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矿工程》2007,34(4):18-18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宣布,在渤海海域喜获新发现——渤中28—2东。这个新发现位于渤海海域的渤中28—1油气田和渤中28—2南油田之间。在钻杆测试中,该井可平均日产油1600桶,平均日产气28.3万m^3左右。自2006年以来,中海油在渤海黄海口凹陷已经连续发现了4个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07,34(4):23-23
新华网 青海省加快盐湖资源、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有色、煤化工等领域的项目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目前取得新成绩。2007年青海省一批投产项目预计将新增工业产值31亿元,新增工业增加值10亿元。  相似文献   

3.
百字短讯     
<正>勘探与进展塔里木盆地于奇东地区获高产工业气流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公司在阿克库勒凸起东北、库尔勒鼻凸以西部署的于奇东1井,在奥陶系岩溶圈闭中获工业气流,日产气6.377.04万立方米,预示了于奇东―草湖西地区天然气领域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渤海再获油气发现中国海洋石油股份公司在渤中凹陷西斜坡(平均水深约28米)钻探的渤中8-4-4井(完钻井深1962米),共钻遇约50米厚的  相似文献   

4.
《山东地质》2009,(8):72-72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7月28日宣布,在我国渤海海域钻获一新的油气发现。新发现锦州20-2北构造位于辽东湾锦州20—2气田东北侧,距锦州20—2气田北高点约4km.据介绍,钻获该发现的锦州20—2N-1井共钻遇33.4m厚的油层,所在海域水深约16m,完钻井深3720m。在钻杆测试中,以8.73mm的油嘴求产,该井可日产原油1900多桶,天然气9.77万m3左右。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的"双保行动"中,广西苍梧县国土人以无私的奉献和真诚的付出,落实了29个2008年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2009年11个中央新增1300亿元投资项目,8个新增建设用地项目,2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8个自治区1500亿元技改投资项目以及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用地,为苍梧县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72亿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受勘探程度的影响,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上第三系一直都被认为是河流相沉积,缺乏良好的盖层,勘探风险较大,这一认识束缚了渤海海域上第三系的油气勘探。随着近年来勘探程度的增强,认识到渤海海域渤中坳陷是渤海湾盆地晚第三纪的主要汇水区之一,在渤中坳陷上第三系发现了湖相沉积及湖泊内的重要储集体-三角洲沉积。本文从构造演化、微体古生物、沉积构造、地球物理等方面阐述了渤中坳陷湖相沉积及三角洲沉积存在的地质证据,并将该区上第三系的三角洲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湖泊正常三角洲和辫状三角洲,并对其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描述,总结了其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渤中坳陷三角洲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上第三系三角洲发育区将是本区今后上第三系勘探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工作始于1963年。1967年3月14日首次在天津歧口以东22公里的渤海海域打出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气井——“海1井”,在第三系中测井试油,获日产原油35立方米,气1941立方米。我国海洋石油产业60年代以来近20年间,近海域累计产油不足100万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域东部发育多个富油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由于各凹陷形成和发育过程不同,导致不同凹陷、不同层段烃源岩热演化和生、排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渤海海域东部3个富油凹陷多套烃源岩进行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研究,厘定了渤中凹陷、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以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渤海海域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具有"西高东低"的趋势,渤中凹陷最早生烃时间为31.5 Ma,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最早生烃时间分别为28.2,11.2 Ma,渤中凹陷最早排烃时间为27.8 Ma,而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最早排烃时间分别为20.9,6.7 Ma;(2)渤中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现今主要为储层提供天然气,为环渤中凹陷地区形成天然气藏和凝析气藏提供了气源;渤东凹陷、庙西凹陷热演化程度依次降低,为储层提供大量油源,盆地边缘地区主要以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9.
《河北地质》2008,(2):30
2007年全年中国投入地质勘查费620.09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财政拨款55.63亿元,增长47.2%。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8处,77种矿产有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2.11亿吨,天然气6974亿立方米,原煤406.25亿吨。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探明冀东南堡等3个亿吨级大油田、吉林长岭等5处300亿立方米大气田。与上年相比,大宗短缺矿产品进口继续增加,其中原油进口1.63亿吨,铁矿石进口3.84亿吨。全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541个,出让价款17.98亿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9965个,出让价款32.85亿元。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07,28(3):511-511
(一)福建今年将投资280亿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2007年福建省交通建设初步方案已经确定。今年全省将新增高速公路135km,形成“一纵两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备受关注的邵武、泉三支线、沈—海高速公路罗宁段改建,以及泉-厦复线、福清渔溪-东瀚及江阴疏港支线项目将力争开工建设。福建省交通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马继列近日介绍,2007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8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50.2亿元,重要网络34.8亿元,港口58.2亿元,新农村交通工程33.8亿元,运输枢纽3亿元。  相似文献   

11.
杨坤 《辽宁地质》2011,(2):59-59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共争取中央、省级和各类社会资金累计投入地质找矿资金20亿元,安排各类地勘项目89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1处,新增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2万亿元,地勘投入和找矿成效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是油气工业的基础,极大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勘探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下降,石油年产量连续3年(2016—2018年)下降,2018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3%。因此,亟需对油气资源状况开展全面客观的评价,夯实国内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基础,明确剩余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与有利勘探方向。中石油以近十几年来取得的油气勘探成果、地质认识成果与资料积累成果为基础,攻关形成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针对中石油矿权区及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系统开展了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约为1080×10~8 t;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672.08×10~8 t,其中包括致密油125.80×10~8 t,油页岩油533.73×10~8t,油砂油12.55×10~8 t。陆上常规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岩性-地层(碎屑岩)、复杂构造2大重点领域;海域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域构造、生物礁和深水岩性3个领域。在剩余石油资源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出常规石油现实有利目标区带20个,致密油有利目标区带12个,油页岩油露天挖掘目标6个、原位改质目标4个,油砂油有利目标5个。  相似文献   

13.
苏北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志兰 《江苏地质》2005,29(3):139-142
苏北盆地油气资源以油为主,石油资源总量近7亿t,其中未成熟油占了30%左右,资源丰度相对较低,平均为2.75万t/km^2,而高邮、溱潼等凹陷资源相对富集,达到7.02万t/km^2~3.48万t/km^2。勘探证实盆地石油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上述凹陷内,主要赋存在三垛组、戴南组、阜宁组、泰州组,且主要分布在1000m~3000m深度带内。作为勘探成熟凹陷,高邮、溱潼、金湖凹陷勘探开发逐渐步人中后期,资源探明率均在30%以上,迫切需要有新发现、新增储量以实现油田生产的平稳接替。从勘探潜力分析看,一些有利油气聚集区带尚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渤中34-9油田作为近年来渤海海域发现的最大的新生界火山岩下油田,油田区火山活动活跃,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明显。根据钻井、岩心、地震等资料,通过矿物含量分析、方差切片和薄片观察等手段对火山岩的岩性特征与分布、火山活动方式与期次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渤中34-9油田区火山岩属早喜山构造期中基性火山岩类,火山活动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存在中心式和裂隙式2种喷发模式,其中油田北区以中心式喷发为主,油田南区以裂隙式喷发为主。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要素具有明显的改造或控制作用:①火山活动形成的坡隆古地貌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运聚背景;②岩浆活动对周围地层和断裂的改造,形成了丰富的构造圈闭类型;③早期岩浆热液形成碱性环境,晚期生-排烃产生的有机酸流体形成酸性环境,早碱晚酸的成岩环境利于早期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晚期次生孔隙的发育,为深部优质储层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④东一、二段广泛发育的溢流相玄武岩为深部油气富集成藏提供了优越的盖层条件。渤中34-9油田具有岩浆喷发和断裂活动联合控制油气平面分布及富集层系的成藏特征,其成功发现对渤海海域新生界火山岩领域的油气勘探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和深入理解渤海海域大油田的形成特征,以QHD32-6大油田为例,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了研究区生烃史、断裂活动史、馆陶组砂体特征,最后系统全面论述了"网毯式油气成藏"、"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QHD32-6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渤中深洼沙三段烃源岩和沙三与沙一二段混源岩,西次洼的沙三和沙一二段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源岩的成藏过程不同。2馆陶组砂体不仅是油气的侧向运移通道,也是油气临时存储的场所。"网毯式油气成藏"加之"新构造运动"的最终决定作用,促使QHD32-6大油田的形成。3新近系优势运移路径控制了大油田形成的最终位置。QHD32-6构造是渤中深洼和西次洼生成油气的主要聚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国家油气资源勘查开发战略,由中央财政拨款安排、总预算近8亿元的"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已分年度陆续实施了许多分项目。2007年,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又主持通过了《黔南桂中海相地层油气资源前景评价》、《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华北前第三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得三条利好消息:其一,2008年度该省通过投入6亿元,对2.90个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新发现矿产地24处;新增探明资源储量:煤炭14.92亿吨,铝土矿1.09亿吨,铁2.14亿吨,钿11.297f吨,金50.42吨。  相似文献   

18.
渤东凹陷东营组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渤东凹陷是渤海海域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渤东凹陷单井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与渤中凹陷烃源岩的对比研究,结合渤东凹陷盆地模拟成果,得出以下认识:渤东凹陷南部东营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演化已处于成熟阶段,因而东营组暗色泥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一套良好的烃源岩层。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复杂断块区断裂识别精度,笔者基于Landmark解释软件,以渤海海域浅层断裂较为发育的渤中23构造区为例,详细对比分析识别断裂的ESP模块、Semblance模块及Structure Cube模块参数设置及识别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结合倾角校正技术及滤波技术的Structure Cube模块对数据体进行相干体制作,可以显著提高断裂识别精度。将该方法应用到断裂较为发育的蓬莱A构造,新发现走滑断裂,为该区新增资源量约230万t。  相似文献   

20.
1 .渤海中部新构造运动及深部动力过程对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主要研究渤海海域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及性质 ,包括渐新世以来的快速沉降和充填特征、上新世及第四纪的构造变形 ,特别是以郯庐断裂带及其相关构造系统的最新活动对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控制 ,以及渤中超大型辐射式含油气系统的构成特征、成因及其特有的聚集规律 ,从而探讨盆地深部背景与充填演化之间的成因关系和新构造运动对大型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作用。拟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资助 ,资助金额30 0万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同时提供必要的现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