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阿勒泰地区旅游气候指数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阿勒泰地区1954—2008年气象资料,分析阿勒泰地区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等特征,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分析和评价阿勒泰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得出阿勒泰地区4—10月为旅游适宜期,最佳旅游期为5—9月。阿勒泰地区旅游舒适气候的评价为阿勒泰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和旅游者选择最佳旅游季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黑龙江省1960~1990年的气候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县隆冬时节开展冰雪旅游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并对适宜开展冰雪旅游的市县进行了冰雪旅游区划,规划出宜冰不宜雪、宜冰不宜多雪、宜冰宜多雪等不同旅游地区,为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荔波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荔波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评价,从气象角度为荔波旅游的发展、规划、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贵州旅游业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旅游气象服务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对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对旅游质量要求逐渐提升,有必要丰富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为此,该文梳理了贵州近年来在旅游气象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总结其中的不足,结合当前贵州十四五发展规划,从“防灾减灾”和“助推地方经济”两方面提出了旅游气象业务的发展设想,以期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旅游时代广西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的产业,气象条件是影响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表明我国已步入了"大旅游"时代,旅游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文分析了广西旅游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旅游业在构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特色挖掘与打造、旅游大数据平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气象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广西已开发了部分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并在部分景区布设了气象观测设施,为开展景区旅游气象服务打下了基础;广西在旅游气象两部门常态化合作、旅游气象服务综合观测网建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旅游气象信息发布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最后,研究提出了促进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鄂西国际旅游圈旅游天气气候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鄂西国际旅游圈的主要部分-清江流域、长江三峡、神农架和武当山的基本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简述了该地区的气候特色及风光,为旅游决策、开发和管理及旅游资源综合规划提供科学认识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评价和分析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为了科学合理评价和利用敦煌的旅游气候资源,本研究利用敦煌市1971 - 2013年逐年逐月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着衣指数(ICL)和人体舒适度指数(K)等四种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数,计算敦煌逐年逐月逐日旅游舒适指数,分析敦煌年内气候舒适期起止时间、期间天数;年际、月均变化特点以及各指数舒适期天数年际间是否存在突变等。通过构建综合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较适宜旅游季节从4月中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5月、9月最适宜旅游,4月至10月较适宜旅游,这一结果反映了敦煌夏季干燥炎热的沙漠气候特点。四种指数模型计算出的指数年际和月均变化趋势不一致,计算出的较舒适期天数在年际间存在突变现象,敦煌旅游舒适日在年际间呈突变增多的趋势。研究结果为敦煌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1961-2012年海北地区刚察、门源、海晏、祁连4县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利用温湿指数分析了该地区旅游气候资源及其与旅游客流量关系,结果表明:海北地区除10月至翌年4月不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外,其他月份气温适宜、湿度适中,较适宜旅游活动,其中6-8月为旅游黄金期。各地旅游舒适天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州旅游景点平均舒适期为92天,占全年天数的25%,平均旅游舒适期天数祁连的门源的海晏的刚察的。旅游游客量年内分布呈典型的"单峰型",7月达一年中的最高峰,占全年游客总数的25%~35%,6-8月是一年中游客最集中的时段,游客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1-2月和12月旅游人数处于低谷。海北地区客流量与旅游气候适宜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约90%左右的客流量同该地的旅游气候因素有关。温湿指数与客流量呈指数函数,基于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客流量预测模型能够为旅游部门提前掌握旅游人数、旅游景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Web2.0的环境下,旅游博客网站将向侧重于旅游者的参与性和交互性方向发展,但现有的旅游博客平台的交互性和信息的时空性均不强.基于ASP.NET平台,结合开放Google地图Gmap3 API 集成应用,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旅游博客系统.系统分旅行线路规划和旅游日志2个子系统,所有应用均围绕Google地图展开,实现多旅游目的地的查找、线路安排和导航功能,而撰写的旅游日志将围绕Google地图在旅游景点坐标处进行标识,同时集成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交互性强、体验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既是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主要包括集中观测信息和发布预警信号两个部分,需要高科技气象观测站支持、政府各主管部门联动、预警信号规范化和多种广泛有效传播手段等因素的协同创新。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还需要游客认知和理解气象科普知识和灾害预警常识,积极配合、互动,自救并防灾减灾。旅游景区是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有效防灾、减灾以保护游客安全,还要注意防御气象灾害对景区的损害。今后,可以围绕大幅增加旅游气象灾害预警建设资金和人才投入、发展高科技提高气象灾害预报水平、推进旅游气象灾害预警法制化、常态化和鼓励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等方面以深化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靖西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耀凡 《广西气象》1999,20(2):28-30
以开发旅游气候资源为目的,将靖西与著名旅游城市昆明、桂林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了靖西的气候特点和优势,认为:靖西山水赛桂林,气候似昆明,气候宜人,旅游季节长,开发潜力大.提出了开发靖西旅游气候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的建议:(1)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旅游产品生产基地;(2)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3)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丰富旅游内涵;(4)兴起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5)开辟中越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安顺市各种气象因素对旅游的影响,提出影响旅游的气象因子及旅游气象指数,对安顺市南、北部各个季节旅游的气象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顺全境气候宜人,少日照、低辐射,突出表现为夏季北部凉爽,冬季南部暖和。安顺南部和北部夏季和秋季都是比较适宜旅游的季节,尤其是夏季,北部地区比全国同纬度大多数地区气温凉爽,正是旅游避暑的好时机,春季则应避开大风和雷暴天气的影响,而北部冬季较冷,不太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和气候特征,探讨发展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路,对提高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乌兰  长安  梁秀婷 《气象》2006,32(S1):142-145
利用13个气象站1991-200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从旅游气候舒适庋和风景愉悦度两个方面对内蒙古地区38个A—AAAA级景区进行了气候适宜性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空间上,由西向东北随着纬度的增高,景区的气候适宜期逐渐缩短。(2)时间上,旅游景区的气候适宜季节为5—9月,2、3月和10、11月的旅游气候条件一般。(3)内蒙古冬季气候条件适合开发冰雪旅游项目,其中呼伦贝尔、兴安盟北部山地地区是滑雪旅游为主的冰雪旅游开发的最理想地区。因此,通过冰雪旅游项目能很好地弥补该地区冬季旅游淡季局面,但须充分考虑全球气候趋势性变暖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气候资源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旅游资源,既造就了贵州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又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优势,极大地增加了贵州旅游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气象+旅游”模式下,形成了由避暑旅游辐射开来的全省生态旅游“集团化”品牌,对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贵州气候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旅游气候品牌效应,提出在继续深挖夏季气候优势,持续打造避暑旅游品牌的前提下,应根据贵州立体气候特征及贵州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域地貌,深入发掘贵州冬季避寒、康养、低纬度地区冬季赏雪观景等气候旅游资源,为打造贵州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越西县气象局气候资料及县环保局2016年逐日观测数据(PM 10、PM 2.5、NO 2),分析越西县水观音旅游景区的气候旅游舒适度,结果表明水观音的旅游气候属于避暑型旅游气候,非常适合夏季旅游,为越西县水观音景区今后的打造升级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息烽县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珏  何肖国  李杨  徐江 《贵州气象》2012,36(3):34-35
利用息烽县1961—2010年的温度、湿度、风速和日照等气象资料,计算人体舒适程度,并结合温湿综述和风寒指数,分析评估了息烽县旅游气候资源,结果表明适宜的旅游季节为4-10月,其中6-9月最佳。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地高分辨旅游气象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空间曲面插值方法,对省内气象台站相关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高分辨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栅格数据。然后以贵州省旅游气象舒适度标准(DB52/T556-2009)作为区划标准,对上述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得到贵州全省四个季节1.0×1.0Km的气象舒适度时空分布。分析表明: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的最大气象优势为夏季避暑旅游,此外,还具备了将适宜旅游季节向春季和秋季延伸的有利条件,使贵州的旅游气候资源得到科学准确的定位,为贵州进行"避暑旅游气候品牌"打造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0引言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坐落在太行山中南段崇山峻岭之中,与河北省紧邻,地理条件优越。境内群峰环翠,泉河潺流,气候宜人,是优良的避暑疗养之地。黎城县在春秋时期是“黎侯国”,拥有2700多年历史,许多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源远流长。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成为抗日根据地的腹地,上演了一幕幕激烈悲壮的英雄史话。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黎城县旅游业大发展的资源基础。本文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探讨自然景观旅游与气象旅游开发利用,供商榷。1黎城县旅游资源盘点1.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1.1.1奇峰黎城县面积1131km…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影视节目也逐渐细分了服务对象,细化了服务需求。国内各省市纷纷推出了针对农业、体育、交通、旅游等的专项服务气象节目。旅游天气预报节目因其能满足观众对于旅游天气的需求而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由于节目题材新鲜有趣,最能和时尚、潮流搭边,相比其他天气预报节目更具可塑性。2010年底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推出一档日播的旅游天气节目《天气向导》,旨在为观众的旅游出行提供及时的天气资讯,为观众选择旅游景点出谋划策、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现今"旅游天气预报节目"和"旅游业"现状,针对《天气向导》节目开播以来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天气预报节目直接和旅游网站合作创办节目的全新节目创意,并探讨了合作方式、节目形式以及如何双赢的创收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