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应急疏散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利用多智能体模型可以有效模拟人群复杂的社会行为。将多智能体模型应用于应急疏散领域,设计5种类型的智能体实体,构建多智能体应急疏散仿真模型,从被疏散个体的相互作用行为入手,研究整个被疏散群体的行为特征。基于GAMA平台,实现以矢量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多智能体应急疏散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动态呈现整个应急疏散过程。对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指挥,应急疏散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设计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鸿辉  曾永年  吴林 《遥感学报》2012,16(4):764-782
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之间的动态信息反馈提出了交互式多智能体城市空间规划模型。在模型中,多智能体之间可即时交流信息,并经由反馈与协调等行为获取一致决策意见,最终得到各方可接受的城市规划方案。以长沙市岳麓区内建设项目选址为例,开展了模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多智能体交互式城市空间规划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情景下参与城市空间规划的各类Agent之间的交互行为,并可提供多角色参与城市规划时空间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人群疏散模拟中基于多智能体模型不能准确表达人群躲避行为和缺少轻量级实现形式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OIDS模型躲避规则算法并实现基于WEB形式的人群疏散模拟。先用线球相交方法设置智能体的定义区域;再用球球相交方法计算智能体与障碍物间的距离;最后实现了智能体躲避障碍物行为,并实现针对具体疏散区域空间特征的人群疏散模拟轻量级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准确地表达智能体躲避障碍物时的行为习性,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管理者进行应急疏散指挥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应急疏散存在复杂性与多变性,传统的模拟方法难以真实刻画应急疏散的复杂动态过程。作为应急疏散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之一,基于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建模方法通过微观个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宏观全局的格局,适合研究应急疏散等复杂问题。本文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启示下,将多智能体思想引入到人群疏散模拟领域中,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与多智能体技术结合,从空间个体行为的微观角度入手,对疏散动态模拟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GIS与Multi-Agent技术的疏散仿真模型,呈现了灾害情境下人群的动态疏散过程,实现了GIS空间信息数据的动态表达,对应急预案的制定、救灾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应急疏散工作的开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SARS传播动力学模型及其多智能体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SARS时空动力学传播模型,并应用多智能体技术研究个体尺度上SARS时空传播行为的模拟方法。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本文采用Java和VRML开发工具,研发了SARS传播与控制的智能体模拟原型系统,并以SARS在虚拟社区的传播为例,开展了SARS时空传播行为模拟的初步试验以及反映SARS疫情控制效果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基于智能体的建模分析方法,模拟了自然环境与钉螺生长相互作用导致的钉螺生长的主要行为特征、生命状态和数量变化,开发实现了模拟模型,同时输入实测数据进行实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作为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中钉螺数量估测的一种辅助实验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智能体的农地非农化时空模拟与规划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辉  曾永年  谭荣 《测绘学报》2011,40(3):366-372
遵循时间与空间规划效率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准则,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和资源经济学理论构建农地非农化时空模拟与规划模型(STSPFCM).该模型由外部环境、多智能体系统、决策框架组成,可实现影响农地非农化过程的智能体决策规则的时间与空间“显性”表达,模拟不同农地非农化规划准则下的农地非农化发展趋势,实现农地非农化的时空规划.以...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多智能体与GIS集成的体育场所人群疏散模拟的方法,推演、提出了模拟模型的总体框架与数学表达式,讨论了移动人群智能体移动决策的表达与实现技术,设计并开发了模拟原型系统。以上海体育场主体育中心为案例实现了对观众离场的全过程模拟,为应急情况下的决策处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可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交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交通信号灯在疏导车流方面的意义愈发重大。采用空间多智能体建模方法,使用Netlogo多智能体可编程建模平台,对交通信号灯模型进行构建。通过车辆智能体与其他车辆智能体、信号灯智能体以及瓦片交互实现对车辆智能体控制。将车辆数量和不同方向的信号灯时长作为模型输入参数,设定三种方案进行动态模拟,监测该模型在一定时长内所有车辆总等待时长。通过调整输入参数以及数据统计,对不同信号灯配时方案进行分析,为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董春  尹诗画  张玉 《测绘科学》2019,44(8):113-119
针对传统人口空间化模型普适性较差,且数据处理较依赖人工操作等缺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模型从微观个体的居住选择入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居民居住建筑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模拟人口居住空间分布。创新性地以人口智能体为中心,结合GIS利用地理国情数据、POI兴趣点数据、夜间灯光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来模拟居住环境,将心理学和经济学观点引入到智能体对居住地选择的决策行为中,结果表明,基于建筑物内、外部环境的多智能体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可以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人口分布情况,且更接近于实际人口分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免疫多智能体的网络入侵主动防御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一种基于免疫多智能体的网络入侵主动防御模型ADNIIMA(the active defense model for net-work intrusion based on immune multi-agent),提出免疫智能体概念,建立免疫智能体的逻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实现了对网络入侵的多层次、分布式主动防御机制,为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多智能体人口模型没有考虑劳动力供需关系对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在快速工业化地区模拟中具有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SPM-ELM),建立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与人口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系,利用多智能体方法对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的人口区位选择行为进行了建模,实现人口规模估算与空间分布模拟。并选取东莞市作为试验区验证了SPM-ELM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图斑的化简处理这一复杂问题,把智能体技术引入到土地利用图斑的处理,建立了土地利用图斑综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包括系统的知识库、状态诊断、上下文环境探测、智能决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图斑智能体的动作执行和运行结果评价,并通过实际生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地理空间信息》2015,(5):75-78
结合智能体模拟系统研究居住用地扩展过程,以吴江市松陵镇为例,建模并模拟其在2000~2004年间的居住用地扩展状况。研究中的多智能体部分包括政府智能体和居民智能体,政府智能体部分主要考虑了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居民智能体主要考虑了对城市绿地的需要。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用地演变规律,可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多智能体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贝  钟燕飞  张良培 《测绘学报》2013,42(1):108-115
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算法(high spatial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agent theory,MARSS).该方法在区域合并中结合了影像的光谱信息和形状信息,同时利用多智能体与图像环境交互性强,灵活性高,具有并行运算的优点,通过多个智能体控制不同区域的合并过程,能够使分割算法的全局合并控制更加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分割效果要优于分形网络演化算法(FNEA).  相似文献   

16.
将多智能主体技术引入到网络虚拟现实领域中,讨论了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任务分解原则,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主体技术的虚拟现实系统的任务分解模型,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面向多智能主体技术的分布式虚拟现实原型系统,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多目标约束下,构建了应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系统与微粒群集成优化算法,并以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为例,开展了基于该算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成优化算法的Agent平均适应值和运行效率分别较微粒群优化和标准遗传算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在探讨智能体模型与GIS集成方法的基础上,以昆明市艾滋病传播为例,采用GIS中嵌入模型的集成方式,将利用Java开发艾滋病智能体模型与利用COM开发的GIS系统通过桥接的方式进行集成。结果表明,利用桥接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智能体模型与GIS的集成,实现了GIS对动态地理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龙  刘坤华  周宝定  李清泉 《测绘学报》2021,50(11):1447-1456
自动驾驶车辆的自动化驾驶程度越高,对高精地图的要求越高.智能化的高精地图能够为L5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所需地图数据,是未来高精地图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目前高精地图的构建方法,本文首先提出多智能体协同高精地图构建的定义,分析其构建框架.然后,对多智能体数据采集路径规划、多源异构一体化数据融合与表达、道路场景认知、智能高精地图融合、智能高精地图更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最后,分析了其未来构建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普通用户提供一个自动化、智能化的遥感信息处理平台,以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为基础,结合多智能体技术,提出了基于协同智能网格的遥感信息处理模型RSCIG(Remote Sensing Co-operative Intelligent Grid);设计了RSCIG的体系结构,详述了如何高效准确地协同现有的网格服务以完成所面临的任务;实现了一个RSCIG体系结构下的遥感信息处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