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周天龙 《河南地质》2012,(11):14-15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城市面积630余平方公里,人口约680万。随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推进,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势在必行。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行为,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价值最大化就成为当前应着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冯连伟 《山东地质》2004,20(6):43-47
结合临沂市几年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和探索,对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背景、概念及范围进行了论述。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流转的制度已与当前农村经济,特别是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严重不适应,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势在必行。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失地农民的权益,推动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规范土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的流转问题,几年来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关注的话题,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加速流转、合理利用和配置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对于支持和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加快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淄川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及现存问题,更好地为土地制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对淄川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客观现状出发,针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暴露出的问题展开思考,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合法流转几点建议,最终达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体系,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和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根据目前形势对我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现状 近年来,常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私下出租、转让行为日益增多,不仅乡镇企业用地随改制普遍已经流转,原已废弃的原村办学校等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也呈自发流转趋势,现已基本形成隐形流转市场。主要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7.
文斌 《广西地质》2011,(8):34-3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日益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范化流转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保障,对农村规划实施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面临着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低、流转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缺乏管理等困境。因此,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健全、完善和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集体建设用地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生产要素参与流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从资源配置效率来看是合理的。从法律法规、制度构建、存在的问题、完善的措施等方面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萍  段建南 《湖南地质》2011,(10):29-29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而明晰农地产权、确定好流转的主体,为大规模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打下重要基础。从目前已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地区来看,由于没有标准统一的全国农用地价值估算体系,缺乏合理的价格依据、评估标准或者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及其对土地财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受限和地方土地财政依赖症等问题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背景和演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土地财政的影响三方面展开论证。结果表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可能会造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失衡;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后城市土地供给量增加,土地价格下降,地方政府获取的土地收入减少,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的改进,但不可能一次性消除土地财政的依赖症状。未来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强化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以规划为导向,以法律为后盾来保障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运行;建立完善的土地增值税收体系和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密婷 《山东地质》2010,(8):57-58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根据河东区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确权登记、建立城乡统一的交易市场、完善流转程序、规范流转收益等破解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难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莱芜市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快确权登记,划定入市条件等方式,先后开展增减挂钩、宅基地跨村安置、土地资本化等工作,培育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结合莱芜市的探索实践,分析了集体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推进莱芜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支撑,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利用资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未来。通过建立垦利县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集体会审系统,对土地出让的前期工作做了数字化、信息化,提出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会审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的集体会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并对出让地块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岳传明 《山东地质》2014,(10):84-86
当前在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背景下,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土地利用工作的当务之急。利津县通过严格按照产业政策供地、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挂钩项目等措施,提高了用地效率,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但工作中应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等问题,严格用地管理,优化用地模式,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2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与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刘部长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土地制度改革等内容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和诠释,指出以往的土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要保障下一个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农民权益保障、发展空间规划、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等因素,对土地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作为今后我国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中央对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视,也明确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而且有助于缩小征地范围。刘部长同时对生态保护红线与耕地保护红线的相互关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王东 《山东地质》2010,(5):57-59
该文总结了淄川区国土资源分局以保护耕地、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为指导思想,促进城乡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大巡查执法检查力度等一系列工作。分析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各项现行政策,加大对旧村土地整理的探索实践,结合村庄和集镇用地规划,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动态巡查等相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艳红  王东 《山东地质》2010,(12):63-65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以保护耕地、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为指导思想,促进城乡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加强农田水利综合治理,加大巡查执法检查力度,针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支持,用足用活各项现行政策,加大对旧村土地整理的探索实践,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积极探索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加强动态巡查。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土地利用从"三无"的划拨制度到"三有"的出让制度的转变,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出让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只是目前短期内提高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迫切需要探索一种更有利于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土地供给方式。本文在论证工业用地年租制对促进工业用地长期集约利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二次开发形势下推进工业用地年租制供应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洛杉矶县住房供应规划中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与我国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中农村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整治在目的、空闲地和低效利用地确定、公共参与、与总体规划关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目前县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牛春皊 《山东地质》2010,(11):59-61
在充分调研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和当前农村土地管理政策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成武县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部分弱化,土地市场流转机制不畅以及集体土地管理不规范。应强化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