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接收定位于63°E的Meteosat-5卫星HRI高分辨资料, 研制了HRI接收处理系统并投入业务运行, 接收的资料通过9210 VSAT卫星通信网向用户广播.本文介绍了系统组成、研制内容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1引言目前,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地市级卫星通信网在各地都已陆续开通。我台的卫星通信网今年一月份已开通,并开始准业务运行。现在,我们可以不通过省台直接从国家局9210工程主站分组广播中收取各种实时资料数据,还可以用人机交互系统(MICAPS)直接在微机终端上显示和打印输出各种气象信息资料。几个月来的实践表明,人机交互系统对制作天气预报、开展气象服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国家局配备的MICAPS软件是一个全国性的试用软件,有些地方还不很适应地市级台的业务工作实际。因此,我们根据实际…  相似文献   

3.
超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是卫星数据通信网中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网络的结构层次、网络协议,并着重对星形卫星网络的链路协议、传输规程进行了阐述,以及对建立网络所必备的一些条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AREM模式对0604、0605号台风的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颖  李俊  廖移山  张兵 《气象科技》2008,36(1):8-14
卫星资料已大量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占据了所用观测资料的主体并对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一方面在努力解决受地表辐射、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观测资料的同化问题,以充分利用现有卫星资料并发挥其效能,同时发展适应伴随全球观测系统建立而带来大数量和多种类新类型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文章介绍了为满足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同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而建立的两个卫星资料同化研究中心(JCSDA:Joint Center of Satellite Data Assimilation和NWP SAF:Satellite Applications Facility for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的基本情况,并简要讨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卫星资料已大量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占据了所用观测资料的主体并对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一方面在努力解决受地表辐射、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观测资料的同化问题,以充分利用现有卫星资料并发挥其效能,同时发展适应伴随全球观测系统建立而带来大数量和多种类新类型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文章介绍了为满足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同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而建立的两个卫星资料同化研究中心(JCSDA:Joint Center of Satellite Data Assimilation和NWP SAF:Satellite Applications Facility for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的基本情况,并简要讨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长期以来,由于气象通信条件限制,气象资料和情报收集、传递时效慢,满足不了预报服务工作需要.为改变这一局面,1987年以昌吉州局为中心与米泉、蔡家湖、阜康、天池、呼图壁气象站建立了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西部网).该通信网建立之后,当年在防洪抢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建西部通信网取得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1989年又建立了以奇台为中心包括北塔山、木垒、吉木萨尔气象站的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东部网).在西部网中又增加了玛纳斯气象站.同时,完成了东西部网奇台与昌  相似文献   

7.
现在接收的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是由美国第三代业务气象卫星系列中的NOAA—9和10发送的。这一代气象卫星的特点之一是采用多光谱扫描并进行数字化传输,因而提高了卫星的探测能力,减少了资料的传输误差,改善了资料精度。作为卫星资料的用户,在有了数字化资料以后,为解译卫星图象,定量分析地物特  相似文献   

8.
人们取得卫星探测的大气温度和水汽资料已有20多年了.这些资料遍及全球,因此曾希望从卫星得到的探测资料使全球数值天气预报(NWP)有重大改进.1979年全球天气试验(GWE)期间用所提供的卫星探测资料进行的试验确实表明,它们对延伸预报有正的影响,在南半球尤其如此.令人惋惜的是自GWE以来,卫星探测资料的价值已明显下降了.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式的改进,亦即与现在的NWP模式的垂直分辨率相比较,卫星资料的垂直分辨率差,而模式在这方面占优势.因为存在小尺度特征(可以由模式分辨的垂直尺度表示)的混淆现象,卫星资料甚至使分析/预报的业务质量有所下降.本文先从历史观点论述卫星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应用中价值降低的困境,亦即说明这些资料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原因.然后探求为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卫星工艺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在有关决策过程中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依托9210卫星气象通信网,太原市气象局域网和现在业务系统,在Windows95/98环境下,采用集成式可视化的VisualBasic5.0编程,制作了历史资料,气候分析评价,预报产品,专题分析预报,气象情报,遥感,雷达,防灾减灾,天气图,云图,农业气候11个项目数十分数据和服务产品库,建立“太原市决策气候服务系统”,构成了决策气象服务网络体系,1997年5月投入业务使用,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日常业务服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寅  邹晓蕾 《气象学报》2016,74(1):1-17
随着卫星探测技术的进步、天气学和气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高性能计算机广泛应用,卫星臭氧资料的种类得到极大丰富并被应用到多个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中介绍了主要星载臭氧探测仪的发展概况,回顾了卫星臭氧资料在气象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卫星臭氧资料在气旋或低压过程中、全球或区域臭氧的气候分布及变化特征、高原臭氧分布及变化特点、数值应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卫星臭氧资料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文 《山东气象》1998,18(2):48-51
为便于小区域静止气象卫星图象与地理信息、数字化雷达等资料的同化、叠加分析,必须对GMS卫星图象资料进行重采样。本文采用非线性卫星原始图象定位技术,讨论了GMS卫星图象的4种重采样方法,结合实例计算,对各方法的综合能力作了评估。结果表明,静止气象卫星环境监测资料重采样以最优权重法为宜,卫星云图资料重采样应采用双线性法。  相似文献   

12.
省域卫星估测降水的资料融合技术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鹏  刘文 《山东气象》2003,23(4):22-24
根据卫星资料估测降水精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省域范围内利用卫星资料估测降水的初步结果与常规雨量观测资料结合分析的资料融合技术。给出了充分综合应用全省加密雨量观测网和省内常规天气报告等雨量资料,对逐时、6小时、24小时三种时段的卫星估测降水结果进行融合的具体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使小区域卫星估测降水的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新书架     
《气象》2013,(5):658
《2012年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交流论文集》杨军主编该书内容包括卫星资料在天气、气候、数值预报、农业、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卫星资料处理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总结和讨论。这些内容对进一步推动和提高我国卫星资料特别是风云卫星资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特点,利用卫星资料接收系统获取的GMS卫星11原始资料,讨论了适宜飞机增雨作业应用的卫星数据定位、红外数据重采样等小区域GMS资料处理方法。利用影响山东省12次降雨天气过程的GMS-5卫星资料与其对应时次的94个雨量观测站自记降雨资料,统计分析了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资料与降雨概率、降雨强度的关系,初步建立了云层可作业几率、期望增雨量等宏观作业模型。  相似文献   

15.
1 系统建设背景 9210(气象系统全国数字业务通信网)将全国各地区气象局、台站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卫星气象中心将多年研究成果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形成了多种产品,通过9210网络系统分发到各省、地区台站,投入各地区的气象业务的使用,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四章VSAT及其组网我国正在建设的气象卫星综合业务应用系统(9210工程),将采用VSAT卫星通信系统在北京设立卫星VSAT主站(又称枢纽站、控制中心、HUB),在区域中心和省设置卫星VSAT次站(有监测功能地面小站),在地市和部分天气雷达站设置VSAT小站,组成具有数据广播、数据交换和一定话音能力的气象专用卫星通信网。l什么是VSAT?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是指甚小口径天线的智能卫星地球站。VSAT卫星通信网通常由大量此类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与一个大型枢纽站协同工作,支持广域的双向综合电信和信息业务。V…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野外考察期间的Nimbus7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行星反照率、大气顶的射出长波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配合同期的地面辐射观测资料,讨论了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为探索卫星资料的应用等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8.
徐建平 《气象》1984,10(10):35-37
现场气象观测遇到的一个困难问题是通信问题,不易得到高山、荒野、沙漠、海洋等地区的现场气象观测资料。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资料收集平台,自动地、不断地获取现场气象观测资料,用超短波发送给卫星,卫星把资料编排后转发给地面资料接收处理中心,经处理后分发给用户。这就是卫星资料收集平台系统,它由资料收集平台、卫星中继站、地面资料接收处理站组成。平台可以安放在陆地上,也可安放在轮船、浮标、气球或飞机上。 同步卫星和极轨卫星都可以作为中继站。但覆盖我国的同步气象卫星只有日本的GMS卫星,其位置偏东,而且不能对平台定位,不能实时得到平台资料。本文不讨论同步卫星资料收集平台系统,只讨论TIROS-N卫星资料收集平台系统及其在我国的设置。  相似文献   

19.
直接同化卫星辐射率资料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娟  朱国富 《气象》2008,34(12):36-43
为了考察T213-SSI同化全球ATOVS卫星辐射率微波资料在极端暴雨事件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和能力,评估和分析卫星资料的应用对极端暴雨事件预报效果的影响,利用T213-SSI准业务同化系统,对2007年7月16-19日的川渝地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此次暴雨过程致灾严重,同时是一次预报难度很大的、西风带系统调整下的转折性天气过程,非常值得研究.共开展了3组模拟试验:第一组试验只同化常规资料;第二组试验连续同化10天常规资料和卫星微波资料,第三组试验只同化一个时次、分别使用常规资料和不同波段微波资料(AMSUA和AMSUB).结果表明:(1)仅同化一次卫星资料的暴雨预报不及连续同化10天卫星资料的效果好,说明卫星资料的使用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产生较好效果;(2)卫星资料的长期使用可以改进大尺度环境场,使得暴雨天气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更接近实际;(3)AMSUA资料对温度场的调整有较大贡献,AMSUB资料对湿度场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象卫星地球站无线电执照的申办过程复杂,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等问题,以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地球站无线电执照申办过程为实例,介绍了气象卫星地球站无线电执照的申办方法及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星地通信链路计算主要步骤、计算方法和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过程,可有效提高无线电执照申办效率,特别在"不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地球站"设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