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华 《海洋信息》1999,(11):21-22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相当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地球近一半石油在海底 地球海底蕴藏有1350亿吨石油,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40多年来,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发展很快。如今全世界海上油气钻井已发展到2663口,其中美国海上油气钻井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日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至今已发现430多个海底油气田,年产石油7亿多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30亿吨的1/4。预计到本世纪末,海洋石油产量可超过1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 1 海洋油气储量不断增长 据资料分析,世界海底石油可采储量为陆地的1.5倍,其储量可达1050~1450亿吨(现已探明350亿吨)。目前居前10位的国家是1.沙特阿拉伯(石油89.7亿吨、天然气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1,(6):44-44
1、海底油气资源储量:许多海底区域的沉积岩中蕴藏着油、气资源。据美国统计,全世界有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面积7746.3万平方千米,其中位于海底区域的约2639.5万平方千米,占34%。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来看石油工业的发展.1981年世界石油价格曾达到每桶34美元的高峰,使全世界石油勘探和开发迅猛的发展,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入海上勘探.在37个海上产油国中,产油量增长最快的是墨西哥和印度.墨西哥1979年日产原油58900吨,1981年日产原油151,500吨,增长157.2%.我国在80年代初期已利用外资在南海、渤海、南黄海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勘探.由于七十年代石油价格猛涨,而使石油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造成石油生产过剩,到1985年石油每桶28美元下降到9.5美元,1986年为14美元,1987年升至18美元,由于油价下跌,影响一些国家石油产量,仍以墨西哥为例,1986年产油1,234亿吨,比1985下降9.7%,1987年产油1,2095亿吨,比1986年下降19%多.而苏联原油产量比1985年增长3.4%达6.15亿吨,1987年其原油产量为6.14亿吨,比1986年略下降.我国石油保持增产趋势1986年比1985年增长3.8%达到1.295亿吨,1987年产油14,302亿吨,使我国原油产量仅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墨西哥而居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5.
马晓惠  孙洁 《海洋世界》2011,(10):32-37
海上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河口、港湾以及近海水域、海上运油线和海底油田的周围,具体原因包括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以及含石油废水的排放等情况.不管是哪种原因所造成的海上石油污染,均给海洋和人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埕岛油田复杂地形区地形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1976年黄河口东侧的埕岛油田海底复杂地形区对海上石油开采、建立石油平台、铺设海底管线和电缆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危害,通过1999年和2003年两次多波束测量资料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埕岛油田复杂地形区的地形变化趋势,为在该海域进行海上平台建设、海底管线和电缆的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公约确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并将大陆架的范围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床和底土,包括地质地理上的陆架、陆坡和陆基。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海上划界的争端。据专家估计,全世界至少有376段海上边界存在争议,至1989年约有30%的边界获得解决。有待划定边界在加勒比海地区还有65段,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有37段,在东南大西洋区域约有33段,在印度洋区域约有45段,在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区域约有43段。海上划界成为  相似文献   

8.
1980年5月以来,法国埃尔夫—阿基坦石油公司和道达尔石油有限公司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几项合同,勘探与开发渤海和南海的海洋油、气资源。法国道达尔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巴先生认为,海洋石油工程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海底油田勘探与开发阶段的进程,全面考虑相应的投资方式和石油工程对合同签署国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的历程我国海域辽阔,水深小于200米范围的沿海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可供找油找气的沉积盆地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盆地。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石油勘探工作者在海上进行了重力、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远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书《易经》上,就有关于石油的文字记载。至于海上石油的开发,因限于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面对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大海,只能“望洋兴叹”而已。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征服海洋,打开海底宝库,向海洋要石油,已经不再是力所不及的奢望了。如今在世界石油、天然气产量中,海上石油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目  相似文献   

11.
渤海西部海底沉积物土工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廿年来,随着海底石油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解决海上钻探及钻井平台的稳定性,输油管道和海底电缆的铺设以及某些军事设施和生产建设中提出的许多实际问题,海底沉积物的力学与土工学性质的研究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同时,通过沉积物的力学和土工学性质的研究,特别是它们在沉积地层中各种变化的详细测定,有助于研究和认识沉积-成岩作用的某些机制问题,所以,海底沉积物的力学和土工学性质的研究,不仅在工程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沉积学的基础理论也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1966年,我所与大港油田(原石油部641厂)等兄弟单位共同协作,对渤海西部海底  相似文献   

12.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乃是20世纪末的技术奇迹,仅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三个海域就有钻井平台1000多座,目前钻探深度可达到12km,能够沉入海底或水中的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80年代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总投资已达7500亿美元,海上石油开采总量已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总开采量的1/3。重要的是海上石油开采比陆上石油开采更经济,可为人们提供更廉的石油,但是海上石油设施增多,钻井平台,油井等造成的石油泛  相似文献   

13.
简讯     
辽宁海底电缆屡遭损害 辽宁省的海底电缆屡遭损害.造成重大损失。 1992年9月,辽宁兴城渔船在锦州20-2海上石油平台附近抛锚,勾起海底电缆,并企图砍断,经耐心说服教育和宣传,被迫弃锚离开,避免了一起几万伏高压电触电而引起船毁人亡的恶性事故。1993年1月,锦州20-2海上石油平台通讯电缆遭破坏,直接经济损失62万元。 近年来,辽宁省长海县海底电缆已多次遭到破坏,仅1992年就损失达1500万元,严重  相似文献   

14.
1俄罗斯西北极含油气省的勘探开发 现今,世界上有1200多个海上油田被开采,石油产量达全世界总产量的34%,天然气几乎占26%。俄罗斯根据专家意见,将开发大型烃类矿床的方向优选大陆架区。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和海底电缆是涉及国计民生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载体,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海上油气资源日益成为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的用能来源,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逐渐成为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此,海底电缆管道承担着满足用户能源需求的重任,一旦遭受破坏,不但严重污染海洋环境,而且经济损失巨大。文章从海底电缆管道管理与保护的现状出发,以相关法规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开发与保护并重 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上,有71%的面积被蔚蓝色的海水覆盖着。浩瀚的海洋是自然界最主要的地理形态,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基地。仅以能源为例,据科学探明海洋石油可采储量约为1350亿t,约占全球石油可采储量的45%。1950年全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仅为3000万t,2000年达到约10亿t。在半个世纪里,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增加了30余倍,既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沿海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空间的不断拓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海洋石油的需求正日益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作用在海底管线上的波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管线是海洋石油储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建造海底管线时,其强度和稳定设计都必须考虑波浪对海底管线的作用力。不论是由陆地伸向海洋的陆地与海洋连接的管线,还是海上单井与集油装置之间的连接管线,根据管线铺设区域的水深与地形的不同,大致穿过以下四个区域:一是水深大于1/2波长的深水区;二是水深介于1/2波长与波破碎  相似文献   

18.
《海洋地质译丛》2011,(1):104-104
美国内政部1月3日称,13家石油公司已经获准恢复在墨西哥湾深海采油并且无须提交新的环境评估计划,但要求这些企业必须遵守2010年生效的更严格的海上石油开采安全规定,避免2010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钻井平台石油泄漏事故重演。  相似文献   

19.
朱江于1982年2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同年加入渤海石油钻井公司机修车间。从业30年来,她从最基层的加工设计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海洋石油开发研究和设计的最前沿。如今,担任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的朱江依然保持着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本色,她最为牵挂的依然是"为国家多采油、采好油"。作为海洋石油开发的第一位女性项目经理,朱江先后主持完成了渤海、东海和南海等三大海域53个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海洋溢油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绍良  郑立  崔志松  高伟  李倩 《海洋科学》2011,35(12):127-131
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石油加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排放,海上溢油事故等,使石油成为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10^10kg的石油进人海洋环境中,中国每年排人海洋的石油达1.15×10^8kg,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卜列。2010年4月和7月先后发生的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漏油事故和大连新港储油码头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