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华鳖气单胞菌疖疮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单胞菌疖疮病是中华鳖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对象主要是稚鳖。将病鳖进行细菌分离,获得的菌株经人工感染、毒力测试和细菌学鉴定,确定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与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此两种致病菌不仅对健康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且对健康小鼠亦有较强的致死力,半致死量LD50分别为4.5×106个菌/只和1.58×106个菌/只。此外,测定了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养殖海藻。中国海带与褐藻胶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60%和90%。与高等农作物相似,在海带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暴发病害,严重时可造成20%~50%的减产。分离、鉴定致病菌及其致病因子是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的前提条件。由于海藻的致病菌大多是条件致病菌,迄今为止,海带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仍是一个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从脱苗病海带幼苗藻体分离出一株致病菌LJ2-4,经过复染实验及科赫法则验证,证实该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使健康海带雌、雄配子体产生白化的病症。LJ2-4菌落圆形、边缘完整,呈浅橙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LJ2-4菌体呈球形/杆状,长0.5~1.2µm,宽0.4~0.7µm无鞭毛。经16S rDNA分子鉴定,其与Planococcus okeanokoites IFO 12536T的相似性为99.45%。结合LJ 2-4的生理生化特性,将该菌株命名为Planomicrobium okeanokoites LJ2-4。P.okeanokoites LJ2-4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引起健康海带配子体产生白化病的条件致病菌。本研究为海带致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工作基础,同时也可为预防与控制海带苗期脱苗病的暴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氯霉素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生素。但是,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和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水产品中的氯霉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1,2]。  相似文献   

4.
病害问题是阻碍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抗生素等药物的大量使用,易造成致病菌抗药性,危害环境和食品安全。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短链脂肪酸β-羟基丁酸的聚合体,为热塑性聚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特点。研究表明,在碳、氮营养失衡的情况下,细菌胞内可以积累PHB作为碳源和能量储备;此外,PHB能够抑制致病菌,且不产生抗药性。本文综述了PHB的结构特性、合成和检测方法,介绍了其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并展望了PHB在水产动物肠道免疫中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12):8-8
全球海洋生物普查(C0ML)又取得了新进展,许多新物种纷纷“亮相”。其中一种龙虾的外貌十分独特:它的一只螯生长得非常夸张,其作用可能是与“敌人”发生冲突时自我保护。还有一种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附近的褐藻Aureophyous aleutious,它是人类首次在靠近海岸的浅水水域发现的褐藻。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8,(12):9-9
瑞士科学家最近报道了人类口腔细菌在产生食物独特味道中发挥的作用。科学家在之前的研究中指出,一些蔬菜和水果只有在入口之后才会释放出独特的气味。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挥发性的化合物由其前体转化而成。这次,研究者发现,人类口腔中的一种厌氧菌在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了气味的生成。研究者解释说,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9,(3):9-9
据估计,人类每年会倾倒7.6万立方米废油。这些废油最终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难以处理。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吸收材料(比如活性炭)可用来处理废油,但这些材料通常价格昂贵、效率较低。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泽西州的科学家们报道了一种超轻的固体气溶胶。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11,(11):9-9
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自我学习、解决许多奇怪的问题?这个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日本科学家正努力将其变成科学事实。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上总共350多种鲨鱼中,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不到10%。其余的都不会攻击人类,有许多是以浮游生物为食。人类对鲨鱼的恐惧更多地是源于对它们的无知。这种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存历史比人类长100倍。虽然我们不能称它们为“人类的朋友”,但约有一半种类的鲨鱼可以用来制作鱼粉或供人食用。鲨鱼是“海中强盗”,它们能够出色地维护海洋中的生态平衡。当它们偶尔攻击人类的时候,它们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地盘,就像狗会冲着走近自己家门的陌生人吠叫一样。与人们认为的相反,鲨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研究表明,鲨鱼的大脑比大部分鱼类,许多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还大。这些海洋中快速而灵巧的捕食者,大脑重量占体重的比例是鱼类中最高的。对人类最危险的三种鲨鱼是大白鲨、虎鲨和牛鲨。这三种鲨鱼会主动攻击人类。其中大白鲨可以长得比一辆公共汽车还长,体重超过三辆小汽车在捕食时,大白鲨通常用它锯齿般的牙齿将猎物一下撕成两半。世界上鲨鱼袭击人类事件发生最多的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海岸其他比较频繁的地区是加勒比美国、南非和地中海海岸。这种动物在海洋中用鳍游泳用鳃裂呼吸,但和其他由硬骨组成骨架的鱼类不同,鲨鱼是软骨鱼类...  相似文献   

10.
浅色黄姑鱼的高密度养殖一直受到病害的困扰,导致成鱼养殖成活率低,直接影响了浅色黄姑鱼养殖业的发展.以汕头南澳岛患皮肤溃烂症的养殖浅色黄姑鱼为材料,从其溃烂头部组织中分离得到优势菌KLg,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菌株KLg为浅色黄姑鱼的致病菌.药敏试验表明菌株KLg对头孢哌酮、红霉素、头孢曲松、先锋霉素V、复达欣、头孢呋辛和氧哌嗪青霉素等7种抗生素敏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测定等手段初步确定菌株KLg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这一结果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及进化树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认.哈维氏弧菌是海水养殖鱼类的常见致病菌,但在浅色黄姑鱼养殖中尚属首次报道.实验结果可为我国沿海地区浅色黄姑鱼养殖中弧菌病害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洁 《海洋世界》2012,(3):38-43
这是一个充满暄嚣的小社会,住着一群拥有一系列社会行为的海洋动物们。也许没有人类社会那么错综复杂,或热闹或惨烈,或齐心合力或机缘巧合,都为这片小宇宙增添许多浓郁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8,(7):9-9
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缺少睡眠的人来说.一杯热咖啡通常会起到提神醒脑、恢复活力的作用。然而,一个科学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仅仅是咖啡那浓郁、温暖的香气便可引起大脑的反应!该小组在大鼠身上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咖啡香气可诱使许多基因表达。有助干减轻缺少睡眠而带来的压力。负责该研究的科学家表示,从前的研究集中于咖啡组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此项研究是首次阐述咖啡香气的效用的。缺少睡眠所导致的压力会损伤大脑神经细胞,而咖啡香气恰恰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13.
鱼类,时而群居,时而分散,给捕获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使其按照人们的意原聚集和分散,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尝试用音响训练放流幼苗,并对野生鱼类进行训练,将其限定在某一特定水域,便于成熟后捕获,为人类创造更丰富的海洋食品。  相似文献   

14.
人类能用舌头感觉食物味道,是因为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味蕾细胞,其顶端接触食物时,味信息从味细胞传给味觉神经,味信息被传到延髓,脑感觉到其味的结果。而鱼类也和人一样具有同样的味蕾,用同样的结构将味信息传给脑,这样的味觉信息传递结构,虽说在其他动物中是共同的,但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完全远离,而且数亿年还继续生活在水中的鱼类,这的确是件很有趣的事。鱼的味蕾鱼的味蕾可在鱼体的各部位见到。一般是口中最多,除此之外,鳃、唇、口附近的触须、颚,按鱼种除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在探索海洋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在,一种传感机器人将推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跨进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海洋作为地球上尚未充分开发的重要疆域而备受重视。中国以海水养殖业为基础的“蓝色农业”在缓解人口增长对陆地农业的压力,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海水微生物流行性和暴发性病害相继发生,严重制约了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相建海,2003)。为了防治细菌性病害,大量的抗生素药类被应用于养殖过程的各个阶段,巨大的选择压力导致了海水养殖水域耐药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的显著增加,养殖生物耐药病原菌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微生物病害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更严重的问题是这样培养的水产养殖品往往携带耐药细菌,通过食物链传递,将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构成威胁(Sorum et al.,2002)。一些海产生物病原菌本身也是人类病原菌,如一些海洋弧菌(French et al.,1989;Wong et al.,2000),这些水陆两栖人畜共患病原菌耐药性的获得及这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另外,由于大多耐药因子的可传播性,海水养殖环境中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Sorum et al.,2002)。大多数抗性决定子(耐药基因)是在可移动和传递的遗传载体,如质粒或接合转座子上,可在不同菌株甚至是不同种属细菌间相互传递(Ferber,1998;OBrien,2002)。再加上养殖水体的半封闭性(池养中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换水)或全开放性(滩涂或近海的网箱或筏式养殖),耐药细菌有可能被潮汐和海流带入近岸的非养殖区及海滨旅游区,通过菌间遗传物质的传递,耐药基因有可能被传入环境中的人体病原菌,大大增加了人体耐药病原菌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Miranda et al.,2001;Thayumanavan et al.,2003)。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还改变了养殖海域及临近自然海区细菌群落的结构及种类和功能多样性,破坏了生态平衡和海洋正常的生命过程(Chelossi et al.,2003)。养殖水域作为可能的抗药因子的孳生地、储藏库和扩散源(Miranda et al.,2002;Rhodes et al.,2000),已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世界上一些水产养殖国家相继开展了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调查研究,并有一些国家已对养殖中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方法、使用剂量、残存量及检测标准进行了行政化的规范和管理(李爱华,2002)。目前我国对海水养殖水体细菌耐药危害的认识明显不足,许多需要进行的研究尚未开展,为更有效地防治耐药细菌病害,避免耐药基因在海洋环境中的广泛传播扩散,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资源,提高养殖产品卫生质量,保护海滨旅游环境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我国开展海水养殖环境耐药细菌及其抗性机理的调查研究已是刻不容缓,这项工作的重点应在于查清耐药因子的源及其传播途径和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治理的科学办法,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0世纪滥采乱捕导致的近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希望这种急功近利、涸泽而渔的状况不会再度在海产养殖业中出现。我们应该把海洋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升到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的高度来对待,避免海洋成为耐药因子孳生、繁衍、传播和扩散的潘多拉魔盒。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叶,抗生素首先在人类中投人使用,随后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在动物保健和畜牧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对这些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及滥用,其弊端日益得到广泛的认识。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药物残留、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环境污染以及二重感染等问题倍受全球关注。有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8,(10):9-9
人类学家要对宗教进行研究,必须有认识、衡量宗教信仰的方法,否则研究便会陷入困境。现在,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两位人类学家找到了一种研究宗教的新方法。新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人们的口头交流上,而非过分执着于对超自然信仰的猜测。密苏里大学人类学副教授克雷格·帕尔默说,人类的交流行为是关键所在,因为交流是一种可确定、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对从患病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肝胰腺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X4进行鉴定,旨在确定病因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今后克氏原螯虾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分离致病菌,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菌株X4进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后,克氏原螯虾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16S rR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该菌株对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新霉素及氟苯尼考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及苯唑西林3种抗生素耐药。分离得到的菌株X4对克氏原螯虾有致病性,生产中可选用氟苯尼考、新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养殖对虾细菌性红体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海南琼山患红体病的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肝胰脏和肌肉中分离出2株细菌,经纯化培养后的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2株菌均为引起对虾红体病的细菌性病原菌;根据对这2株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检测结果,确定这2株菌分别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药敏试验表明,氮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7种抗生素对抑制这2种致病菌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