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电力线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高压电力线路设计方法的优点,提出一套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路径方案比选的遥感方法.在500kV洛厂-滁州变线路实践中对该方法进行实际验证,证明遥感技术在电力线路设计中相对传统的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人机系统获取的正射影像和激光雷达点云为高压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优化提供时效性更强的数据支撑,实现了高压输电线路走廊内植被现状调查、交叉跨越线路调查、已建房屋调查等作业任务。本文以实际工程为基础阐述作业流程,介绍了无人机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飞马无人机系统在电力勘察设计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微地形是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电线积冰风险区划和线路建设期能耗计算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实现输电线路微地形的合理提取是复杂地形条件下电网工程建设的前提与保证。针对传统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存在决策知识模糊、主观因素影响大和缺少定量提取指标等问题,依据规程中微地形分类体系,提出了以地形位置指数、坡度、相对高程和水体距离为特征因子的组合表达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决策方案,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建立了输电线路微地形自动提取方法。以2012—2018年某电网公司9条输电线路域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提取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垭口地形、高山地形、抬升地形、峡谷地形和水汽地形5类典型输电线路微地形,且揭示了微地形分布与线路灾害发生的相关性,可为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线路精细化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点云、数据高程、高清影像等技术,构建了输电线路工况模拟分析模型,设计开发了输电线路风偏模拟分析系统。在系统中实时集成第三方环境参数,通过输电线路风偏工况模拟分析,对超过安全阈值的输电线路进行定位、预警和预报,为输电线路的自动化巡检和隐患智能预警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输电线路建设初期施工调查的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三维GIS的软件平台,建立了输电线路建设工程辅助施工调查系统。系统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建立三维虚拟环境,辅助进行输电线路沿线施工环境调查,并进行施工道路和索道规划管理。经应用后表明,该系统为施工单位分析施工场地条件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外业调查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6.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组成部分,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并不能满足电网安全运维的需求。利用大型无人机结合遥感技术检测输电线路运行状况可很好地解决传统巡检方式所遇到的问题,及时高效地发现线路缺陷和安全隐患,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介绍了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关键技术,以及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进行输电线巡检的技术流程和整体方案,为无人机巡检技术应用和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输电线路选线原则的基础上,以电力走廊多源空间信息为数据基础,以成本最优和敏感区避让为基本原则,利用GIS空间建模的方法,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综合分析得出线路路径,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为输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输电线路设计人员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输电线路与物理设备动态映射的数据组织,从而实现输电线路及其技术档案资料的动态管理,研究实现了基于COLLDA的设备三维模型的动态构建方法,构建了基于键值数据库的影像库、模型库等,设计与实现了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维护管理平台,实现输电线路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输电线路舞动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输电线路舞动治理工程是近期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技改项目之一,受覆冰、风激励等因素影响而诱发的输电线路大振幅自激舞动,不仅容易导致输电线路闪络、跳闸,还易造成跳线脱落、断线断股等损害,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主要的治理方案是在输电线路指定位置上加装间隔棒与双摆防舞器组合体,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GPS测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利用GPS测时及时间传递的几种方式,详细地讨论了GPS用在电压相角测量,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以及线路网损和电能结算系统几个方面的应用原理,设计出应用的方案,并得到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11.
Google Earth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日益频繁,通过编写程序读写KML格式文件的探索与开发,使其在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其安全可靠运行与气象信息密切相关,尤其是台风、冰灾等恶劣天气,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极大安全隐患;为了应对恶劣气象条件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并提前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将恶劣天气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在电网防灾减灾中起到积极作用,现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气象信息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技术路线及内容;实现了台风、雷电、污闪、覆冰恶劣天气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的评估,并生成按风险等级划分的输电线路风险集,提醒有关部门尽早安排电网应对恶劣天气的举措.该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进行应用,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3.
张英栋  乔新  周圣川 《测绘通报》2022,(11):157-161
输变电工程选线制约因素较多,受环境影响十分明显,传统二维图选结合现场勘察的工作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全面掌握线路上的自然条件,导致选线效果难以保证。本文利用实景三维对输变电工程的选线规划进行了研究;在真实地理场景中进行选线范围约束、线路标绘及实景模拟,并结合空间分析技术辅助方案比选,为科学合理选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践证明,在黄埠岭500 kV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景三维以其真实、立体、直观的表达优势,不仅可以提高选线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在穿越风景区等特殊线路段上开展景观视觉影响分析,为方案比选与论证提供科学客观的决策参考,是对输电线路数字化选线的一次深度赋能。  相似文献   

14.
在Web GIS框架下构建了真三维场景的防风偏参数杆塔空气间隙管理系统,提出了兼顾数据量和表现力的无人机摄影测量输电线路建模方案,保证了三维场景的精细度与可量测性,并设计了合理的系统多源数据组织方式及数据浏览、查询、分析等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在真实三维场景下,对杆塔空气间隙的查看、浏览与分析,为输电线路防风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软硬件的迅速发展,其定位定姿精度正在不断提高。目前,PO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基于POS技术的像控点布设方案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文针对以上应用现状,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提出了一种经济性较好、满足特高压工程勘测作业要求的控制点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Palm GPS和无线互联网技术电力线路巡检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输电线路的分布范围较大,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准确记录故障发生的位置比较困难。为此,根据电力线路巡检的业务特点,基于Palm硬件平台、GPS和GSM无线网络传输,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电力线路巡检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王新 《北京测绘》2014,(2):112-116
分析探讨了测绘领域的多种新技术,在沈阳沈南—空港220KV输变电工程中,通过实践将新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当中,实现了勘测技术的创新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深度,解决了以往输电线路勘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力选线是输电线路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电力选线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基于Arc GIS Engine的电力智能选线系统,提高了电力选线的自动化水平。最后使用该系统在实验区域内选出一条输电线路,并对线路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出的线路能为电力设计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输电线路常需要通过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对输电线路通道所经区域的潜在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直升机扫描LiDAR DEM和DOM数据,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对某输电线路通道潜在滑坡安全隐患的边坡进行了分析计算.首先对输电线路通道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滑坡体参数,再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滑坡体的三维地质模型;然后,利用强度折减法对潜在滑坡体进行自然、暴雨工况下的数值模拟和稳定性计算,求出滑坡体的安全系数,获得滑坡体应力、应变和位移云图,综合评价线路通道潜在滑坡体的稳定状态,为输电线路电力设施通道滑坡灾害防治安全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线路曲线的测设是线路勘察设计和施工阶段的重要环节,为保证铁路建设的质量,其精度要保持在毫米级精度范围内。通过对线路的中边桩坐标换算模型的研究,综合分析其坐标计算理论和精度的前提下,得出了一套完整的线路中边桩坐标换算的理论和过程,并通过与武汉大学出版的《工程测量学》一书中曲线测设内容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和精确性,其换算精度能够满足现代化线路精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