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胶东半岛新石器遗址的分布看海岸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锡平 《海洋科学》1985,9(2):19-22
新石器时代是包括一万年至四千年左右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本文就胶东半島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试图探讨半岛海岸变迁及共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以来环境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搜集的泥炭、贝壳砂堤、埋藏古树的测年数据,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点的测年资料以及海拔高程等的分析表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生态环境变迁有密切关系,表现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适应。马家浜时期气候潮湿,地面水域扩大,房屋大多以干栏式为主,而且遗址大多分布在山坡和湖汊岸边稍高的岗地、土墩上;崧泽文化期湖泊沼泽比较多,遗址多建于河湖间高爽处;良渚文化时期泥炭埋藏点的分布较马家浜与崧泽文化时期少,而且距离湖泊较远,表明当时地理环境有所好转,适宜人类生活的空间变得更为宽广,遗址的分布开始分散。对古遗址高程以及埋藏古树、泥炭^14C年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高程与地面水域扩张和缩小状况相一致。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影响人们居住地高低的因素较多,先人们的“择高而居”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部分地防止海水倒灌及台风和洪水灾害的侵害而采取的一种解决手段,而不是全部,如良渚文化时期部分高遗址点是出于宗教因素。  相似文献   

3.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0(2):15-15
赣榆历史源远流长,境内西部山区大量旧石器的出现,证明早在1.2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1956年在赣马镇后大堂发现一处距今约4 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赣榆境内人类活动已较为普遍。该遗址是一处文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变迁概况据历史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黄河直入渤海,按照史籍记载,从公元前132年起,黄河开始南侵淮河流域,直到1855年铜瓦厢决口黄河北徙山东入渤海为止,其历史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表1)。  相似文献   

5.
文化古迹     
长岛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从出土的原始部落使用的砍砸器等文物考证,早在旧石器晚期,这里已有人类活动。近几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古文化遗迹及古生物化石。其中古遗址、古墓群、古城、墩台、摩崖石刻等共33处。价值最大的有黑山北庄母系氏族社会村落遗址和珍珠门遗址。黑山北庄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目前发掘的唯一的大村落遗址,已挖掘出93座半地穴式  相似文献   

6.
柳茵 《海洋世界》2011,(4):54-55
舟山市,我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是一颗坐落于东海畔的明珠。舟山古被喻为"海中洲",历史悠久。据考证,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的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繁衍生息,开始从事渔盐生产。  相似文献   

7.
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方法,对大连、威海、青岛、嵊泗和南麂5个地区的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群体(125只)的13个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威海、青岛地区的马粪海胆样品13组数据特征比值参数与另外2个地区的均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贡献率最大的3种主成份的累计贡献率为75.59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威海和青岛地区马粪海胆聚为一支,南麂地区的马粪海胆与嵊泗地区的聚为一支;根据Mayr等提出的75%原则,大连、威海、青岛地区的马粪海胆和南麂、嵊泗地区的马粪海胆的形态差异属种内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未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岛地区多年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相关分析发现青岛地区汛期降水与前期黑潮区域海气热通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前期(超前20个月)黑潮区域海气热通量出现较常年偏多(少)时,后期青岛地区汛期降水将会出现偏多(少)的趋势,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对青岛地区2012年汛期降水进行的预测结果表明,青岛汛期降水为正常略偏少。  相似文献   

9.
青岛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及水汽输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光  周庆满 《海岸工程》1990,9(1):75-80
本文根据青岛、徐州、邢台等探空站的高空探测资料,计算分析了青岛地区多年平均水汽含量和水汽输送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从而为青岛地区水资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三峡巫山下沱遗址考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本区古沉积环境变化以及古洪水情况。根据考古器物排比法研究,遗址剖面为商周以来的沉积地层。磁化率和孢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商周、汉代末期、唐宋文化层磁化率值较高,孢粉组合以木本和草本植物为主,有少量的蕨类植物,并有淡水藻类出现,木本主要为青冈属、芸香科、忍冬属、桃金娘科和朴属等,反映气候温暖湿润,有助于古文化的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11.
青岛区域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青岛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历史地震记录,论述青岛地区区域构造特征与地震的关系。进而阐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大可能发生地震海啸的原因。并对青岛地区今后地震监测及抗震防灾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传统人口统计数据,高精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化分布数据更能反应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由于城市主体位于丘陵地貌上,青岛地区相对其他沿海城市有着特殊的人口分布规律。本文以青岛地区为例,对人口密度进行空间化分布模拟。以GIS为平台,在提取土地利用类型、DEM高程、道路分布等常见影响因子之外,引入DMSP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并优化模型,进而比较这些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度以及在青岛地区的拟合效果,最后模拟生成1km网格内的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图。经过对比验证,所得结果与现实吻合度较高,基本符合实际人口分布情况,能够清晰地反映青岛地区人口分布规律,可以为研究人口分布规律及人口管理等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香港地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史前的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其遗址就在香港的第三大岛南丫岛的深湾一带,那里发掘出了人类早期使用过的磨制石器和陶片。今年盛夏,我们一行4位传播学教授从台湾访学归来,路经香港时,树仁学院院长、港事顾问钟期荣女士邀请我们在港停留两天。于是,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独自去南丫岛。  相似文献   

14.
角叉菜属海藻是制造卡拉胶的重要原料。本文研究了青岛地区生长的雌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的角叉菜所含卡拉胶的数量和物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分孢子体的卡拉胶产率比雌配子体的高。雌配子体卡拉胶的凝固性能较好,粘度低,属k-卡拉胶。四分孢子体的卡拉胶不能凝固,但粘度高,属λ-卡拉胶。雌配子体卡拉胶所含的3,6-内醚-半乳糖比四分孢子体的高,而四分孢子体卡拉胶所含的半乳糖和硫酸基比雌配子体的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太湖的成因,地理界基本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潟湖,即“潟湖说”;另一种新观点,认为它不是潟湖,而是构造湖,即“非潟湖说”。这两种说法,面对一些事实,各有解释不通的地方。如果今天的太湖是潟湖遗迹,那末,对于太湖湖底及其周围发现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历史时期的遗址、出土文物,就无法作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1986年5月2日青岛地区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站发现大气沉降灰的总β放射性明显增高,为了保护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我们对青岛地区海洋及陆地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青岛地区的台风暴潮灾度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培顺 《海洋预报》1998,15(3):72-78
本文分析了青岛地区建国以来台风暴潮灾害状况和台风导致的增水,潮位,海浪等要素对风暴潮灾害的贡献;依据青岛沿海地区的台风暴潮成灾范围和经济损失额划分了灾级;利用949年以来青岛地区的台风暴潮灾害个例,以潮位,海浪及它们的综合值因子,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青岛地区的台同暴潮灾害预报方程。经回报,后报和实验检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曹海荣  沈志良  姚云  苏畅 《海洋科学》2009,33(11):18-23
以青岛地区200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541 5 hm~2,生态承载力为0.375 1 hm~2,生态赤字达到1.166 4 hm~2.这说明青岛地区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该地区的能源消耗高,生态赤字较大,农业和林业基本不存在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度较高,而近年来对海洋的过度开发及排污,导致青岛沿岸海域的生态足迹迅速增加,生态赤字越来越高.旅游产业虽然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是给当地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青岛地区每公顷生态足迹可产生1 720美元的产值,高出了1 106美元/hm~2的世界平均值,是中国内地平均产值的4倍.青岛地区生态效益较高,但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可持续发展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青岛观象山气象台1981-2010年3~8月的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青岛地区近30a的春夏季降水变化情况,以及青岛地区春夏季强降水在各个阶段的主要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20.
李培顺 《海洋预报》1996,13(1):53-57
本文依据青岛沿海地区的台风暴潮成灾范围和经济失额划分了灾级;利用1949年以来青岛地区台风暴潮成灾个例,以潮位,波高以及他们的综合值为因子,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青岛地区台风暴潮灾度预报方程,经回报和后报检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