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沁 《西部资源》2011,(1):31-31
李土林(1896—1979年),内蒙古清水河县人。早年留学法国。是内蒙古第一个地质学博士,也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地质专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动力地貌过程是个动态系统,处于混沌态,分形无处不在。为更好地进行地貌分形研究,作者引进复变函数和复平面作为计算机分形模拟的理论基础。该研究主要是在元谋盆地进行,作者在广泛野外勘测和室内计算机工作站精密跟踪、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元谋土林发育过程的复变函数表达式,并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模拟工作,得出部分形参意义,与地貌实体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较为理想。最后,文章反省该研究的缺陷与不足,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绿洲滴灌防护林地土壤水盐时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华  徐海量  凌红波  张鹏  戴岳  白元 《中国沙漠》2012,32(6):1604-1610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绿洲防护林地灌溉周期内、不同滴灌年限以及不同质地类型土壤水盐动态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绿洲幼龄防护林地土壤水盐变化属于灌溉周期型;灌后土壤湿润体呈“半椭球型”分布,积盐区位于湿润峰附近;当前防护林(沙壤土)滴灌周期为10 d较为合适。②实施滴灌1 a、2 a和5 a林地(沙壤土)土壤水分亏缺量逐年增大;0~20 cm土层随滴灌年限的增大先脱盐后积盐,20~120 cm土层均表现为脱盐。③滴灌5 a后,粉黏土林地表层板结层的形成显著抑制40~60 cm土壤水分蒸发,盐分呈“表聚型”分布;细沙土林地土壤持水性差,各土层盐分呈“均匀型”分布;沙壤土林地持水性较细沙土林地略高,盐分呈“波动型”分布。  相似文献   

4.
彭岳 《地理教学》2007,(9):37-41
2007年地理高考尘埃落定,同前两年的高考一样,它再次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太多的遐思,太多的内涵,太多的回味!一切关于高考的话题似乎暂时有了注释,然而高考的路没有尽头……。可以说2007年的高考试卷,“观之新颖、读之真切、闻之清香、品之绵长”。它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走了不安,吹散了迷茫;它犹如一杯醇香的茶,沁人心脾,令人释然开朗;它让我们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似乎有了期待中的答案,也追寻到了梦想中的地理殿堂,辨清了中学地理前行的路。顺着这条路,我们就会坚定的往前走。  相似文献   

5.
南昆铁路建设对山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与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忠信  杨朝清 《山地学报》2002,20(4):450-455
南昆铁路是在地质复杂的高原山区兴建的现代化电气化铁路干线。沿线山区环境脆弱,铁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声学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及电磁环境所受的影响进行了科学评价,实施了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营造了新的经济环境,促进了沿线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价的变化过程及其区域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德震  陈西庆 《地理科学》2002,22(4):483-488
随着资源危机的加剧,水价及其相关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水价及其相关水利政策的演变,探讨了我国水价特征的空间分布,地区间的差异及其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水价改革,分析了我国水价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近期水价增长的理论依据,讨论了不价承受能力和调水的水价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综合分析了协调的可靠性,探讨了协调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实现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洪泽湖自然资源优势,分析了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全面发展,综合利用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福建蜂花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蜂芬粉资源,并对几种主要商品蜂花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及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论述了蜂花粉的生理功能和食疗价值,对蜂花粉的应用研究现状和产品作了简要介绍,为蜂花粉的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金沙江——长江的上游。从青藏高原奔入云南境内的金沙江,到了丽江石鼓突然来了个折回又奔回的“N”字形大转折,形成了长江第一湾的美景。接着闯出了地球上最深最险的虎跳峡。虎跳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金沙劈流”在最深的大峡谷出现了上、中、下虎跳峡,落差213米,有险滩18处。传说虎能跳过,最窄处30余米。金沙江江水闯峡而过,涛声如雷,浪花飞溅,惊心动魄,险峻奇绝,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1.
沈阳历史悠久,又是国家早期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无疑是沈阳人的骄傲。但是,古老的沈阳城始创于何时?却是个迷。近几年,一些人士,对沈阳的原始建城时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结果不仅有人认为沈阳城始建于公元前300年,且秦开是沈阳的开城大将。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与历史是不符的。以历史遗迹考察,说沈阳建城2300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就文献记载而言,说2300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就历史遗迹而言,可能早在春秋时期沈阳就已建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以60年代沈阳市区西南部发现的沈阳郑家洼子春秋古墓来推证。郑家洼子…  相似文献   

12.
在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学生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按照习惯了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结果出现了不应出现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突破思维定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采用了巧设“陷阱”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未来耕地养育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农业生态区域法等方法,测算了河北省未来时期作物潜力总产,预测了人口数量,计算了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营养水平下2005年和2020年的耕地人口养育量,用耕地养育力指数揭示了人口养育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市的区域差异,提出了提高耕地养育力,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COM技术是新一代组件式GIS发展的主流,文章阐述了COM,COMGI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AreOhjects的组成结构、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方式,以及AreGIS Engine的功能,对使用两种组件式GIS进行二次开发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使用ArcObjects开发的一个实例——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并简要说明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所使用的关键接口。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地名文化。 湖南,古属荒蛮之地,但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0万年以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他们是湖南境内最早的先民,他们的活动构成了湖南最早的历史文化。 远古的炎黄时期,是中华民族发育、形成的时期。炎、黄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两强大氏族部落的首领,是中华民族所尊奉的共祖。据传说,炎、黄二部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拼杀,结果炎帝部落战败,其中一部分纷纷南逃,居于长江中游一带,自此,南方也就有了炎帝的传说。随着炎帝部落的不断南徙,湖南境内便不断有了许多关于炎帝或…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滨海休闲渔业的发展设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统渔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了新的交叉产业--休闲渔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休闲渔业在国外蓬勃发展,国内也悄然兴起。文章首先从生产、产品、功能,客源市场,布局等方面对休闲渔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国内,国外休闲渔业的发展形势深入剖析大连市发展滨海休闲渔业的紧迫性,最后,在确立了其基本发展原则和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对大连市滨海休闲渔业发展的目标,开发重点,布局构想及政策措施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蔡明 《地理教学》1997,(1):42-42
去年2月,我随中国地理学会考察团,奔赴云南西双版纳考察。到版纳的第一天,我们一早,就从版纳的首府景洪市出发。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属于热带季雨林型,在旱季,部分上层乔木会落叶,因此,在地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枯枝落叶层。一脚踏上去,就畚有一个深深的陷窝,加上森林里特别阴湿,行走相当艰苦。刚走了半小时,天下起了大雨。我们躲进了附近唯一可避风雨的“蛇园”。“蛇园”里生活着3000多条蛇,它们或挂于树干,或浮于水面,或钻入地洞,一动不动在冬眠。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具体分析济南市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型。此模型充分考虑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类主要因素,体现了公平性与合理性,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济南市土地利用的状况进行了案例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对比分析规划期内新增城区和全部城区的可持续利用模式之后,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分配方案,为政府规划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耳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金耳资源,报道了金耳的营养万分,药用功效和食疗价值,集体离金耳的人工驯工栽培技术,简单介绍了金耳产品的加工概况,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较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北疆铁路沿线主要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建立了干旱区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城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固体废弃物、绿化覆盖率等作为评价因子,提出城市环境质量影响程序的等级划分和标准体纱。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这个带状区域的城市环境质量作了评价,在单项因子评价的基础上,又用加权迭加法进行了总体评价,从而获得了该区域环境质量的总况,为区域开发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