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NdYAG 激光ArAr 测年法,对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尖山沟地区义县组底部孔子鸟和中华鸟龙湖相层中火山凝灰岩中的黑云母单晶做了50 多次分析, 得出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47 ±1.8) Ma , 用KAr 法测得孔子鸟化石外面的火山包裹层的结果为(147.3 ±3 .3)Ma ,两者年龄时代相当吻合,同为晚侏罗世晚期( 晚提唐期) ,比德国始祖鸟层的时代略晚,也与孔子鸟特征和美颌龙类———中华鸟龙指示的地质时代吻合。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区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鲁特旗地区发育的一套中性火山岩,前人曾将其置于二叠纪“大石寨组”、“青凤山组”,缺少古生物资料和测年数据.本次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原1:20万划分的“大石寨组”、“青凤山组”的安山岩中采集了同位素测年样品,采用全岩激光40Ar/39Ar法测年,对火山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年龄为(172.7±2.0)~(165.2±1.3)Ma.鉴于这套火山岩地层岩石组合特征清楚,时代依据充分,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可填图性,故将这套火山岩地层重新厘定为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  相似文献   

3.
包头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划分对比及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包头平原第四纪堆积物的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磁性地层的研究表明,该区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可与我国华北晚更新世—全新世典型地层剖面——萨拉乌苏河滴哨沟湾剖面对比,并可进一步划分出萨拉乌苏组、城川组、大沟湾组和滴哨沟湾组。这一研究不仅重新厘定了包头平原这一时段地层的层序,完成大区域地层对比,同时也为研究包头地区乃至呼包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内蒙扎赉诺尔东露天矿冰缘现象及其地质时代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6年裴文中教授在我国东北境内首次发现冰缘现象,并予以科学记述。与此同时,还根据化石和层位关系划分了“期”和时代。 近年来,不少单位对扎赉诺尔地区进行了考察,并对这一地区“冰滑作用”的地质时代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由于各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料不同,因此认识颇不一致。有人将扎赉诺尔新冰期(即裴文中的B层)划为全新世;荒山间冰缘阶(即裴文中的D层)划为更新世晚期。最近几年又发现“灵泉”冰缘阶,其地质时代定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5.
在发现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层连续剖面的基础上,补充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含义,将2组系统分为7个岩段,命名4个标志层;确定年代地层层序,完善大北沟阶和义县阶定义内容;研究重点门类化石分布和演化,建立系统生物地层分带序列,包括7个介形虫带和6个叶肢介带;划分陆相生物群发展阶段,将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置于“早期热河生物群”阶段的底部;开展旋回地层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地层等时格架,识别盆地演化的3个阶段和5个构造期;测得界线层型剖面点存在O同位素高值异常;锆石206Pb/238U测得张家口组顶部年龄为135.4Ma±1.6Ma,大北沟组中部为133.9Ma±2.5Ma和130.1Ma±2.5Ma。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将界线层型剖面点定在张家沟剖面第9层底,以介形虫化石Cyprideastenolonga的首现为标志。  相似文献   

6.
罗清华  陈丕基 《地球化学》1999,28(4):405-409
利用Nd-YAG激光Ar-Ar测年法,对产自辽西北票四合屯-尖山沟地区义县组底部孔子鸟和中华鸟龙湖相层中火山凝灰岩中的黑云母单晶帮了50多次分析,得出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47±1.8)Ma,用K-Ar法测得孔子鸟化石外面的火山包裹层的结果为9147.3×3.3)Ma,两者年龄时代相当吻合,同为晚朱罗世晚期(晚提唐朝),比德国始祖鸟层的时代略晚,也与了鸟特征和美颌龙类-中华鸟龙指示的地质时代吻合。  相似文献   

7.
岷山地区冰缘岩溶是处于岷山雪线下部冰缘环境的碳酸盐岩之溶蚀与冻融相互渗合、叠加的岩溶地质类型,具有碳酸盐岩溶场和冰缘岩屑与冰期、间冰期堆积物岩溶场的二元结构。岷山地区大多数碳酸盐岩处于较低的海拔区,在第四纪气温振荡回暖的影响下冰缘岩溶已经衰退,仅残留着早期冰缘岩溶形成的地貌和钙华体,现在的黄龙沟冰缘岩溶因其碳酸盐岩海拔高,仍处在第四纪末期冰川退缩后的冰缘环境,冰缘岩溶地貌和钙华体还在发育,不过现今全球性气温升高和人类的活动对冰缘岩溶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以钙华体为核心景观的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的管理部门应予加强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阿尔金山安南坝地区晚前寒武纪的叠层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描述了叠层石15个群,29个型。其中新型7个,未定型9个,相似型6个。根据它们在纵向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该区叠层石组合相合相当于我国蓟县层型剖面的第四组合。根据叠层石组合面貌、岩石特征、沉积旋回等,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安南坝群,将其分为2个岩组,从而建立了该地区的上前寒武系地层系统。其时代相当于我国蓟县纪和苏联中里菲期,绝对年龄约10—13亿年。  相似文献   

9.
再论辽西四合屯脊柱动物生存时代:Ar—Ar年龄证据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辽西北票市四合屯及周边地区赋存长毛恐龙及早期鸟类化石的地层时代,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多种观点.同样,同位素年龄数据亦存在很大差异.作者曾报道四合屯含脊椎动物化石层位的地层综合剖面第6层所夹YL31凝灰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125.2士0.9 Ma,并指出四合屯脊椎动物生存时代属早白垩世.本文报道两组Ar-Ar定年数据,作为这一观点的又一新的证据.YL29玄武安山岩的层位属综合地层剖面第2层下部,它的K-Ar年龄是129.0士2.6 Ma.此样品的Ar-Ar阶段加热实验给出一条平坦的年龄谱线,其坪年龄是128.2士0.8 Ma,对应的39Ar析出量达90%以上;15个阶段的总气体年龄为128.4±1.4 Ma;相关性很好的Ar-Ar等时线给出的年龄是128.4士0.2 Ma.YL30辉绿岩侵入到综合地层剖面5-9层,其Ar-Ar年龄谱也呈平坦状,坪年龄是122.3士0.5 Ma,对应的39Ar析出量高达93%以上;12个阶段的总气体年龄为122.1±1.2 Ma;相关性很好的Ar-Ar等时线给出的年龄是121.8±1.3Ma.国际上关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界线年龄一直存有争议,其观点主要有135Ma和144Ma两种方案,中国年代学工作者倾向性135士5Ma.无论采用哪种方案,四合屯脊椎动物生存时代均属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白垩纪发育有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明水生物群,表现为三大生物群有序演化与更替。白垩纪中期是松花江生物群发育期,松花江生物群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泉头组被子植物化石Trapaangulata、Platanus septentrionalis和孢粉化石Crenwellia、Xinjiangpollis、Quantonenpollenites、Lythraites和Gothanipollis显示其时代已进入晚白垩世。火山岩锆石SHRI MP法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营城组的年龄为(115.1±1.2)~(111.1±0.9)Ma,说明营城组已属晚Aptian期至早Albian期。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登娄库组-姚家组以稳定的正极性为主,仅在登娄库组上部和姚家组下部分别出现一次短暂的反极性事件。青山口阶下部具一套广泛分布富含有机碳的黑色页岩、油页岩沉积,其干酪根碳同位素表现为明显的正向偏移特征,为古湖泊缺氧事件的产物。结合生物、同位素年代、磁性地层研究的结果,认为青山口阶底部缺氧事件层对应于白垩纪古海洋Cenomanian-Turonian期界线缺氧事件,由此,给出的松辽盆地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在泉头组和登娄库组之间。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山的冰缘期和更新世自然环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郭旭东  严富华 《冰川冻土》1991,13(2):159-167
  相似文献   

12.
黄河源区海拔3800—4200m以上均有片状多年冻土分布,寒冻剥蚀地貌、冻融地貌、冷生砂丘、埋藏冰及古冰缘现象都有分布。本文从地层学与冰缘现象之间的关系出发,划分了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近代(现代)三个冰缘期。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青藏高原黄河源区冰缘地貌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边纯玉  郭鹏飞 《冰川冻土》1990,12(2):147-153
  相似文献   

15.
黄山第四纪冰缘地貌遗迹及古地理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秉根  邹学勇 《冰川冻土》1989,11(2):161-166
  相似文献   

16.
The origin of periglacial involutions remains uncertain, largely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field monitoring in modern permafrost reg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n which process studies are based on scaled centrifuge modelling of thawing ice-rich soils. Centrifuge scaling laws allow similitude in self-weight stresses between the model scale and the prototype (field) scale to be achieved. In these experiments, 120- to 130-mm-thick frozen models comprising a sand unit overlying ice-rich kaolinite clay (three models) or ice-rich silt (one model) were thawed under an acceleration of 20 gravities. The models were therefore equivalent to 2·4–2·6 m of frozen sediments (permafrost) at the prototype scale. Temperature profiles and porewater pressures during the thawing of each model are described. Porewater pressures significantly in excess of hydrostatic were not observed in the sand/silt model. In the sand/clay models, however, excess pressures developed rapidly after thawing, and observed fluctuations in pressure were interpreted as water-escape events. After thawing, careful sectioning of the models revealed small-scale deformation structures at the clay–sand interface, resulting from loading of the upper sand layer into very soft fluid-like clay and injection of clay upwards into the base of the s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experiments provide analogues for some Pleistocene involutions. Such involutions therefore mark phases of permafrost degradation when high porewater pressures caused loading and injection along sedimentary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7.
孢粉聚集速率是描述孢粉产量的一个定量指标。多年冻土区孢粉聚集速率的确定受到冻胀作用的强烈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野外测得的沉积物厚度是冻胀后的数值,显然偏大,因而影响到沉积物沉积速率的计算。其次,样品中分凝冰透镜体的存在,影响到孢粉样品体积的测定。由于孢粉聚集速率是一个包含沉积物沉积速率及孢粉样品体积的多变量函数,因而冻胀作用对孢粉聚集速率的测定产生显著影响。加拿大育空西南部一条冻土钻孔剖面的孢粉资料表明,冰分凝引起的冻胀作用是导致孢粉聚集速率误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裴文中教授是中国冰缘地貌研究的启动者,他在近半个世纪前发表的两篇论文紧跟国际科学研究发展形势,详细阐述了冰缘作用的特点、过程及其对解决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问题的意义。裴老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他当时强调了在古冰缘研究中综合分析环境背景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冰缘现象,这种在地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现在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仍然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的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甘孜满地黄土的粒度组分、石英砂的表面结构以及其它地质现象的综合研究,对甘孜黄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在黄土的概率累计曲线上,跃进组分和悬移组分反映明显,并以悬移组分为主。悬移组分粒径小于2φ~3φ,并以粉砂(4φ~8φ)为主,占悬移总体的94%~99%;对甘孜黄土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砂大部分为块状颗粒,少量(10%)呈纺锤形。采用矩阵法计算甘孜黄土的粒度参数:黄土的平均粒径(d50)为5.057φ~5.883φ,明显大于古土壤(6.120φ~6.549φ).古土壤的标准偏差(σφ)为1.513~1.973,大于黄土(1.205~1.778);黄土和古土壤的偏度系数(SKφ)为-0.088~0.248,显示为正偏或近于对称。黄土和古土壤的尖度系数(Kφ)分别为0.123~1.702、0.023~0.059,前者峰形窄,后者峰形较宽。对甘孜黄土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石英砂大部分为方形或长方形颗粒,少量(10%)呈纺锤形。石英砂有密集的翻卷片、蛇曲脊、圆麻坑,这些结构反映了风成特征。另方面,少量石英砂显示冰川作用结构,例如大大小小的贝壳状断口、平行擦痕等。在甘孜西面、德格以南的金沙江东岸川藏公路980km路碑处,三阶地上部的黄土层中,发现3条冰楔。此外,甘孜黄土中孢粉稀少。根据上述特征推断,甘孜黄土应为冰缘风成黄土。   相似文献   

20.
冰缘地貌与沉积是冰冻圈环境变化的载体,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了解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过去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地貌和沉积野外记录和实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至少下限到达海拔2 900 m,年均气温降至< -4 ℃,比现在至少低9 ℃,气候寒冷干燥;冰消期和全新世存在极端干冷的气候事件,可能存在地面温度< -10 ℃的冬季迅速降温气候期。楚玛尔、那曲谷露和纳木错的冰楔假型分别记录了末次冰期冷期多年冻土扩张,亚东古砂楔记录了早全新世冷事件。西藏羊八井泥炭沉积剖面孢粉和测年揭示,该区自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经历了严寒(12.8~9.8 ka)、暖湿(9.8~5.0 ka)、干冷(5.0 ka至今)的气候阶段。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广泛发育的冻融褶皱、成层坡积、风沙沉积等,是古环境重建的重要佐证,具有刻画冷暖-干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