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调查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作业研究现状,分析传统地下管线探测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外业探测、测量,内业成图、建库、更新一体化的作业流程。并在清华山维公司EPS2008平台上,通过开发定制实现南京市地下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整套流程,提升管线作业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针对目前传统的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作业方式落后、数据标准不统一、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数据检查复杂、数据交换困难、数据更新周期长等问题,本文研究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管线移动采集及建库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野外移动采集、一键成图、内业整理及数据建库于一体。实践证明:该方法减少了管线生产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内业工作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整理建库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MapStar软件是在数字摄影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采集、编绘及属性建库;达到了建库与出图并举,基本上实现了生产一体化的作业过程。着重分析了建库数据的质量检查、修改等质量管理工作,为完善MapStar软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在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单位地下管线管理服务需要为目标,以ObjectARX.NET为技术支撑,以管线测绘部门采集提交的mdb数据库为基础,开发了基于ObjectARX.NET技术的地下管线成图及属性管理软件,详细阐述了地下管线成图及属性管理软件结构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地下管线自动成图和地下管线数据的属性查询功能,此软件具有操作简便,耗时少,成本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宁波市地下管线普查为依托,介绍了管线普查中使用的DigiTrak Eclipse地下定位系统。在管线成图中,使用Access和AutoCAD作为管线机助成图的支持平台,并在CAD图中加入管线扩展属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处理和建库是一项烦琐而又复杂的工作,加之人为干预因素较多,不科学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不完善的软件系统无形中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和出错概率。本文依据多年来在青岛、伊春等地的地下管线探测经验,开发出了一套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系统采用了数据一体化采集技术,升级并优化了传统的管线数据处理、建库模式,实现了数据集成式管理,基于Auto 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实现了图库联动模式的数据编辑、修改、更新等功能,充分利用了图形显示、数据存储各自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地下管线探测项目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管线测绘作业中,外业调查记录及测量坐标等信息的录入是管线数据内业制作及数据入库的起点和基础,但目前的数据录入作业模式存在手工输入量大、冗余操作频繁的缺点。利用VisualC#语言开发了一套管线数据快速录入软件,采用该软件可避免界面切换频繁的弊端,利用连续管线的属性逻辑性智能地实现了属性信息录入的简便,具有实用、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基于ArcGIS二次开发海达云存储三维激光点云测图插件,实现了内业人员在局域网内协同完成点云测图的方法。在数据服务器上部署MogoDB数据库,向数据库中上传海量三维激光点云和全景数据,内业人员在局域网内下载作业区域数据,在ArcMap中实现激光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绘制,基于点云数据进行地物要素采集和属性数据录入,可提高数字化要素的作业效率,为数字测图建库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手段和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数字成图属性资源重组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工程化效能。它是对要素的GIS属性、图形属性以及数字成图过程的状态属性和产品输出的特征属性等,面向任务(一体化或分工)实施集成和重组,形成生产过程的属性资源规则,并以此规则约束任何进入的外部数据。即在数字成图生产之前就形成了统一的要素属性参数集,作为所有参与任务作业个体的作业资源公共标准。为实现具有工程化特征的数字成图生产工艺奠定完备的分类参数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数字成图属性资源重组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工程化效能.它是对要素的GIS属性、图形属性以及数字成图过程的状态属性和产品输出的特征属性等,面向任务(一体化或分工)实施集成和重组,形成生产过程的属性资源规则,并以此规则约束任何进入的外部数据.即在数字成图生产之前就形成了统一的要素属性参数集,作为所有参与任务作业个体的作业资源公共标准.为实现具有工程化特征的数字成图生产工艺奠定完备的分类参数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管线信息采集方式依赖纸质地图、手记采集信息、采集效率低下和项目管理复杂的问题,研究了多源管线信息采集平台.平台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涵盖了基于切片地图Web服务的地理信息快速发布、多源GNSS设备与移动端的数据通讯、云服务的移动系统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2.
线简化定线图管线分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磊  万庆  宋彬  白俊波 《测绘科学》2010,35(5):185-187,166
管道分段设计是长输管道工程制图的起点,传统的分段设计方法,主要采用手工的布置方式,虽能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主动性,但由于线路一般长达上百公里,致使设计速度慢,效率不高,影响了后期的制图工作进度。本文针对管道分段的问题,借鉴线简化的思路和方法,在分析管道线路分段设计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管道线路自动分段设计的方案,辅助分段设计工作,并利用ArcEngine实现了一个实例,与传统的分段方法进行比较,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传统的分图幅、多文件存储管线GIS数据弊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非文件存储与多数据单元构建城市综合管线GIS系统的新方法,并对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浙江丽水城市综合管线GIS系统的项目建设,文中还给出了利用这种方法构建城市管线GIS系统的具体过程,以期对其它城市的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市政管线建设中,相应的地形图对其规划、设计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方式在市政管线地形图测量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大城市的重要交通要道、快速路等。而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则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快速、高效、安全。在测图过程中,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精度受各方面的影响,如车速、地面遮挡、控制点布设等。本文对车速、控制点布设线路等方面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市政管线地形图测量中。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网络地图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传统的地图传输模式主要偏向于信息的表达和获取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地图符号化以及使用者对地图表达的认识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地图服务传输的基本框架,探讨了网络地图服务传输的新模式。认为它们必须经过服务请求和服务响应两个过程,以及需求信息到数据描述语言的转换、需求描述到服务描述的转换、数据描述语言到地图数据提供的转换等3种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以GIS数据为核心的传统地图制图基础上,针对基于GIS数据制图存在的制图效果不理想、要素冲突等问题,引入PostScript成像模型中的通用图形描述机制,实现对地图符号和制图数据的统一结构描述。设计了基于PostScript语言的高精度符号库,从地图符号结构、制图过程、地图要素冲突处理等方面阐明了利用PostScript成像模型进行地图制图的关键问题。利用PostScript语言研发的系统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数字地图制图出版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数字管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长输管道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多年数字管道系统建设经验,介绍了适合国内长输管道特点的数字管道系统完整解决方案。基于GIS的数字管道系统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彻底改变了传统管道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长输管道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质量、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纸质地图曾是人类进行空间认知的重要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科技发展,电子地图、网络地图等地图产品迅速崛起,而纸质地图存在较多固有缺陷,如一经出版便无法再更改、实时性差、信息量有限、呈现方式静态、缺乏动态效果和交互性等,因此受到较大冲击。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给纸质地图的多样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对移动增强现实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开发了一个基于纸质地图的移动增强现实系统,将视频、三维地形模型等数字媒体与纸质地图相结合,实现了纸质地图的增强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航  马焱  张翔 《测绘通报》2020,(11):85-89
为满足如今网络地图服务中多样化用户群对定制地图的个性化需求,弥补当前矢量绘图方法中制图表达与符号设计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技术的地图风格化滤镜方法,通过图像处理管线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地图,同时该滤镜也可作为网络中间件服务于各商业地图。本文探讨了交互式地图风格化从预处理、风格化处理到输出存储的具体流程,并以水彩画风格地图的实现为例,验证了风格化滤镜对促进网络地图多样化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导航电子地图应用的日益广泛,其质量检测的工作也愈加重要。针对目前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测方法中存在的外业数据采集种类少、采集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使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对导航电子地图进行质量检测的方法。在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外业检测过程中,使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采集道路及两侧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获取检测目标位置及关系信息数据,作为导航电子地图质量检测参考,并为导航电子地图样本库提供新的数据类型。该方法较传统质检方法在数据采集效率、数据获取类型和数据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