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现印  李玉琳  尹斌  田沁 《测绘科学》2021,46(8):165-171,212
中文地址解析是中文地址匹配最核心的问题.针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基于条件随机场(CRF)或者基于规则的中文地址解析方法,该文结合深度学习中的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GRU)和CRF的方法来实现中文地址分词;并且针对当前的层次地址模型和四词位标注体系,该文采用 了基于空间关系地址模型和五词位的标注方法.然后分别采用基于规则的模型、CRF、BiGRU+SoftMax和BiGRU+CRF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该文提出的BiGRU+CRF模型配上新的空间关系地址模型及标注体系,可以对地址解析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址树模型的中文地址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址是一种对个体地域空间位置信息的编码方法。在我国,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地址规划相对落后,非标准地址大量存在。本文在分析标准地址模型空间约束关系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址树模型的中文地址提取方法。该模型以拓扑关系作为空间约束关系是否一致的判断标准,可以从非标准地址中提取标准地址,并剔除非标准和错误地址元素。试验证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地址匹配率。  相似文献   

3.
地址分词是实现地理编码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对中文地址分词进行研究,实现了中文地址的快速、准确分词.文中先综合分析各种中文地址分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设计出一套优化的地址分词标注体系,然后制定地址分词的尾词特征和特征模板,采用半监督学习与人工标注相结合的方式获取高质量的标注训练语料,供CRF模型训练;最终根据已标注语料训练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对中文地址信息的自动分词和识别.  相似文献   

4.
宋子辉 《遥感学报》2013,17(4):788-801
地址匹配算法是位置服务的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分析现有三类主要的中文地址匹配算法——要素层级匹配法、全文检索法、正则表达式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中文地址匹配算法。在这个新算法中,建立了空间关系地址模型以解决中文地址抽象问题、地址库逻辑模型以解决地址信息的空间知识表达问题。新算法的完整流程包括 “预处理”、“地址解析”、“地址要素标准化”、“推理匹配”和“匹配登记”等五个环节,本文重点阐述了“地址解析”和“推理匹配”这两个重要环节,分别依据“自然语言理解”中的“中文分词”和“语义推理”原理,对用非结构化的中文自然语言来描述的中文地址进行处理,实现自然语言理解方法与地址匹配之间的结合,从而建立完整的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中文地址匹配算法。为验证该算法,开发了“中文地址智能匹配实验系统”,对河南省濮阳市人口库1000条居民地址数据进行匹配,匹配率达到了95%,准确率高于93%。  相似文献   

5.
复杂多变的中文地址结构使得在进行地址匹配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地址匹配效率。针对该问题,研究了适合空间推理的空间约束地址模型。在分析中文地址的结构特点以及地址描述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地址要素间的空间关系为切入点,构建该模型。进行推理匹配时,首先借助空间约束关系进行推理识别;然后,采用深度优先、集合查找的策略,同时正向推理所在城市作为集合查找左边界;最后,逆向推理最小目标地址要素直到获取最优目标地址。以中文地址作为实验数据进行推理匹配的可行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顾及空间关系的推理匹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地址描述的多样性和空间约束不一致性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和匹配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孙立财  陈以松  熊杰  罗安  王勇 《测绘通报》2021,(10):108-113
随着自发地理信息和中文地址要素切分技术的发展,地址要素的质量有待评价。本文针对中文地址文本切分产生的地址要素质量难以有效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和网络检索支持下的地址要素可信度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中文分词工具对地址要素进行分词与词性标注,通过分析词频和词性组合模式,对地址要素的命名结构进行可信度计算。其次基于大规模的地址样本、道路数据及POI数据,挖掘多源数据对地址要素的数据支撑,计算数据支持度。然后利用搜索引擎对地址要素进行快速检索,分析搜索结果与数量,对地址要素的网络可信度进行计算。最后提出一种地址要素综合可信度计算模型,实现地址要素的综合可信度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计算中文地址文本中地址要素的可信度,还能够有效发现地址要素中存在的偏僻、虚假等相关问题,为地址要素的自动化检测与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勇  刘纪平  郭庆胜  罗安 《测绘学报》2016,45(5):623-630
针对互联网POI(兴趣点)地址信息中广泛存在的地址要素不完整、文字表达不一致等不规范现象,提出一种顾及位置关系的网络POI地址信息标准化处理方法,首先对POI信息进行切分提取并逐层匹配地址树模型;然后基于4种位置关系从标准POI库中选出相应集合,作为丰富和修正非标准POI地址要素的候选;最后通过最小粒度地址要素的回溯,实现POI地址信息的快速标准化处理。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尤其适用于在互联网数据环境中的POI地址信息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文地址非结构化、不规范的特点,在构建中文地址模版和中文地址词典等重要知识库基础上,基于中文地址模版引入了中文地址分词的预处理;并在中文地址词典的支撑下采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实现了中文地址分词。新中文地址分词算法不仅在正确率和召回率等指标上优于传统算法,更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未登录地址名词识别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有重庆市地址模型存在地址不完整、歧义、口语化等弊端。以南岸为例,针对现有数据特点,围绕地址数据库建设及地理编码的需求,归纳非结构化中文地址的特点,优化现有地址要素结构。提出了基于中文语义的地址模型构建方法,建立要素间拓扑关系,增加上下文约束力,引入支持向量机,有效避免中文自然语言表达歧义,提高地址解析的准确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叶鹏  张雪英  王铁 《测绘科学》2022,47(2):192-199
为了深入探测城市地址数据对于地理位置表达的描述特点,该文提出一种城市地址要素组合模式的分析方法.在构建城市地址要素多级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标注地址语料归纳规则模型进行地址要素解析,进一步分析城市地址中各类要素的组合模式.以深圳市1 700多万条地址数据为例,分析出使用频率最高的17种地址要素组合模式.期望研究结果在我...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常规的需要依赖城市地址词典或规则库的地址分词模型,提出不依赖地址词典、基于海量地址数据挖掘的分词方法。该方法结合统计规律计算地址要素在地址数据集中的分布特征,挖掘地址数据中分词的后缀点和落差点,根据后缀点和落差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构建统计决策树提取地址要素;并采用深圳市建筑物地址普查数据进行验证,形成对当前地址地名词典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地址数据标准化是标准地址库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地址数据标准化的数据转换、要素分级、地址编码等关键技术及其基于FME的技术实现,并将其应用于标准地址库建设,实现了海量地址数据的批量标准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郁汀  王铎  陈钦 《测绘通报》2022,(3):101-106
地址匹配中,由于传统相似度模型受字符重叠数影响大,在处理简写、缩写地址要素单元时,错误匹配问题突出;深度学习方法需要大量样本支撑,但庞大的数据量和多样的形式,导致生成样本的成本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应用基于条件随机场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模型,对地址进行分词;然后通过建立一种伪语义相似度,对地址要素进行分级匹配。通过对公安业务中地址数据进行测试,在对缩写、简写等不规范地址描述方面,本文模型能较理想地完成任务,各参考指标均高于0.9。  相似文献   

14.
结合重庆山地城市特点,研究了重庆标准地址要素分类、组合模式及层次关系。基于此模型对覆盖重庆主城600平方千米的40万条地址数据进行分词、分层,建设地址数据库。在应用方面,对卫生、教育、事业单位等行业专题数据进行地址匹配,为政务地理信息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城市各部门汇集了大量的地址数据,地址数据呈现多头管理和建设的局面,且没有从地理实体的源头处出发,导致成果无法集约共建及统一共享。本文基于以应用为导向的精细化管理需求,建立多层级地址语义模型和地址资源库,将地址资源库与地理实体挂接,形成地址到栋或单元级的房屋实体唯一地理基座,进而全面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及管理,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行了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地址的概念,通过对上海市地址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上海市鱼型结构地址模型及标准化过程。实践证明,鱼型结构地址模型相对于树型地址模型而言,消除了数据之间的冗余和数据之间的强依赖关系,为提高地址数据标准化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