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质环境问题的地质指标体系框架及其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复杂、多变、脆弱的地质环境和不断加剧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急需建立面向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地质指 标体系。针对中国地质环境工作现状,借鉴国际地质指标工作组最新的成果和经验,对地质指标的定义、内涵进行了 修订和拓展,创建了包括调查指标体系(影响指标、状态指标、后果指标)和监测指标体系(压力指标、状态指标、 响应指标)的地质指标体系框架,并建立了从面向单一地质环境问题的地质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实际范例,到面向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质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为地质指标的创建、完善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尹利华  王晓谋  张留俊 《岩土力学》2010,31(Z2):462-469
软土土性指标作为软基处理设计的基本参数,其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显著的不确定性。目前,对软土土性指标统计分析集中在软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等方面,采用的样本为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数据,没有考虑不同试验方法对土性指标不确定性分析的影响。将天津软土作为一个独立的统计单元体,研究了该地区软土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范围、变异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和各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得到了天津软土物理指标与压缩指标、强度指标间的统计关系经验公式以及土性指标的概率分布模型;并分析了直剪试验、三轴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3种不同方法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利用随机因子分析法对试验方法不确定性进行概率评定。研究成果为软土地区工程土工参数的取值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的地质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小群  蒋忠诚 《地质通报》2011,30(11):1769-1773
分析了岩溶石漠化地质指标的概念和特征,从影响石漠化环境的自然因子、人文因子,石漠化发育分布现状和所引发的后果或危害中提取相应的指标,依照影响(Cause)-状态(State)-后果(Result)框架构建了石漠化地质指标体系。探讨了石漠化地质指标的研究内容,包括指标的研究意义、指标变化的原因和指标监测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中更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本文根据实地勘察、收集资料,介绍了矿泉水水源地的地质构造、矿泉水形成机制,并对水体的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界限指标、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评价。通过长期监测,为保护吉林省矿泉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几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低温冷害、霜冻和干热风,对其各类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干旱指标是从监测、防御、经济损失评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5个方面来分别描述;冷害指标就目前常见的几类进行了简要介绍;霜冻指标多针对不同作物给出具体判别标准;干热风指标从气象、判别、危害和防御4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总结了不同指标的优缺点,同时也对这些灾害指标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提出了看法,为形成北方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为今后该地区各类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评估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6.
郭新 《山西地质》2014,(4):125-127
本文通过对工业指标下达、制定的过程,分别从因地制宜确定边界品位、合理利用贫矿、综合利用、经济评价等几个方面对工业指标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实事求是、灵活运用工业指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学界对我国煤炭资源赋存和禀赋特性的研究成果及绿色开发的要求,厘定了绿色煤炭资源的内涵,提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指标的构成和评价指标级别划分方案,以及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指标影响权重,制定了评价指标分等、分级划分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类别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指标特点。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靖宇县位于长白山天然保护区,靖宇矿泉城是世界三大矿泉城之一。本文根据实地勘察、收集资料,研究了莱雅泉水源地的地质构造、矿泉水形成机制,并对水体的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界限指标、限量指标、污染物指标等进行评价。为吉林省矿泉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徐福军  马俊杰 《地下水》2011,(1):158-159,167
以物流分析为基础,兼顾循环经济的3R原则,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中涉及的物质流分析指标,以及物质流指标与人、经济、单位投入、产出等外延领域的结合衍生指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作了解释,对数据来源途径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项力  杨章贤 《安徽地质》2016,(4):291-293
沉积盆地咸水含水层二氧化碳储存研究前景广阔。本文根据安徽省省内研究现状,选取省内9个沉积盆地,通过技术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对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用深部咸水层理论,对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潜力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1.
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筒砬子铜金矿区ZK001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的计算为例,对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良:在原始数据换算中,采用正规化法将原始数据变换为[0,1]区间的数值,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人为因素,减少了计算量;在计算分带指数的变化梯度时采用原格氏法变化度的倒数,解决了原格氏法计算中可能出现的某一层位的分带指数为零则无法计算的问题。新旧两种格氏法计算结果相比,新方法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土壤经验入渗指数的移动窗口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娟娟  刘恩民  郑丽萍 《地下水》2004,26(3):175-178
以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的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窗口统计的原理与方法,计算各"窗口"的入渗指数的统计参数.根据这些统计参数初步分析土壤经验入渗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异常现象和移动"窗口"的某些统计特性.结果表明:①该区土壤经验入渗指数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质与各向异性;②在同一条件下,尺寸不同的"窗口",其统计结果存在明显差异;③在"窗口"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窗口"的不同取法也会造成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冻土路基表面的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在冻土层之上筑路,由于会改变地-气界面的热物理特性,进而影响冻土层的热力→动力稳定性,故而修筑一定高度的路基成为保护冻土层所采取的一种常规措施.在修筑路基之后,与路基边坡的朝向有关的热效应是冻土路基工程保护措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数理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可根据气温的年最大和最小月平均值计算路基表面的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以及有关热状况参数的方法,并以青藏铁路北麓河段2002年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即便是没有修筑道路,北麓河地区的冻土也已经处于临界状态;路基相对的两个坡面,由于朝向不同会造成温度分布的强非均匀性,其中南和偏南方向与北和偏北方向的路基坡面热状况差异最大,有必要对路基相对的两个坡面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一方面改善就地取土修筑路基对其下伏冻土层的直接不良影响,同时也尽可能减小路基表面温度分布的非均匀性,以避免纵向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模型因取极大极小运算丢失太多信息,而且不能普适通用。若适当设定水安全评价各指标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规范变换后的不同指标的同级标准规范值差异很小,从而可以认为用规范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等效"于某个规范指标。因此,用规范值表示的水安全评价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指数公式可以用该"等效"指标的水安全评价的参数化多元组合算子指数公式替代。在满足一定优化目标准则条件下,应用免疫猴王进化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对任意m项指标组合都适用的水安全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对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公式的实用性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水安全评价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普适指数公式具有形式简洁、直观,计算简便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干热岩是储量大、用途广的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就我国现状而言,寻找适宜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是成功实现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关键。从干热岩工程开发亟待解决的选址问题出发,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干热岩勘查开发的选址经验,从资源、技术、安全和经济4个方面建立了包含4个指标层共20个指标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综合评分法的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评价方法。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灰色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商丘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评价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由于水环境自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等因素,评价的结果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水体污染的程度。应用已定义的关联离散度作为评价测度,并将经典综合指数法引入到灰色识别模型对商丘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灰色综合指数评价法更能准确判定水环境的归属。  相似文献   

17.
按照目前上海市农村建设实践与要求,在广泛收集上海农村社会、经济和用地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上海的农村建设有关设施指标体系。对该指标体系的研究过程、内容、方法与原则作了介绍,就部分指标的编制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指标体系为今后合理协调农村建设的各项生产、生活和节地之间的关系,做好村庄规划等提供可量化的经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区域地下水源热泵建设的几个重要因素,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区域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过程中通过运用Arcgis、Mapgis等绘图及空间分析软件,结合我国区域部分资料,对数据进行矢量化、分类与标准化,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地下水源热泵建设的适宜性进行了分区。将我国已经建立地下水源热泵的区域与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正确,评价结果可信,从而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地下水源热泵因地制宜、合理有序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Vegetation phenology directly reflects the response of ecosystem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limate change, which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henology monitor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of extracting the phenological index.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s, the monitoring techniques of vegetation phenology were reviewed. Second, the methods of extracting phenological index u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Thirdly, the differences from multi-source data and from multi-methods were evaluated based on ground phenology record, flux observation and vegetation index. Although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adopted in current vegetation phenological studies, it should be aware of their appropriately spatiotemporal scales for different methods, and the mutual complementation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system for phenology monitoring. Meanwhile, the comparison indicated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derived vegetation phenological index using various observation techniques and extraction methods, especially for the autumn vegetation phenological index. Such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to assess reasonably these differences from multi-source data and from multi-methods, and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processing system for the mutual comparison and conversion from different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Darcys Law Expressed by Chemical Index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 18 5 6 ,HenryDarcypublishedhislaw ,theDarcy’slaw ,expressedbyhydraulicindexthroughalong termexperimentofwaterpermeationinmulti mineralmedium (Xu ,1986 ) ,whichnotonlymettheurgentneedof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 myandpracticeforcalculationofwellwaterquantitya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