(BP)算法训练速度慢和易于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利用BP算法监督学习特点,模拟退火算法(SA)在局部极小处的概率突变性,有效结合BP和SA算法,提出一种BPSA混合学习策略。将其应用于GPS高程拟合,并以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BP学习算法的GPS高程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铁定  钟小威 《测绘通报》2005,(12):13-15,23
在应用BP神经网络转换GPS高程中,针对标准BP算法的不足,给出改进的学习算法,通过应用不同BP学习算法来转换GPS高程的实例分析比较,得出改进的BP算法在转换GPS高程中可以大大减少BP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提高高程转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容易发散、泛化能力差等问题,采用自适应Kalman滤波方法训练神经网络的连接权。与Kalman滤波训练连接权和传统的BP算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BP神经网络计算精度,增强了泛化能力。实测数据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了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的形态学开、闭滤波的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完成了用于目标检测识别的优化学习算法,为克服BP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需要选择学习参数且无法保证全局最优等固有缺陷,将启发引导策略与学习规则相结合,采用了一种动态调控学习参数的自适应BP学习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适应复杂多变的背景环境,而且对运动目标的持续检测能力具有位移不变、伸缩不变和旋转不变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神经网络BP(Back Propagation)算法存在的几个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提出了2个改进措施:"学习速率自动调整法"和"误差分级迭代法"。结合一个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BP改进算法的应用效果。工程实例为某地区"高程异常"模型的建立。就该工程实例,与常规BP算法相比较,"BP改进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升了约28%,其模拟精度更高,模拟结果更稳定。"BP改进算法"的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GPS导航解算中常用最小二乘算法。随着高动态用户需求精度的不断提高,且由于线性化忽略高次项,初始值精度低以及差分后剩余或放大误差的存在。导航解精度很难满足高动态用户的需求。为此,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性能。给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GPS导航算法。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真实地反映载体运动轨迹,其导航解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胡伍生  方磊 《测绘科学》2008,33(6):110-112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BP算法的一些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同时也可以提高BP网络性能的稳定性。为避免软土路基沉降传统计算方法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本方法利用实测资料直接建模。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可依据现场量测信息对软基路堤沉降量随时间而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预报的分析方法。本文所建立的BP算法模型比较独特,利用该模型预测软土路基沉降精度高,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的沉降控制是保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论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进行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神经网络的BP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BP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和网络性能的稳定性.神经网络法预测路基沉降的难点之一是合适的训练样本构造问题,论文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训练样本”构造方法,且应用效果良好.利用路基沉降量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采用BP网络计算的改进算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大约4个月之后的沉降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室内定位算法存在着低精度和慢收敛问题,且考虑到室内环境复杂,通常存在多径效应,无法使用信号强度衰减测距模型进行精确定位,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WiFi指纹室内定位算法.利用人工鱼群觅食和寻优方式来提高全局寻优搜索的速度和能力,采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IAFSA)优化选取室内定位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有效避免了传统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同时利用高斯滤波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建立采样点获取到的信号强度值(RSSI)与位置坐标的关系.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平均定位误差减少了0.75 m,平均定位精度提高32.2%,提高了定位可靠性,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确定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提高预计值的精度。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BP神经网络进行融合,采用改进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在分析概率积分法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优化选择模型。以我国典型的地表移动观测站资料为例,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文献[1]中改进BP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SO-BP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的选取是可行的,收敛速度更快,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发现犯罪时空分布规律并预测犯罪发生,是提高警务策略有效预防、控制犯罪的重要方法。在分析财产犯罪时空规律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自动学习训练各因子与财产犯罪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财产犯罪预测模型。针对BP神经网络模型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模型不稳定的缺陷,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GA)选择各因子最优的初始化权重和参数,并以此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化权重矩阵,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及训练建立了改进后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某市2007~2012年财产犯罪、人口、GDP、土地利用等35个综合影响因子数据,对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了预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成功克服了BP模型的缺陷,收敛迭代最小次数从117次改进到8次;10次计算收敛迭代次数最大误差从370次提高到5次;模型预测精度(RMES)从0.043 0提高到0.019 95。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自相关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亚像元定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亚像元定位技术是一种获取地物在混合像元中分布信息的有效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自相关函数的遥感影像BP神经网络亚像元定位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路亚像元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函数Moran's I 在亚像素级上对定位结果进行约束,其结果更符合空间相关性假设理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亚像元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GASA混合策略的BP网络在基准地价测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遗传算法的并行搜索结构和模拟退火的概率突跳特性 ,提出了一种用于BP网络权值学习的GASA混合策略。以江西省赣县县城商业用地为例 ,应用基于GASA混合策略的BP网络对其基准地价进行了测算 ,并与回归模型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混合策略能有效地避免BP算法陷入局部极小和网络单目标学习易产生的过拟合现象。将神经网络用于基准地价的测算 ,精度优于常规的回归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聂建亮  秦勇  刘辉 《测绘科学》2007,32(6):120-122
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基于自适应Kalman滤波理论,提出一种自适应非线性滤波(UKF)训练BP神经网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Kalman滤波框架,引入自适应因子,对神经网络的连接权进行训练,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学习质量。高程异常拟合算例表明,基于自适应UKF的BP神经网络比标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从而证明了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连接权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