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确定了以降水量和蒸散量为参数的干旱指数计算方法,以小麦适宜播种期及前后各一句的时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旬干旱指数,确定干旱指标,并讨论了江苏省小麦播种期干旱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1990年气象资料和小麦生产资料,分析了巩义市小麦生育期的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及产量波动的气象原因,并确定了不同年型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1~1990年气象资料和小麦生产资料,分析了巩义市小麦生育期的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及产量波动的气象原因,并确定了不同年型的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小麦播种斯的干旱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晖  黄毓华 《气象科学》1999,19(3):282-286
本文确定了以降水量和蒸散量为参数的干昌指数计算方法,以小麦适宜播种期及前后各一旬的时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旬干旱指数,确定干旱指标,并了江苏省小麦播种斯干旱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翠英 《气象科技》2008,36(5):609-611
用鲁西南1954~2007年冬小麦越冬前气象观测资料.分1954~1980年和1981~2007年两个阶段分别统计其气候要素特征和变化,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气候变暖对冬小麦播种期和越冬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1981年以来比1980年前冬小麦播种期间的平均气温约上升0.5℃,冬前积温增加17.8℃,冬小麦越冬期间的平均气温上升近1.0℃.由于气候变暖和品种更换的共同影响.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较前27年推迟7天左右.为鲁西南冬小麦确定适宜播种期,减少冬小麦冻害、形成壮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河南南部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英慧 《气象》2005,31(10):83-85
以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区的驻马店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61~2003年驻马店市冬小麦播种期内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南南部地区,传统播种期内气温逐渐升高;气候适宜冬小麦播种期逐渐推迟;传统播种期内降水量有所减少。并利用1981~2003年驻马店市冬小麦作物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按照传统观念播种小麦存在的弊端。从而得出结论:在河南南部地区,冬小麦的播种必须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适当晚播,才有利于冬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麦适宜播种期和适宜播种量的确定以及冬前苗期管理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在惠民地区(目前主要推广品种是济南13号和辐63)农业部门认为冬前壮苗的标准一般为主茎生长5—7片叶,单株分蘖3—5个,总茎数在70—90万/亩。通过对小麦分蘖过程的实验观察,研究了叶龄,分蘖数与积温的关系。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函数关  相似文献   

8.
夺取壮苗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而掌握最佳播期又是获得壮苗的关键。确定播种期,首先要考虑气象因素。因为作物的生长,完全是暴露在大自然之中的,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与天气变化戚息相关。若不对当地当年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盲目播种,则势必会出现播种过早或过晚的现象。因此,小麦的适宜播种期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丁德峰  姜德忠 《气象科学》1991,11(3):338-344
春旱初夏旱常影响淮北小麦抽穗灌浆和玉米播种立苗,本文根据麦田灌水套种玉米试验结果,提出适宜灌水期、灌水量和玉米播种期的“一水两用”节水增产套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小麦适时播种的农业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绍先 《气象》1976,2(9):19-20
冬麦播种季节到来了,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为保证种足种好小麦,各级气象站、哨要不失时机地搞好小麦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服务。 小麦播种期的早晚是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适时播种可以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气象条件,使小麦  相似文献   

11.
以位于豫南地区的驻马店市为研究区域,对驻马店市1961~2002历年气候适宜播种期和历年冬小麦实际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候适宜播种期在逐渐向后推迟,而实际播期偏早。建议适当调整冬小麦适播期,并利用方差分析法对气候适宜播种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以位于豫南地区的驻马店市为研究区域,对驻马店市1961~2002历年气候适宜播种期和历年冬小麦实际播种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候适宜播种期在逐渐向后推迟,而实际播期偏早.建议适当调整冬小麦适播期,并利用方差分析法对气候适宜播种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用木棉树物候期做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棉树物候期做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的方法是:先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木棉树物候期出现的指示温度,若此指示温度与某农作物适宜播种期的温度指标一致,则认为该物候期对该农作物播种有指示意义,统计结果得到:开花始期可以作为棉花适宜播种期的指标,开花盛期可以作为早稻适宜播种期指标,叶芽开放期可以作为甘蔗适宜下种期的指标,展叶始期可以作为早稻安全移栽期、花生适宜播种期指标,展叶盛期可以作为甘薯苗适宜栽插期指标。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一元、多元回归方法给出这些有指示意义的物候期与其前面的物候期的相关模式,当观测到前期的物候期后,即可用相关模式来预测后期的农作物适宜播种种植期。预报同一个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可有多个预测模式,不同的模式用到不同的前期物候期,即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预报时效和精度,可以灵活采用。但预报适用于单用温度指标就可以较好地确定适宜播种期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4.
泰安冬小麦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探讨了当前气候背景下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对冬小麦品种“山农8355”发育状况、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播量处理对“山农8355”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山农8355”在泰安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旬,适宜播种量为150.0kg/hm2,晚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来获得较适宜的群体水平和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上麦分带轮作制和油菜育苗移载农业适用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载培技术条件下播种适宜的农业气象指标,用非邻均值生成法对正常年理上积温建立修正列模型,以安顺地区为例进行的技术条件下小麦,油菜播种期农气指标分析及播期预报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6.
播种期对小麦植株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播种期对小麦株高、单株穗数、主茎总叶片数、叶长等植株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就这种规律,在确定小麦播种量、构成合理群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人民公社一定要把小麦种好”的教导,几年来我们公社开展了以冬小麦为上茬的一年两熟制的试验。从试验的情况来看,冬小麦产量不高,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播种期早晚的问题。为了确定冬小麦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8.
通辽地区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及适时播种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探究了播种期对气候资源利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影响。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通辽地区玉米适宜播种期。早播玉米与迟播玉米虽然在播种—出苗,出苗—七叶,七叶—拔节期及乳熟期—成熟期间的间隔天数及≥10℃积温差异较大,但全生育期天数及总积温差异较小;早播玉米部分生育期间隔时间增长,迟播玉米播种—出苗期间隔时间缩短。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牟县2005年度冬小麦发生了冬前冻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播种期出现了连阴雨,造成小麦迟播且播种质量差;播种后,气温异常偏高后又骤降,变化幅度大;一直无有效降水,土壤墒情差是造成小麦冬前冻害的主要原因。针对小麦出现的冻害提出了防止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严重地制约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如何进行经济有效的防治,减少其损失,已成为小麦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l 发生特点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冬前发病期和冬后发病期。前者以病菌侵入麦苗为主,后者是在冬前发病的基础上,以病株率迅猛增长的水平扩展和病情指数迅猛加重的垂直扩展为主,并最终造成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影响产量和品质。2 病发因素2.1 播种期 试验表明:播种期过早,冬前发病期早,麦苗感病率高;播种期迟,冬前发病晚,麦苗感病率低。2.2 温、湿度 小麦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