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7,(1):31-31
“风暴潮”科技情报网筹备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主持下已于1976年7月20—23日在天津召开。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兄弟单位开门办情报,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和组建科技情报网的经验。邀请了筹建海洋仪器情报网的同志介绍了建网的经验。讨论了组建风暴潮科技情报网的筹备工作及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海洋天气和气候学术交流会,1988年12月3日到6日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气象、海洋、地矿、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  相似文献   

3.
一、组织和机构在日本,有关海洋和海洋气象的管理、常规业务和科研等项工作是由气象厅下设五个部之一的海洋部组织实施的。海洋部由海务课、海洋课和海洋气象课组成。海务课还要负责管理根据1968年日美协定而接收设在小笠原群岛上的两个气象站。海洋课下设负责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9次北极考察航次于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执行,在白令海、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开展了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冰、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综合考察。本文对中国第9次北极考察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1.引言在观测船上进行的气象观测与在地面气象台站实施的观测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在海洋上,所以还包括波浪、海流、海冰状况和海水温度等的观测.另外,因为观测位置时刻都在变化,对于在没有目标物的海洋上观测来说,船位测定装置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6.
海盐氯循环对输送污染物致酸的缓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研究海盐氯循环对输送污染物致酸的缓冲作用,通过对全球低污染点酸雨资料分析,初步结论是:海盐氯循环使经过海洋上空输送的致酸大气污染物转化为中性盐,这一机制缓冲了经过海洋上空输送的致酸前提物的酸性,使受体点降水中出现氯亏损、硫富集,并伴随有降水中氯亏损和H+离子浓度的负相关。在高氯亏损降水样品中,降水pH值一般大于5.0。硫同位素动力学分析表明,当降水pH值大于5.6氯亏损时,污染物在海洋上空输送过程中和海盐发生非均相反应的速率与其发生均相反应的速率接近。但这一机制仅适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7.
骆继宾 《气象》1981,7(8):40-41
西德全国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人口6200万。全国有10个州,每个州有个气象台,另外还有西柏林市气象台和汉堡海洋气象台。 西德气象局不在首都波恩,而是在南部的一个小城——奥芬巴赫,靠近商业中心法兰克福市。为什么气象局要设在这个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呢?据说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筹建西德联邦政府时,按盟国协议西德不得把首都设在西柏林。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坚持要把首都设在他的故乡,而且得到了议会的通过,  相似文献   

8.
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组织的“第二次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第二十一届海洋流体动力学列日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8日至12日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举行。会议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西德、苏联、日本、中国等十四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海洋—大气是个密切相关的系统,海洋对大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海洋水文状况对台风的发生发展更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南海台风发生发展中,我们用1965—1972年7—10月某站14时盐度、日平均海面水温、14时气温和气压等资料,绘制成曲线,分析曲线升降趋势(图略)与南海台风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预报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0.
海洋-大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已有的DISORT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基础上,耦合进一个海洋反射模式,在海洋反射模式部分,考虑了风生海表毛细波对海表双向反射的作用以及海洋中叶绿素、悬浮物、溶解有机物对海洋反射光谱的影响,同时,为应用方便,为此模式配套了完整的大气温、压、湿、微量气体、气溶胶及太阳地外谱数据集;此海洋反射模式和海洋-大气耦合辐射传输模式已与1995年9月5日黄海海面反射光谱的实测资料和飞行实验中的光谱仪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上符合。  相似文献   

11.
国家海洋局于2010年5月11日发布了《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总结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COSMIC/GPS掩星折射率资料研究海洋边界层高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2012年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ation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掩星折射率资料,研究全球海洋边界层顶高度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日变化的气候学特点。结果表明海洋边界层顶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以及区域变化特征。就年平均而言,全球海洋边界层顶的水平分布在南北两半球大致呈纬向对称分布,赤道地区的边界层顶最高;由赤道向南北两极边界层顶的高度逐渐降低,其中赤道地区平均高度约为3~3.5 km,副热带地区为2~2.5 km,中高纬度地区为1~1.5 km或以下。海洋边界层顶的日变化幅度较小,一般只有几十米到百米的变化范围,并且日变化特点随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区的最高边界层顶出现在9—12时,另一些地区出现在15—18时。   相似文献   

13.
张苏平  王媛  衣立  刘海坤  王倩 《大气科学》2017,41(2):227-235
由于缺乏海上现场观测,对天气尺度扰动下,海表面温度锋 (海洋锋) 对海洋大气边界层 (MABL) 垂直结构和MABL内海洋性低云 (marine stratus) 的影响研究较少。2014年4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在黑潮延伸体海区的海洋锋附近捕捉到一次层积云的迅速发展。在比较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由暖水侧向北穿越海洋锋时,云底和云顶高度升高,云区范围迅速扩大。本文利用多种大气-海洋联合观测数据,结合卫星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层积云迅速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海上低压后部西北风控制下,在海洋锋的暖水侧 (下风方) 形成热通量大值中心和低压槽,有助于高空西风动量下传,进而又使得海气界面热通量增加,这种正反馈效应为MABL内混合层厚度加大和云底/顶高度在海洋锋的下风方升高提供有利背景条件。4月12日09:00~12:00(协调世界时),来自日本本州岛陆地的低空暖平流到达该热通量中心上空,暖平流与热通量中心的共同作用,导致该时段近海面暖中心强度异常增加,MABL中静力不稳定层加深和低压槽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混合层厚度明显加深,云底高度升高,云区迅速发展。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在复杂大气背景扰动下MABL对海洋强迫的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曹晓钟  李肖霞  雷勇  温华洋  王榭 《气象》2019,45(10):1457-1463
介绍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基于北斗导航通信卫星的、集海洋水文要素和气象要素一体观测的、在恶劣海况条件下能进行连续、可靠观测的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及其在多个海域开展实际的外海观测试验情况。2017年8月20日至9月5日,三台漂流观测仪在广东博贺海洋气象综合试验基地,经历了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和第14号台风帕卡两次台风天气过程。对试验期间获取的台风天气过程中气温、气压、海温等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漂流观测仪所获得的观测数据与相关国家级业务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揭示了台风天气过程的明显特征,并表现出合理、清晰的日变化特征。上述试验表明,国产海洋气象漂流观测仪已具备在恶劣海况下进行实际观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种使用方式灵活、运行·稳定可靠的气象 VHF(超短波)辅助通信网在我省建成,并于元月15日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鉴定。该网为省—市和市—县间覆盖14个主台、52个分台、3个中转站、两级中转方式的星型结构通信网络。自1984年开始筹建。通过  相似文献   

16.
汛期日降水量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对闽东渔场的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个例分析,在总结近年汛期雨量预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用湿-比有效能量A_(mk)来预报闽东渔场汛期4—6月份的日降水量,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个例分析 1988年4月5—6日,闽东渔场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一次江淮气旋的模拟和海洋敏感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中尺度WRFV3.0模式,对2009年4月19日00时-22日00时期间的一次江淮气旋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试验CTR)研究,得出在CTR中江淮气旋的路径和发展趋势总体上比较理想,为此进一步设计海洋属性敏感试验,探讨海洋属性对江淮气旋的路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洋属性修改成陆地属性后,江淮气旋路径向东南偏移,入海后,偏离程度增大;气旋强度在大别山附近稍有增强,入海后强度减弱.气旋中心南侧的偏南气流、气旋前部的水汽辐合区和强对流有效位能,以及气旋中心附近的强潜热能,均有利于江淮气旋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世界气象组织确定这个主题的目的,是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天气、海洋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天气、海洋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减少和避免不利影响、为促进入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9.
1985年8月5日至16日,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科学工作者聚会美国旅游胜地夏威夷州的火奴鲁鲁参加“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与国际海洋和物理科学协会联合会议”(下简称IAMAP/IAPSO会议),共同讨论气象和海洋方面的学术问题,我国以叶笃正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气象学界和海洋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20.
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1995年11月18日正式开播。这一座落于普陀山猫跳山的全国首家海洋气象台的开播,不仅为海上渔民安全生产带来了福音,而且还可为海上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勘探以及海洋舰艇训练等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海洋天气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