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振冲碎石桩为散体结构,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受垂直荷载后的变形较刚性桩复合地基要大,为研究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建立振冲器动力性能指标与碎石桩桩体强度的关系。根据压缩模量概念,结合振冲桩制桩工艺,建立桩体压缩模量与振冲器激振力、施工中的加密段长、加密电流及留振时间的关系式-动力法。采用动力法和载荷试验法所得的压缩模量在沉降量计算中进行对比,结果与按实际观测推算值的偏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2.
以曹妃甸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项目为依托,根据工程特点,选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储罐地基。由于水压振冲扰动等原因,部分桩土复合地基检测沉降较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了沉管碎石桩加密处理的加固措施。实践证明,采用沉管碎石桩补强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能消除原地基固结承载力不足,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地基补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桩体和桩间土的变形与应力--应变关系进行研究。假设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中桩体变形均匀,桩-土变形协调,推导出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为: ABk2 εh3v + 2ABhkεh2v + A ( D2 + B) h2hv = nh2 pD2 ; 利用牛顿迭代法解一元三次方程,可求得复合地基沉降。将本方法应用于沿海某大型储油罐工程,计算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总沉降量为171. 5 mm,实测沉降量为 162. 2 mm,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近廿年来,随振动水冲法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推广应用,相应建立了一些碎石桩单桩和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和允许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但大多是半经验公式。本文在浙江宁波、福建马尾和安徽安庆三地多组荷载试验基础上对这些公式进行核算,以探讨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北京某地铁车辆段占地面积约20 hm^(2),场地20 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细砂(2)5层为地震液化层,该液化层厚度约为5 m,液化等级为轻微—中等(局部为严重)。在轨道交通工程中首次应用大功率(100 kW)、疏排振冲碎石桩对液化地基进行处理,检测结果及施工实践表明,该方法既满足地基液化处理设计要求,同时也为后期灌注桩原位施工创造了条件。此外,该工程应用大功率振冲碎石桩与CFG桩组合地基处理方式解决了地基液化和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6.
振冲碎石桩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在国内外大型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国外某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在该工程地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的设计、试验及检测情况。实践证明,振冲碎石桩为业主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地基处理方案,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振冲碎石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波 《中国煤炭地质》2013,(8):46-47,67
振冲碎石桩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对辽源污水处理厂A?/0反应池地基处理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振冲碎石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及工艺流程。并就加固机理、施工方法以及实用效果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说明振冲碎石桩适用于松散砂土、粉土及淤泥质粉土地层,经过成孔、排污、清孔、填料、振密,最终控制成桩,可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对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振冲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振冲碎石桩在工程上应用广泛,各种问题都得到了不同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振冲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结合超重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的试验结果,取得参数,验证振冲碎石桩处理软基后具有提高了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和减少沉降的作用。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软基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可以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将饱和砂土视为土水两相介质,以Biot动力固结方程为基础,编制了完全耦合的三维排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程序。利用该程序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动力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具有明显的减震效应,碎石桩复合地基表层的最大水平振动加速度与天然地基相比明显减小,并且碎石桩对地基的沉降变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碎石桩的排水效应十分显著,随着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减弱,在孔压达到峰值以后,由下到上出现了明显的孔压消散现象,碎石桩排水效应的影响范围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形;碎石桩的加密效应显著;考虑碎石桩各效应的耦合作用比仅考虑其单一效应,计算得到的孔压比要小,因此在进行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判别时,应该综合考虑碎石桩各效应的相互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大连市引碧供水工程的大沙河倒虹吸地基中采用振冲碎石桩进行加固处理的工程实践。文中对振冲碎石桩的加固设计、施工和检测结果及其消除细、中砂地基论危险性的效果等作了重点的全面的评述和论证。工程实践的对比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应用振碎石桩加固将是理想和经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许崇华 《江苏地质》2013,37(4):668-674
依托某储油罐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实例,进行了复合地基现场变形、荷载传递及固结速率的长期监测。参照工程实际建立了碎石桩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水土耦合分析模型,讨论了碎石桩桩长以及复合地基置换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监测结果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对于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控制效果较好,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碎石桩给地基提供了良好的排水通道,有效加快了地基的固结速率;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随着桩长和置换率的增加而减小,但达到一定程度时,置换率和桩长对沉降的减少效果有限;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着桩长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置换率和桩长的增加都能加快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速率,但是置换率对固结速率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2.
李云鹏  王芝银 《岩土力学》2010,31(Z2):265-269
目前全容式LNG储罐基础常采用低承台和高承台桩基2种形式。采用弹性振动理论,并考虑壳液耦联振动效应,对全容式储罐高、低承台桩基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2种桩基础形式下全容式LNG储罐结构与基础的震动特性,包括自振周期、单桩水平地震力、抗倾覆性能、罐底周边单位长度上的提离力、储液晃动周期以及晃动波高等。分析表明,高承台桩基的水平地震响应大于低承台8.69%、垂直地震响应大于6.34%;低承台桩基的抗倾覆能力比高承台高12.11%,抗提离能力高于高承台储罐11.42%;高承台的自振周期高于低承台;低承台基础结构的抗震能力要优于高承台基础结构。其结论对桩基础全容式LNG储罐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叶观宝  蔡永生  张振 《岩土力学》2016,37(3):672-678
桩土应力比是研究复合地基的一项重要参数,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常规复合地基,如搅拌桩、碎石桩等,而针对加芯水泥土桩的计算方法研究鲜有报道。从土体、水泥土及复合桩体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负摩阻力、桩顶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分析了桩周土体、水泥土桩及复合桩体的压缩变形,导出了刚性基础下加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芯桩、水泥土桩与土体3者之间的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加芯水泥土桩芯桩直径、芯桩桩长及水泥土桩桩长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其主要影响表现在随着加芯水泥土桩芯桩直径和桩长及水泥土桩桩长的增加,桩土应力比np亦逐渐提高。工程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李志刚  袁志林  段梦兰  钟超  王建国  张瑜 《岩土力学》2012,33(12):3833-3840
海洋环境中的导管架平台承受着风浪、地震等水平荷载,而平台的稳定对桩基础有严格要求,故研究水平荷载下导管架平台桩-土系统变形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研制了1套导管架平台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系统,主要由导管架平台试验模型子系统、电动伺服加载子系统、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子系统、振动测试子系统组成,可用于研究冲击荷载、静载、循环荷载下导管架平台的桩身变形规律、桩基周围土体响应及平台的振动特性。通过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如实反映水平荷载下桩-土间的相互作用和导管架平台的振动特性,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霍元坤  吴志坚  陈拓  马巍 《冰川冻土》2011,33(4):908-913
为研究多年冻土区机车振动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的动力响应特征,选取了多年冻土区清水河特大桥的两个桥梁桩基进行现场强震动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加速度响应及傅里叶谱响应分析,得出桥梁桩基的振动响应衰减规律及振动能量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运用瞬态动力分析法,选取一个测试桩为实例进行二维动力响应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6.
斜坡上或临近斜坡顶部设置工程结构(桩基础)时,桩身变形将导致基桩对桩侧岩土体产生水平挤压作用,如果因桩身变形过大而导致桩前坡体失稳,即桩侧岩土体抗力弱化甚至消失,则会引发工程事故,土体抗力的实际分布规律并未探明。本文统计分析碎石土斜坡场地4根桩基(深入覆盖层)的水平静载荷试验数据,来分析同一坡度碎石土场地土体水平抗力沿深度的变化、土体抗力随桩身位移的变化特点,进而获得土体在不同抵抗变形阶段(弹性、塑性阶段)土体水平抗力分布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建筑桩基的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Ⅱ--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所提出的建筑桩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程序,分析了液化地基上建筑桩基的抗震性状,对其加速度、振动孔隙水压力和桩基震陷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新生  燕彬 《岩土力学》2009,30(1):281-284
对沿深度离散形成一系列均质的土层,应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单桩的动力阻抗。借助推求的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研究承台板与群桩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通常假设承台板是刚性的,并充分考虑了承台板具有一定的刚度、可以变形的柔性承台板,提出承台板-群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然后推出其动力相互作用方程。通过算例说明了承台板的刚度对承台板的动力作用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频率越低,柔性承台板的振幅与刚性承台板的振幅相差越大;随着频率的增大,二者差别也减小,并逐渐趋于相等。  相似文献   

19.
两种桩体材料复合地基性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生石灰搅拌桩和CFG桩的室内力学试验和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对这两种桩材的复合地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某高层住宅地基处理的设计实例,分析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特性,指出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使用时须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