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在回收金刚石时,只要把胎体中的骨架材料(碳化钨)和粘结金属分离开,金刚石则会脱落下来。据有关资料介绍,回收金刚石有酸蚀法和电解法两种。但酸蚀法效率低、成本高。而且由于酸的腐蚀性强,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很不安全。电解法也是采用硝酸配制电解液,只是浓度降低了些(5—10%),在电解金刚石钻头的过程中仍然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也同样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一些城市的地铁工程勘察过程中发现了具有较高压力的第四系浅层天然气。鉴于第四系浅层天然气对地铁建设工程的危害,针对杭州地铁遇到的第四系有害气体的特点,采用横波地震法确定了有害气体的分布范围;采用密闭取心法查明了有害气体的赋存规律;采用改装型静力触探仪法查明了有害气体的成分、气源层、储气层、埋藏深度和压力。工程勘察结果表明,达到了杭州地铁工程第四系有害气体勘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江西地质》2001,15(4)
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涂料——纳米抗菌涂料取得成功。这是采用将稀土激活无机抗菌剂与纳米材料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应用于传统的涂料生产工艺中,极大地改善了涂料的性能,这种纳米抗菌涂料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涂层的耐刷洗性和耐玷污性能均有显著的增强;(2)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3)净化空气中CO2、NOX、SO2、NH3及吸烟产生的其他有害气体;(4)提高红外辐射率及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清新空气;(5)可有效解决建筑密封性增强带来的室内有害气体不能尽快排出等环境污染问题。纳米抗菌涂料是一种高…  相似文献   

4.
压入式通风掘进面有害气体浓度扩散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的CFD模块,对压入式通风条件下掘进隧道的有害气体浓度扩散进行了三维空间数值模拟,得到了隧道内的风流结构分布,即在工作面附近存在涡流,涡流中心有害气体浓度最高。结果表明,涡流对扩散有明显的滞留作用。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得到了有害气体浓度随通风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实现隧道掘进面有效通风提供了理论基 础。  相似文献   

5.
深埋长隧道有害气体的预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深埋长隧道延伸长、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中常会遇到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有害气体为深埋长隧道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论文在现场调查及搜集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深埋长大隧道有害气体灾害的预测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这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杭州地铁一号线"地下有害气体勘探反复实践,本文从勘探工艺原理、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可以定量获取有害气体埋藏深度、压力大小等相关信息的设备装置和技术方法。本方法具有设备简单轻便、操作方便快速、成本低廉等特点,适用于沿海地区、古河口处大中型地下工程(如深基坑、地下隧道等)有害气体专项勘察。  相似文献   

7.
魏锦萍 《青海地质》1997,6(2):38-42
我国金属镍的生产起步较晚,产量较低,并且有限的镍矿在开采,选矿,冶金中,产出了大量的含镍磷废石,尾石及冶炼炉渣等,开发利用这些废物,搞好镍资源的二次回收,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获得较好的效益,对青海省拉水峡组镍矿低品位选矿尾砂进行稀酸浸取提纯,生产结晶硫酸镍产品,镍一次浸出率达75%以上,总回收率近70%,中试流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较高,为从低品位镍矿和含镍废料中回收镍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多数情况下,井口附近都有伴生气分离的情况,将其进行回收,从而创造收益。控制轻烃露点的主要方式是将天然气当中的甲烷、乙烷等气体,以液态形式回收再加工成为可再次利用的气体。其中,甲烷、乙烷等气体可以液态形式被回收,之后再次加工生产投入使用,这种原理就是多组分气液两相平衡原理。《油气田轻烃回收技术》通过介绍油气田轻烃回收技术等内容,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刚石小口径钻进钻机的增开,我队今年来平均每月回收金刚石钻头100个以上,按老式浓硝酸腐蚀的办法,回收一批(约20个一批)光腐蚀就七个昼夜,酸腐蚀中要人工搅动翻转,产生的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有严重损害,且腐蚀后残渣多,金刚石难以分选,工效极低,显然不能适应正常生产需要。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车间职工以批林整风为纲,开展攻关挖潜,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老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作用,经两个月奋战终于自己设计制成了一台0—14V400A可控硅整流器,在制造过程中仅散热器一项便经六个回合才解决渗水问  相似文献   

10.
酸解烃是油气化探方法中准确度相对较高的一项指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深入研究酸解气有助于对其机理的进一步解释,并且有利于开发新的分析指标。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油气化探样品经盐酸分解后所得气体中烃类组分与非烃气体组分的含量,发现了酸解气中甲烷与氢气的含量具有正相关性。进而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的元素和矿物组成、样品再粉碎分析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包裹体成分等实验,获得以下结论:(1)酸解气中的甲烷和氢气含量与样品元素组成无关,与碳酸盐矿物正相关,其含量可以反映深部油气的情况;(2)两种气体并不是以物理吸附形式存在于样品中,而是存在于更小的空间内,证明了酸解烃分析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3)获得了甲烷和氢气同时存在于包裹体的直接证据,由此推测这两种气体可能具有同源性。由于甲烷和氢气含量相关性的存在,酸解脱气中氢气的含量测定有望成为油气化探的新指标,应用于油气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11.
李煜  安永峰  乔红刚 《地下水》2015,(1):163-165
探讨有机废气(VOCs)的来源、分类及其处理工艺。根据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回收有机废气时的工作原理、工艺设计等特点。探讨几种从VOCs中回收溶剂的方法。论述了蒸汽渗透、气体膜分离、膜基吸收三种膜技术用于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和回收的研究进展。国外采用膜技术回收废气中VOCs的工业应用,探讨我国膜分离法回收VOC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低品位碳酸锰矿石中富集回收锰的绿色化学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采用铵盐法从低品位碳酸锰矿石中富集回收锰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低品位碳酸锰矿石与NH4Cl通过研磨混合均匀,在管式炉中于450℃焙烧1h,焙砂采用热水浸取,得到氯化锰浸出溶液。用焙烧过程产生的氨气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真空通入浸出液,将锰沉淀下来,过滤、干燥后得到锰精矿;滤液蒸发浓缩、结晶,得到了NH4Cl固体,可以复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的锰回收率达90%以上。认为该方法是一种从低品位碳酸锰矿石中富集回收锰的绿色化学工艺。  相似文献   

13.
对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研究区的采集样品进行酸解烃、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发现甲烷气体与碳酸盐的相关系数最高,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土壤碳酸盐的影响进行排除与抑制,对酸解烃含量测试结果进行校正。进一步确定甲烷含量校正数据的异常门限值,采用烃类特征比值法,结合前人的经验与分析,认为研究区高于异常门限值的样品以石油伴生气居多。研究区南北两个区域酸解烃气体含量与干燥系数具有较强的差异,认为干燥系数结合酸解烃异常在研究区北部轻烃微渗漏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和其他一些单位,都是用高氯酸氧化方法净化人造金刚石中的非金刚石碳.存在的问题是:在高氯酸氧化碳的过程中,温度高,反应烈,易燃易爆;而且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成本也高.在国外资料的启发下,我们研究试用硫酸、硝酸代替高氯酸净化人造金刚石中的非金刚石碳的新工艺,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基于非金刚石碳在280℃时与硫酸和硝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可溶于水的苯六甲酸而与人造金刚石分离.此法已在1978年有关专业会议上作过介绍.工艺流程如下:取摇床精料(约含非金刚石碳20~50%)置入锥形瓶(或烧杯,下同)中,然后加入硫酸、硝酸混合液(硫酸:硝酸=9∶1或10∶1).  相似文献   

15.
坑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凿岩爆破结果,产生了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因而必须解决通风问题。解决通风所用的风管,一般需用壁厚0.7至3.0毫米的镀锌铁皮制成,管间以法兰联结,所以耗费钢材甚多,虽可用木管代替,但为了在爆破过程中不使风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对采用水解法和Sol—Gel法制备的钛柱撑蒙脱石和Ti—PLMs表面的酸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蒙脱石表面主要存在羟基功能基和L酸位,Ti—PLMs表面除了有很强的L酸位,还出现B酸位。水解法和Sol-Gel法制备的Ti—PLMs相比,后者的L酸位较多,而B酸位较少,认为Ti—PLMs表面的酸位,尤其是B酸位,主要来自于层间产生的TiO2柱子。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球内部开采石油、煤和天然气来供给我们能量。在这类化石燃料燃烧和释放能量时产生了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可以捕集这种二氧化碳,输送到地下并且封存,这样可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放出量,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成为向持久供应能量过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D290树脂从石煤酸浸液中吸附钒的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主要研究D290树脂从石煤酸浸液中回收钡的工程过程,并在树脂选型、树脂上柱条件,洗脱液的组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实验,采用酸浸-离子交换新工艺后,可在减化流程,降低消耗的同时使回收率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硫铁矿制取硫酸过程中产生大量烧渣,该渣现多大量堆存。烧渣中含铁量较高,有些含有一定量的铜等有色金属及其它有价金属,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目前国内外采用重磁选、焙烧等法回收。通过对烧渣深加工的初步研究,已显示出其综合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金属矿山井下热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国 《湖南地质》2003,22(2):153-156
金属矿山井下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最直接的危害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矿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导致温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去下热源及热应力,因此对井下热源进行调查分析就成为我们改善井下环境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