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游轮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轮旅游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飞行技术的发展而衰落,到了20世纪下半叶,游轮旅游出现了全面的复兴.在经历了起步、成长阶段后,游轮旅游正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国外游轮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的探讨、游轮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游轮游客行为、游轮旅游目的地及游轮旅游航线等方面.未来一段时间,游轮游客数量将持续上升、游客日趋年轻化、游轮承载能力实现新突破、航行目的地多元化,而游轮旅游安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将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游客口碑影响游客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同时也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旅游已进入全域旅游发展阶段,旅游目的地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基于游客负面口碑研究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影响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的评价和感受,从游客的视角出发,将游客负面点评网络文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游客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游客负面点评主要有5个主类目、13个次类目的消极感知因素,基于此分析了其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塑造的影响。为提升大连滨海旅游形象,提出了实施情感体验营销策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氛围的对策,为大连乃至同类城市旅游形象重塑提供重要依据,也丰富了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沙是海南总体面积最为广阔的城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却一直不愠不火。探索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情况。游记作为游客的真实旅游体验资料,已成为研究旅游形象的重要依据。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马蜂窝”网上的三沙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三沙游客旅游形象感知高频词,结合“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发现:三沙海岛旅游开发不足、人文旅游开发不足、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加强。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加强海岛旅游资源开发,运用“接口式”发展思维,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加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海底沉船博物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民转型从事旅游业,以期为三沙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澎湖列岛是台湾海峡主要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受制于海岛环境影响,澎湖列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文章基于实地调查与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分析澎湖列岛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显示:澎湖列岛旅游的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于交通安全事故和海上旅游活动事故,其中游客对旅游六要素的游览安全环节感知最强烈;澎湖列岛旅游安全与海岛本身的自然环境(灾害)有关,更与旅游管理者对游客的引导、设施设备的改善、安全管理从业的培养紧密相关;澎湖管理处与澎湖县政府要重视澎湖列岛环境信息发布,水上运动活动的组织安全,救援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强化游客岛屿旅游安全教育;积极构建澎湖列岛与我国台湾岛及内地海上突发事件协同救援平台。  相似文献   

5.
"黑色星期五"的海难事件2012年1月当地时间13日晚,一艘名为"科斯塔·康科迪亚"号的豪华游轮在意大利海域触礁搁浅,船体严重倾斜,最后侧翻入海,造成至少32名乘客死亡。船上搭载大约3200名各国游客和1000名船员,绝大部分人得以乘救生艇逃生.。据亲历者回忆,当时的场景像极了灾难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沉船镜头。"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那天,正好是星期五,又是13日,根据西方说法,  相似文献   

6.
实施滨海旅游开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滨海旅游发展态势 1.1 国外滨海旅游概况 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以大海、阳光、沙滩组合的“3S”滨海旅游蓬勃发展,国际旅游者主要流向之一就是海滨及海岛旅游区。据统计,滨海旅游的游客在法国占50%,在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我国渔村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基于泉州市蟳埔村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旅游体验对渔村形象的影响机制以及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风险感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体验对渔村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感知价值在旅游体验对渔村形象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游客风险感知在旅游体验与游客感...  相似文献   

8.
<正>滨海沙滩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据统计在美国夏季有75%的旅游者选择海滩作为旅游目的地,海滩旅游在各发达国家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滨海旅游业收入增长较快,目前已经成为海洋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9.
珊瑚礁环境质量变化的价值评估——以涠洲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吴姗姗 《海洋通报》2015,34(2):215-221
以涠洲岛为例,使用非市场价值评估手段对涠洲岛珊瑚礁环境质量进行了非使用价值评估,分析了珊瑚礁环境质量变化所产生的价值损益。2012年在涠洲岛通过模拟3种珊瑚礁环境质量变化,对上岛游客进行调访,游客从影响珊瑚礁环境质量的珊瑚礁覆盖度、珊瑚礁种类以及海水能见度3方面进行考虑,选择最终旅游目的地,共调查300位游客,收集有效数据900份。应用随机效应理论和混合对数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当涠洲岛珊瑚礁环境质量提升时,将会人均获益399元/年;当涠洲岛珊瑚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时,将会损失人均561元/年;而当珊瑚礁环境质量下降较大时,人均损失将达到918元/年。同时,本研究的成果可以推广到其它海岛以及陆地进行环境质量变化评估,并且可以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海岛旅游发展呈现出以岛群为单位组团发展的新趋势,这对海岛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马尔可夫随机过程,对游客在岛群内部海岛间的随机行为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研究,通过计算游客在每个岛屿的潜在停留时间,提出了一种指导海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基于海洋资源的邮轮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邮轮旅游给大量的游客提供了利用海洋资源的机会,但邮轮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给海洋和旅游目的地造成了环境影响。邮轮产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口岸城市采取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邮轮经营者对邮轮环境污染控制所采取的措施。探讨的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邮轮的环境污染加以分析和控制不失为一项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海滨旅游现状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海滨旅游兴起于18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海滨以其旖旎的风光,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海滨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体系中的热点。海滨旅游对促进沿海国家的经济正在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指出:“沿海国家应当探索扩大依靠海洋资源开发消遣和旅游活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看海     
<正>1.《麦田书生活·海上游轮之旅》作者:(韩)李炯俊著,李俊译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6-1简介:本书的所有文字和图片,均来自作者从2003年至今进行的7次远洋巡游、两次内河巡游和3次探险巡游,记述了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从中获得的宝贵经历。从如何选择游轮等级和线路,到办理登船手续和处理行李的具体流程,作者就像一位亲密的老朋友,告诉大家旅行前和旅行中需要知道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据《辽宁省统计年鉴》(2009-2013年),在分析滨海湿地型旅游目的地特征基础上,对盘锦市滨海湿地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条件、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辽宁省统计年鉴》(2009-2013年),在分析滨海湿地型旅游目的地特征基础上,对盘锦市滨海湿地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条件、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可直接影响和调控的四个因素,即旅游景区吸引力、旅游价格、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质量,利用正交设计,对昆明、长沙和北京市民的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潜在滨海旅游者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最关心旅游景区吸引力,其次才是旅游价格;不同的细分群体最关心的因素存在差异;最受城市居民欢迎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具有旅游景区吸引力大、旅游价格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和旅游服务质量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立体海洋旅游发展管理与环境协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旅游是国际旅游业中规模最大和增长最迅速的旅游分支产业,这是21世纪人们向海洋进军,以海洋为依托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其中,海滨以其旖旎的风光、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日益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海上旅游、海底观光旅游也成为旅游体系中的热点。文章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立体海洋旅游的概念并重申海洋旅游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实施管理。同时探索立体海洋旅游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以便扩大依靠海洋资源开发消遣和旅游活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山东长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海岛旅游特点以及长岛旅游资源特性.文章在分析长岛海岛旅游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长岛开发海岛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大连旅游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之上,分别阐述了市场导向策略与供给导向策略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将作为任何一种纯粹策略产生的结果被讨论.文章认为必须将旅游地公共部门、私人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当地居民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以设计发展可持续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是东北第二个对外开放窗口,座落在辽东湾中部沿岸,它依山傍海,旅游条件优越。随着现代化港口的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一、鲅鱼圈区旅游资源及其有利条件 1.以海滩为主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事业的物质基础。从世界近几十年游客流量来看,海滩是最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每逢夏日游客大量拥向海滨。据统计,到夏威夷的游客每年达400万,主要是到海滨度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