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气水合物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海底的分布特征,聚集和形成机制,产状及其形成机理,甲烷羽的形成过程,天然气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聚集位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较浅的沉积物(海底以下几米)中,受控于泥底辟,泥火山,断层等;二是较深的沉积物(海底以下几十米,甚至更深)中,受控于流体,当断层延伸至海底时,通常在水合物聚集处的上部发现甲烷羽,天然气以溶解气,游离气或分子扩散的形式运移,在温,压适宜的沉积物中,即水合物稳定带内聚集并形成水合物,水合物的形成过程是:最初形成晶体,呈分散状分布于沉积物中,之后逐渐聚集,生长成结核状,层状,最后形成块状,在细粒的浅层沉积物中,通常以较慢的速度生长,形成分散状的水合物;而在粗粒沉积物中,水合物通常呈填隙状,并且这种产状可能位于较深层位中,我国南海在温度,压力,构造条件,天然气来源等方面都能满足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并且在南海也发现了一些水合物存在的标志,如似海底反射层(BSR)以及孔隙水中氯离子浓度的降低。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在我国南海海域可能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各地陆架外缘的地震剖面上,出现与海底近似平行的拟海底反射层BSR。BSR与气体水合物稳定域同时发生,并通常用作指示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尽管假设BSR标志含气体水合物的沉积物之底界,但位于BSR之下沉积物内低速游离气的产状及重要性仍是长期争论的课题。这篇论文通过对俄勒冈近海和波弗特海面两个地区BSR的反射系数模拟或AVO模拟,调查水合物丰度与BSR伴生的游离气。根据两地的多道地震剖面,地震速度资料和俄勒冈ODP第892站的钻井记录资料模拟,若BSR之上的气体水合物饱和度小于孔隙体积的30%,BSR的AVO研究能确定BSR之下是否存在游离气。根据AVO,能大致估算BSR之上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但仅用地震资料,不能控制BSR之下的游离气饱和度。两个地区的AVO分析暗示出:BSR之下的游离气是导致强振幅BSR的主要原因。对两地区研究,计算BSR之上的水合物浓度不足孔隙体积的10%。  相似文献   

3.
台湾近海碰撞带内水合物BSR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移后的6道和120道反射剖面,在台湾近海增生柱内误别出似海底反射层(BSR),BSR具反极性,并随水深增加,BSR在海底浅层地层深度加大,说明BSR可作为甲烷水合物稳定域底界的标志。BSR位于台湾造山带及中国大陆边缘剥蚀沉积物区内,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因此可提供甲 烷气体,在该区的北部陆地存在气苗也暗示这些地层内存在的甲烷。BSR具体发育在背斜脊部,泥火山,指示甲烷气迁移并圈闭。背斜内近期海底上隆可减少孔隙压力,因此水合物分解释放游离气,从而增强了BSR处的声波阻抗差。在海底峡谷区明显缺乏BSR,在背斜内的BSR之下发现“平点”,说明孔隙空间充填水合物后降低沉积物的渗透率,故增强了圈闭游离气。我们估算了台湾南部附近BSR深度和分布范围,面积超过77000km^2,特别是在潮海沟一侧增生柱斜坡之下大约30%-60%的地区有BSR,即使水深相近,增生柱海沟-侧(西边)的BSR深度比向弧一侧(东边)的浅,说明沿尼拉海沟沉积物加积并脱水,使流体从深部向浅部流动,地温梯度增高。  相似文献   

4.
位于阿拉斯加北部波弗特海上陆坡海底之下300-700m处有一强的似海底反射层(BSR),与上覆的气体水合物和下覆的天然气及孔隙水之间的相界面对应。世界各地BSRs具有类似的成因,这里通常解释为含本水合物碎屑沉积物之底界,下覆沉积物内可能有或没有游离气。令人惊奇的是,对这些强反向起因知之甚少。在这篇论文里,通过对合成的BSR振幅和波形(随震源-检波器偏移距变化)与穿越波弗特海发育较好的BSR多道地震反射资料比较,分析产生BSRs的物性差异。为了区分BSR之下是否有游离气,需要补充近垂直入射资料和叠前偏移资料。对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分析暗示出:BSR的产生主要是由于BSR之下碎屑沉积物内存在游离气。据垂直入射合成地震记录,估计游离气带厚度薄于11-16m。若气体浓度深度而减少,则游离气带厚度可能大于16m。据AVO模拟,初估BSR之上沉积物内气体水合物饱和度不足孔隙体积的10%。  相似文献   

5.
Wenyue  Xu  吕万军 《海洋地质》2001,(4):21-40
我们运用一个新的分析公式,解出了动量,质量和能量联立方程。这个方程控制着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和演化,而且可以推导出水合物稳定区的顶底位置,水合物实际产生区的顶底位置,沉积物中水合物聚集速率的时间,以及在扩散和平流两端元系统中聚集速度与深度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天然气水合物在海洋沉积物中实际出现的底界通常并不与天在气水合物稳定带底一致,比稳定带底要浅。同样,有确切的物理解释来说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一致,比稳定底界要浅。同样,有确切的物理解释来说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顶界(通常在海底)和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带顶界的不一致。(2)如果似海底反射界面(BSR)标志着游离气带的顶界,那么在某些地背景下BSR实际上应当发生在比稳定带底更深的地方。(3)甲烷天然气水合物温压稳定域内存在的甲烷甲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是不够的。只有甲烷溶解在流体中的质量分数超过甲烷在海水中甲烷的溶解度,或者甲烷通量超过了对应于甲烷扩散运移率的临界值时天然气水合物才能生成。可以利用这些临界通量综合地球物理或地球化学资料限定生物成因和热成因的甲烷最小产生率。(4)对于大多数扩散-分散系数值,以扩散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体系是以在稳定带底界附近的天然气水合物薄层为特征的,以扩散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体系是以在稳定带底附近的天然气水合物薄层为特征的。以平流为主的系统有厚的天然气水合物层,而且对于高的流体通量,在层底比在沉积序列浅层有更大规模的聚集。基于以上结果以及在某些以扩散为主的体系中生成最小的天然气水合物区也需要很高的甲烷通量,我们推测所有的自然界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甚至那么如被动边缘的相对低通量的环境都可能以平流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ODP164航次期间,在布莱克海岭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赋存在海底200mbsf至450mbsf海底似反射层(BSR)之间。在横跨BSR的深度里,没有出现沉积间断。只是BSR层受到了Cape Fear盐底辟(一种刺穿构造)的干扰。在该地区,自生碳酸盐矿物(白云石、菱铁矿)少量的出现在沉积物中,仅占几个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碳氢化合物的底部界线LanR.MacDonald海洋气体水合物为水和甲烷的混合物,可能是烃类资源的主矿脉,其有机碳储量比全球石油埋藏量大得多。并且能够与大气层相互作用影响气候循环。在布莱克海脊,钻进海底模拟反射层(BSR)支持关于一个气体水合物地层能...  相似文献   

8.
在斯瓦尔巴群岛西部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可识别出强似海底反射(BSR)(振幅变化大)。据高频海底水听器(HF-OBH)资料计算,在BSR之上速度达1840m/s,暗示沉积物含气体水合物;BSR之下出现低速层,认为含气沉积物所致,厚度12-25m。另外,在经典的水合物稳定带(HSZ)之内。可识别出含游离气的两个低速层,而理论上这里不存在游离气。  相似文献   

9.
气体水合物储集层中原地甲烷含量的直接测定GeraldR.Dickens等某些气体能与水结合形成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稳定的固体—气体水合物。许多有甲烷来源的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着适合气体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大陆边缘的地震反射剖面表明,在海底沉积物上部几百米中,...  相似文献   

10.
海洋孔隙水的硫酸盐剖面在底层气体水合物甲烷通量中的指示WalterS.Borowski等微生物硫酸盐的减少,微生物沼气的产量,和气体水合物的形成与深海、大陆边缘沉积物中出现的成岩作用紧密联系(Paull等,1994).气体水合物是由水和低分子量气体(...  相似文献   

1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多道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反射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Ampl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和其他地震正、反演方法,通过研究地震剖面上的拟海底反射层(BSR)分布、地震弹性参数特征,来探讨BSR上、下方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和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内部结构和某些主要物理性质,如沉积物的空隙率、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等,由此来评估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并研究其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2.
西沙海槽潜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及形成地质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沙海槽具备良好的热解成因气及断层通道、深部异常压力等运移条件,分析海底表层沉积物所含甲烷气来源可以很好地指示潜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西沙海槽海底表层沉积物所含甲烷气以热解成因气为主,可能混有少量生物成因气.表层沉积物所含甲烷气为断层渗逸-自由扩散作用双重运移结果,主要有3种来源:(1)直接来自于下部断层通道中气态烃的释放;(2)来自于动态变化的水合物分解,再由渗滤作用或沿浅部微小断层向上运移;(3)来自于原地少量的生物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体来源,这是海底表层沉积物甲烷高值区与下部断层相关性较大而与BSR区域并非完全一致的原因.甲烷气来源及运聚条件综合分析表明,潜在天然气水合物以热解成因为主,为断层-渗滤综合地质模式.  相似文献   

13.
Mill.  JJ Huen.  RV 《海洋地质》2000,(4):34-50
位于秘鲁近海的ODP第688站位的地震资料显示出:该区存留有似海底反射层(简称BSR),其深度与气体水合物稳定的深度相当。虽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科学钻探岩芯中已经发现了气体水合物,但通常在有BSR显示地区避免钻探,这是因为钻探容易引起含水合物的沉积物民封闭的游离气的释放,造成危险。利用反褶积和真振幅恢复技术,可对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达到对BSR定量分析。从而地震资料提取声波参数,从第688站位的钻孔测量物性资料,利用前述两项资料可合成地震记录,并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比较,来估算游离气带的厚度。结果显示出:BSR沿侧向呈不连续分布,在BSR表现为强振幅的地带,其下游离气带厚5.5-17m;在BSR呈弱振幅之处,游离气带厚度不足5.5m,甚至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中含甲烷水合物之沉积物所表现的声学特性与频率关系。所用的五种不同类型的震源(枪阵,二种单气枪,水枪和电火花)的频带宽度10-1000Hz。对于低频枪阵数据,我们所观察到的水合物稳定带(HSZ)底是一个反极性强振幅的似海底反射(BSR)。对于中一高频率数据,BSR的振幅和连续性降低,甚至消失,垂向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解释了这一特征。BSR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强,BSR反射系数以及其下反射增强表明HSZ之下存在游离气。在BSR之上观察到一些延伸的强反射,推断为在HSZ内游离气与水合物共存的标志。BSR之上的空白带厚度变化不定,而对于中一高频的数据,BSR本身起一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提供初始地震信息的新单道剖面穿过了贝加尔钻井工程(BDP-97)的钻孔位置,在此处HSZ底部之上约200m的深度取到含水合物的沉积物。将钻井和地震信息结合,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储存于贝加尔湖中水合物和碳量,也让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贝加尔湖中气体水合物的储量没有形成一个有希望的能量远景。  相似文献   

15.
海底天然气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在世界各大洋中都有发现。海底渗漏的气体赋存于浅部地层,可以改变近表层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使其在声学剖面上得以反映。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某海域研究区浅地层剖面和地震数据分析,在浅地层剖面上发现了声空白、声混浊、增强反射层、速度下拉等特征,在地震剖面上则识别出气烟囱或泥底辟、亮点、速度下拉、增强反射层等特征。以似海底反射层(BSR)作为地震剖面上明显的含气层标志,划分了2套含气系统。通过浅地层剖面与地震剖面联合解释认为,BSR之下气烟囱/泥底辟的发育导致了亮点、速度下拉、增强反射层等声学特征的发生,BSR之上水合物层的存在则可能起到封堵天然气而使其发生侧向运移的作用,在气体封堵相对薄弱的位置,天然气向上运移形成声空白、声混浊、增强反射层、速度下拉等特征。以声空白代表的天然气聚集带可能成为块状水合物的发育场所,可能成为较有潜力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岩石物理合成地震模型,我们解释了弗罗里达近海BSR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现场地震资料的AVO分析和以往得出的速度结果对比显示:BSR将含游离甲烷的沉积物与含水合物沉积物分隔开来,BSR振幅随偏移跨增大呈负增长,这种特性说明BSR之上的P波速度比BSR之下的P波速度要大,BSR之上的S波速比BSR之下的波速度小。由此可见,用AVO和速度结果可帮助推断水合物沉积物内部结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建立两种微力学模型,对应于孔隙空间内水合物沉积的两种特殊情况:(1)水合物胶结颗粒接触,并增强了沉积物强度;(2)水合物远离颗粒接触部位,并未影响沉积积物骨架的硬度。仅第二种模型能定量化形成所观察到AVO响应。因此,推断含水合物沉积物内部结构意味着:(1)BSR之上的沉积物未胶结,故机械强度关弱;(2)其渗透率低,因为水合物阻塞了孔隙空间孔道。后者解释了为什么游离气圈闭在BSR之下,地震资料也暗示水合物层顶部缺少强反射,这一事实建议恰恰在BSR之上的沉积物内水合物浓度高,随深度减少逐渐降低,这种影响与BSR之上的低渗透水合物沉积物阻止游离甲烷上运移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高压和低温的稳定条件下 ,某些气体可以与水结合在一起形成固体———天然气水合物。在许多有甲烷供给的海洋沉积物中存在形成水合物的条件。大陆边缘的地震反射剖面表明在海底上部几百米的沉积物中通常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其下伏更深的地带则含游离气。若大量甲烷储集在这些储集层中 ,溢出的天然气可能在气候变化期间扮演重要角色。事实上海洋沉积物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化石燃料储集层。在此 ,我们报告了作为气水合物和游离气储集在大西洋西部布莱克海脊沉积层系内的原地甲烷丰度的直接测量。我们的结果表明作为固体气…  相似文献   

18.
估计世界上水合物聚集体中的气体含量大大超过了已知常规气储量体积 ,但是气体水合物在世界能源需求中起什么作用将最终取决于充足气体水合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它们的费用。然而 ,关于世界气体水合物资源仍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反对意见。气体水合物存在于永冻区和外部大陆边缘海底温压条件下的沉积物矿床中。综合北极区气体水合物研究资料 ,表明永冻区气体水合物可能存在于地下深度约130~2000m范围内。气体水合物在近海大陆边缘的存在主要由异常地震反射即似海底反射层(BSR)来指示 ,BSR在海底深100~1100m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道地震反射资料分析,温哥华岛近海的北喀斯喀特俯冲带边缘有一清楚的BSR区。海底以下300m处的反射层代表笼形物或甲烷水合物层的底界。1300m水深和3600m长的地震检波器组合允许BSR振幅随炮检距变化,并进行高分辨速度分析和垂直入射资料模拟,所有三种类型分析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海底以下大约300m处BSR之上10-30m厚的高速层,并有一明显的底界和过渡顶界。在这层内,大约1/3的沉积物孔隙空间为冰状水合物充填。地震无法探测BSRs之下的游离气,这些结果对水合物BSR的形成与分布的模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7年10月,在巴基斯坦外海的聚合大陆边缘得到了新的垂直入射、广角反射和折射数据。似海底反射(BSR)是横穿整个大陆边缘至阿曼海湾的最突出的反射特征。一般这一反射同气体水合物稳定带底的期望深度相一致。增生棱柱体上的BSR是一个清晰的反极性反射,且BSR之下的地层表现出反射率增强,这表明地层间存在被捕获的气体。广角反射和折射数据的联合反演在BSR深度处产生约200m厚的低速带。利用Born展开式,可根据反褶积和平衡处理后的单道数据来计算带限阻抗记录,结果表明BSR处的速度下降约200ms^-1。在朝海岸方向的CDP4400处,Minshull和White(1989)等人得到一个约600ms^-1的速度倒置,此结果表明BSR的特征在越过巴基斯坦外海大陆边缘时显著变化。海湾下的BSR出现在相似的海底地层深度,此处的地震反射出现亮点。然而,其反振幅异常小,且BSR下方的反射地层没有表现出反射率增强。广角反射和折射数据的联合走时反演表明:持续上升的速度暗示了有充足的甲烷以形成游离气和气体水合物,且主要受沉积物同化为增生棱柱体的限制。我们认为当沉积物同化为增生棱柱体时,这些变异与构造抬升和正在进行的沉积引起的一个渐进过程有关。沉积和抬升造成等温线向上偏移,并因此导致气体水合物的分解,释放出的甲烷气体造成BSR增强。我们的地质调查反映了深海平原以及第一个倾斜盆地内水深分别为3300m和2490m处的BSR属性。CDP4400位于近岸的一个隐伏、隆起演化的盆地内,水深为1730m。因此我们提出,在加积楔内,区域构造抬升与正进行的沉积引致稳定区域的向上偏移造成水合物循环。此外,通过甲烷的深度平流,构造脱水作用可以在稳定区域底部积聚水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