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颗石藻类化石的分布及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系统研究了山东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颗石藻类化石的分布特征,发现该类化石平面分布广泛,在全坳陷的4个次级凹陷中均有分布,垂向上,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一段和四段,含化石地层累积厚度近100m,颗石藻化石属种单一,主要为Reticulofenestra bohaiensis,该类化到零星和层状两种形式分布在钙质纹层页岩、泥岩和泥质白云岩中,通过与现代海洋沉积中颗石藻的分布特征相比较虱出济阳坳陷颗石藻化石纹层是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东为东沙隆起,西邻海南岛,北临万山隆起,南至神弧暗沙.盆地面积17.5万平方公里,内部划分为珠一、珠二、珠三三个第三系沉积坳陷(图1).我队在珠江口盆地北部斜坡打了七口井.除珠三、六井因台风或卡钻而中途终孔外,其余各井均钻遇基底(花岗岩或变质岩)而完井.钻探揭示出巨厚的沉积岩层,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新发现了第三系,初步建立了地层层序.上、下第三系见到了多层油砂,经试油,于下第三系获得了工业油流,日产近3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南海北部海相中生界发育的微体化石证据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MZ-1-1钻井首次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揭示了中生界,获得了可确定地层时代和沉积环境的孢粉和放射虫化石。克拉梭粉(Classopollis)和桫椤孢(Cyathdites)含量占优势的化石组合被发现于井深2187-2388m井段,表明其属于中侏罗世;1725-1887m层段的硅质岩包含以Caneta hsui、Loopus primitivus、Dibolachras sp.cf.D.apletopora等为代表分子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放射虫动物群。微体化石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被首次揭露的前新生代地层中存在着海相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中侏罗世克拉梭粉和桫椤孢孢粉组合反映的是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植被,滨海沼泽环境发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南海北部的海洋沉积环境发生了海水由浅到深的重大变化,形成了深海环境。  相似文献   

4.
继珠5井下第三系珠海组获得工业油流后,又在珠7井上第三系韩江组见到原油.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为珠江口盆地找油开拓了新的领域,而且也为我们研究上第三系生油的可能性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珠江口盆地上第三系能否生油?珠7井上第三系原油的油源何在?这是当前评价该盆地油气资源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通过对珠7井钻遇的可能生油岩地质-地化特征和原油-生油岩的生物标记化合物等资料对比分析,提出如下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
山东济阳凹陷下第三系多毛类虫管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木  吴宝铃 《海洋学报》1979,1(2):338-341
目前国际上在多毛类、苔藓虫和棘皮动物等的分类研究中,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古今结合,因为新生代第三系中的无脊椎动物接近现代.多毛类虫迹、虫管化石的研究,可提供探讨系统发生的化石依据,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在生产上(勘探油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钙质蠕虫管从寒武纪至现代都有广泛的分布,主要产于海相沉积内.多毛类化石在我国湘鄂西晚震旦纪末期已有发现,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下第三系齐姆根组的海相地层中产丰富的龙介虫(石灰虫)科化石.1974年我们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江苏北部金湖凹陷下第三系阜宁组二段地层中丰富的多毛类虫管化石(咸水、半咸水的海相生物)时,曾提供不少现代龙介虫科的资料.国外奥地利维也纳盆地、法国巴黎盆地、英国伦敦盆地的第三纪地层中都有龙介虫科的化石根导,均产于海相层或半咸水的河口堆积中.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是石油勘探的新区,至目前在盆地北坡钻了7口普查井,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尤其是珠5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为了配合盆地的石油勘探工作,人们对盆地的第三系地层开展了岩相分析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其中对于盆地的主要目的层——下第三系沉积环境的认识持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7.
N油田U组上段地层发育粉砂岩和钙质泥页岩的三角洲前缘一浅海过渡相,多变的沉积相加大了小层对比的难度。针对此特点,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及地震地层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井一震结合对比划分地层,利用地震资料和标准层控制,构建大套地层等时格架;然后运用地震反射轴的等时性结合沉积旋回在地层格架内对比小层,确定研究区80口井6个分界界面。建立了区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形成了可容纳空间控制下的高级次层序格架建立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的主要含油盆地,自六十年代早期开始钻探以来,迄今已经发现了一些工业油田。其生油层主要是下第三系,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地震资料,对该区下第三系以及上第三系馆陶组的地层和沉积特征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地层 渤海地区是华北诸含油凹陷的主体与核心,以第三纪地层最发育,厚达7000米以上。其层位包括下第三纪始新世的沙河街组四段—孔店组、渐新世的沙河街组(一、二、三段)、东营组和上第三纪中新—上新世的馆陶组、明化镇组。各层的岩性特征见表1。根据作者的实践和前人的工作得知,整个第三系是一个从水进到水退的完整旋回。水域最大的时期是沙河街组一段沉积时期,东营组沉积时期开始水退。从古生物资料来看,第三系地层主要是湖相沉积。但是,在济阳拗陷的沙四段和黄骅拗陷的沙一段和东营组内,也找到过一些海相化石和自生的海绿石矿物,说明渤海湾曾经和外海有过短期的沟通。然而,由于资料的限制,这种沟通的规模及其产生的影响,至今尚未查清。 根据黄骅及冀中拗陷资料,在沙四—孔店组与老地层之间、沙三、沙四段之间、新、老第三系之间存在着三个明显的不整合,部分地区表现为假整合(图1)。在这三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内部有无间断面存在,至今没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的地层,系1961年在宁镇山脉之首次发现。我们将其划分为“独立”的地层小单元,其理论根据是:①地层中所含生物群独具特色,有Schwagerina tschernyschewi化石带;②沉积建造别具一格,以粉砂质页岩或石灰质页岩为主,并夹有灰岩层或透镜体,与其上覆、下伏地层均迥乎不同;③与下伏地层船山群之间,具有一明显的侵蚀面,与上覆栖霞组灰岩段之间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沉积10多口钻井的孢粉、藻类资料,在以往较少见到化石的晚更新世晚期的硬粘土沉积中找到了能明确指示古环境的孢粉、藻类化石,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孢粉组合,一种是以环纹藻Concentricystes占优势的孢粉组合,另一种是以陆生植物Pinus-Cupressaceae-Picea-Abies-Quercus(deciduous)-Gramineae占优势的孢粉组合,证实了该层硬粘土形成期间曾经历滞水和水退的环境交替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月桂峰组生物地层及古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月桂峰组分布于台北坳陷西带,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在微体古生物和地球化学微量元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推测可能为古新世早期,该地层相当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月桂峰组所含孢粉、藻类化石组合及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月桂峰组当时的沉积环境以淡水湖相为主,局部时期(晚期)可能演变成海陆交互相,或者受到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工作的日益进展,第三系孢粉化石资料也随之日渐丰富.笔者经过系统整理建立了广东第三纪十一个孢粉优势组合带,并通过对这些孢粉组合带的研究,与我国东部各盆地包括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纪的古植物群进行对比.“孢粉优势组合”这一术语系沿用地植物学对现代植物群落中优势科,属进行统计的方法移用于地层中的孢粉化石,按百分比的最高含量作孢粉优势组合统计,并根据组合特征,用于鉴定地质时代.笔者认为从已知时代的地层中采用“孢粉优势组合”这一方法,不仅在鉴定时代、划分地层、进行区域对比;而且在反映古植物地理区内不同时代的古植物群面貌,回溯过去古植物群的演化历史等,均具有相似于“标准化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南海北部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北部大陆架发育的珠江口盆地、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属大陆边缘的被动盆地.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断陷、拗陷和整体沉降三个发育阶段,早第三纪为断陷充填的陆相沉积;晚第三纪为拗陷的封闭海至广海的海相沉积.主要生油层为下第三系陆相地层,储集层除下第三系地层外,上第三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物礁体和生物滩以及三角洲前缘砂体.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盆地西部新近系主要为陆架浅海沉积环境,发育良好的海相砂岩储集层和多套储盖组合。因此,对这些砂体的成因及赋存位置的海平面变化研究至关重要。在有孔虫及钙质超微化石资料所建立的珠江口盆地西部新生代年代地层格架基础上,以有孔虫个体大于0.25mm的浮游有孔虫丰度和百分含量为依据,参照微体古生物化石带、岩性、电测和地震资料,总结出三级旋回边界和最大海泛面识别标志,从而提出具有国际对比意义的三级层序划分对比方案,对盆地内18口井进行了层序划分,识别出了2个完整的二级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根据南海海域表层沉积物建立起的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的定量关系,得出量化古水深数据,辅以古生态成因相及特征沉积构造分析、海岸上超分析编制了海平面变化曲线,指出珠江口盆地西部新近系受拗陷阶段持续沉降影响,形成不同于海退型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台阶式海侵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该书对渤海湾盆地的下辽河坳陷、渤海海区、冀中坳陷、黄骅坳陷、东濮坳陷;江汉—洞庭湖盆地的江汉坳陷、洞庭湖坳陷;南襄盆地;苏北—南黄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南海盆地等的第三系地层进行系统的孢粉相和孢粉颜色研究,获得各含油盆地第三系生油岩孢粉相与孢粉颜色的数据和特征,探讨其沉积环境、生油母质与油气成熟度,评价其生油潜力,为我国东部第三系含油盆地的石油勘探和油气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我国孢粉学研究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的生物化石标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8个钻孔进行了系统的孢粉、藻类分析,从第一硬质黏土层中提取出较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及邻近海域第一硬质黏土层中的孢粉、藻类及其组合的特征。与其上覆地层相比,硬质黏土层中的孢粉、藻类的绝对浓度较低,出现的孢粉、藻类组合较单调,孢粉、藻类组合中淡水藻类含量异常高,并以环纹藻为主。高含量的淡水藻类指示硬质黏土的形成曾受到水流作用,硬质黏土的形成环境应为水域环境。与上覆、下伏地层的孢粉、藻类组合明显不同,淡水藻类含量高是第一硬质黏土层孢粉、藻类组合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海域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对比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下刚果盆地在古近系和新近系海底扇砂岩中发现了大量油气,其典型的海底扇沉积特征已被熟知。然而,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证实,在下刚果—刚果扇盆地盐下下白垩统Djeno组也发育重力流形成的厚层湖相浊积岩,该套湖相浊积复合体的厚度较大,可达370~1 280m。由古生物和岩性特征推测,研究区在Djeno时期为深湖相沉积环境。从砂岩矿物组分分析认为,Djeno组浊积砂岩为岩屑杂砂岩—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以岩屑杂砂岩为主。根据粒度概率曲线和C-M图,推测该套浊积复合体砂岩为重力流沉积作用下的产物,提出了湖相大型浊积体的发育模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套完整和不完整的鲍玛层序。通过物性分析,认为鲍玛层序的A、B、C段砂岩物性最好,是优质储层发育层段。基于在下刚果—刚果扇盆地盐下Djeno时期识别出的大型湖相浊积复合体和优质储层段,为该盆地盐下Djeno砂岩未来的勘探开发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声学探测技术在近岸水域地震地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山东省海阳冷家庄东南近岸海域浅、中深层地层声学探测剖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对研究区内的地震地层层序和基岩的构造特征地判有研究区存在着3个地震反射波且,分别代表了3套没形成时代、不同 地层,综合海底浅层柱状取样结果及陆上地层露头情况,推测这3个地震反射波层组分别与第四纪浅海相泥砂质沉积,白垩纪莱阳群中上部的中、薄层粉砂岩和莱阳群的厚层石英砂岩相对应。并且,发育于基岩内的断层构造在第二、三反射波层组内具  相似文献   

20.
珠五井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斜坡,1979年在下第三系中发现了许多层油砂,并试出了高产轻质工业油流.为探讨珠五井中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源问题,我们曾先后进行了有机碳、还原硫、高低铁、沥青“A”、沥青“B”及其族组份等分析项目,并作了饱和烃的气相色谱、芳香烃、沥青质的红外光谱、沥青“A”的C、H元素、沥青“A”中碳的稳定同位素以及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和原油的物性分析等项目.现将各指标的分析结果,予以整理归纳成文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