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禾 《中国测绘》2009,(6):86-86
260万字,收录文物点15000余处、文物图照600余幅、文物地图158幅……历时20多年.凝聚着全省几代文物工作者心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终于编纂成功。昨日.该书的首发式在成都举行。这部书囊括了四川省重要的古建筑、古代遗址、墓葬、石刻和近现代重要史迹等文物“家底”.堪称“四川文物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
虎年即将来临。存中国.虎不仅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文化。虎是吉祥物,义是星宿神,被尊为“圣兽”.被人作为镇宅驱邪、逢凶化吉的灵物.人们通常都会在家巾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一幅“五福(虎)图”等.以佑平安。  相似文献   

3.
一幅诗图并茂的碑刻图刘家信原藏于龙门大禹庙明德殿内的碑刻《古耿龙门全图》,是一幅八景诗图。石碑在“文革’中丢失,现仅存其拓片。因山西河津一带旧称“古耿乡”,早在商代祖乙自相迁此为王都,称“耿都”,故名“古耿”。龙门位于陕晋交界处,为禹所凿,古代在龙门...  相似文献   

4.
1:5万区域调查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专题图,采用国际统一标准分幅和编号。习惯规定使用同比例尺地形图之接图表:本幅居中用晕线表示,周围紧邻8幅标出分幅线、图号、图名,总貌为“#”字形。笔者认为这种接图表不适应专题区调图使用、管理的需要,应该进行改革。在1:5万区调酉阳等四幅联测和珙县等七幅联测图件编绘一出版工作中,笔者提出有必要把联测图区范围、图幅编号、图名表示在图上的建议。认为联测图区与传统接图表并列表  相似文献   

5.
我手上有一本注明出版时间为1 966年4月的《中国地图册》.这本地图册上的每一页都印着毛主席语录,每一页上的毛主语录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台湾》图幅的语录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山西省》图幅的语录是“农业学大寨”;《黑龙江省》图幅的语录是“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黑龙江省》图幅的语录显然与当时大批知识青年到黑龙江各生产建设兵团去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存于陕西户县祖庵镇重阳宫内的《重阳万寿宫之图7),是一幅表示元朝时全国最大的道教寺观平面图。由于元代碑刻图罕见,此图可谓珍品,1.重阳宫的来历:重阳宫位于户县城西10公里的祖庵镇。据传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咸阳大魏村人)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化身.遂通仙术.后去山东传教,死后归葬咸阳。门人在其户县故居建成道宫,教徒马丹阳在宫内修建一套大厅,横额题“祖庭”二字,从此各方道教门徒称这里为“祖庵”。先后改称“灵虚观”、“重阳宫”,元中统四年(1263年)敕赐为“重阳万寿宫”,并增建殿阁楼台,遂成为全国七十…  相似文献   

7.
地图的奥秘     
杨浪 《中国测绘》2007,(2):62-65
民间收藏的大地图潘家园有卖者告我,他有一“康熙全图”,比划着,说该图有两米多高、三米以上宽,其索价不论,这算是我听说的民间收藏的最大的图了。不过我藏的《中国青藏地图》全套12幅,我有10幅,除“昌都”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编制1:50万湖南省农业地貌图的实践,阐述了此类图幅内容的分类与图例系统、编图中“四性”的体现、编图方法等。此图获得1985年全国农业区划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李晓滨 《地图》1991,(2):29-2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图工作者都渴望有一种快速成图的作业方法。去年,我们在1:2.5万地形图的清刻作业中,把四幅图当作一幅图来作业。采用这种方法较之常规作业法,其作业速度有明显的提高,故我们称之为“四幅同步快速法”。本文将介绍这种方法。采用“四幅同步”作业法之前,需要做一些组织准备工作。负责1:2.5万(不限于这个比例尺)地形图清刻作业的工程师在任务的布置和图幅上交时间的安排上,要与常规作业法有所不同:第一,以四幅地形图为基本  相似文献   

10.
走进怒江     
洪瑛 《中国测绘》2013,(6):73-77
今年,我院承担了中缅边境北段1:1万空白区测图项目。该项目是云南省“万幅测图”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区地处青藏高原南延山脉纵谷地带,北起西藏边界,南至保山市腾冲县中和乡,是一个南北纵距383千米、总面积近1.5万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时区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瀚 《地图》2001,(2):32-34
在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日益密切 ,区时换算成为很有实用性的知识 ,是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但是由于中学课本时区知识的抽象性以及所配时区图的不直观、不实用 ,使时区教学一直成为中学地理“教”与“学”的难点。如果针对中学生设计一幅既直观又实用的时区图 ,使学生在地图上能方便地获得时区分布的空间概念 ,并学会区时换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现有教材插图分析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二册课本和地图册中与时区知识相对应的有两幅插图 :一幅是课本第 2 0章第 2幅图“时…  相似文献   

12.
11月12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依据嫦娥一号卫星拍摄数据制作的我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说。  相似文献   

13.
1990年4月20日,由西安煤田航测遥感公司主持研究的二类科研项目“煤田专题图四色制印工艺”在西安通过专家现场鉴定。“煤田专题图四色制印工艺”的研究始于1989年1月,至1990年3月,进行了煤田专题图四色制印工艺色标研制,并通过完成八开地图208幅、对开地图15幅,建立了一整套煤田专题四色制印工艺方案,达到了4色代替  相似文献   

14.
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经差和纬差,是确定图幅分幅编号的基本元素。在1991年国家颁布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方案》中,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都是在I:100万图上直接划分的。图幅的经差和纬差决定其在1:100万日中分得的行数和列数,从而决定其图幅编号。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经差和纬差不一致,不易记忆,给具体应用带来了不便。本文介绍一种根据比例尺计算图幅经差、纬差的方法(见下表)。说明:以比例尺分母的数字部分(千、万等数量单位不考虑)参加计算,如1:10万图纬差为10×2=20’,经差为20×1.5=30’,余类推…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些传媒报道一位博士“发现”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中 ,中国的位置“摆错”了。博士认为中国是位于世界的东方 ,而现在却位于地图中间偏左 ,位于西半球的南北美洲却位于图幅的东边 ,这不科学。他建议要以零子午线为中央经线 ,这样中国就位于图幅的中央偏东一半的位置 ,也就符合东方大国所应该处的正确位置了 ;这时南北美洲处于图幅的西边 ,也就是西方国家所应该处的正确位置了 ,从而各就各位、各得其所。博士还研究“发现” ,这是承袭了明代外国传教士为讨好当朝官员而改成了目前这样的方式 ,一直没有改进 ,沿用下来 ;似乎中国的地图学者…  相似文献   

16.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自动互换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新编号进行地图编制作业时,必然要用到大量的旧编号资料。这就需要进行新旧图幅编号的互换.本文在对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系统的演变加以综述的基础上。给出新旧图幅编号互换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软件。实现了新旧图幅编号自动互换。  相似文献   

17.
此项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研究此课题以前,世界上采用的多光谱航空摄影机一直是小像幅的(大部分为6cmx6cm,代称为6MSP)。6MSP不能测图,分光“有害吸收”大,故图像质量差,且像幅小,飞行和后期加工量极大。本研究采用18cm×l8cm和23cm×23cm像幅航空摄影测量像机组成多光谱像机组,并设计了“截止滤光镜一特制感光胶片”组合的无“有害吸收”的分光系统,使本多光谱航空摄影像幅比6MSP加大了9倍和14.7倍,并能“一摄多用”,既能测图,又能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其图像因无“有害吸收”,分光质量高,可供目视判读,也可输入计算机进行准确地物分类解译。18-23MSP是一项有效的航空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海图图幅设计存在的主观性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分析海图图幅类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面向海图图幅设计涉及的相关参数,采用大地坐标转换、投影计算等基础数学方法,提出了海图图幅的自动设计算法,实现了给定图幅参数条件下比例尺、图幅规格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19.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合理分幅及实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宝根 《北京测绘》2000,(2):26-27,33
目前,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在城市规划、地形勘查、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国土测量等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除需按国际标准统一分幅者外,如何分幅才能获得合理的最佳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引起测绘同行的重视.根据我院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实际情况,结合测量规范对此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近期编制出版的《湖北省1982年人口图》中,有几幅是反映人口教育水平的专题地图。这几幅图都是单指标的,即每幅图只反映湖北省各市县之间某一项教育水平指标的差异。这对于客观精确地反映各市县人口在各个教育层次上的差异无疑是必要的。但有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知道的是将所有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各市县人口的教育水平、文化素养。这种“宏观”的综合信息很难一下子从各幅单指标地图中获取。本文试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湖北省各市县人口的教育水平特征,从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