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磊磊  付玉 《极地研究》2017,29(2):270-278
北极航道管理与北极渔业管理都是由气候变化所催生的北极重要事务。由于同处北极,两者面临着一些共性的管理问题,使两者之间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两者的对比研究显示,北极航道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体现了国际合作的精神,航道管理制度体系在形成之初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以期得到完善,依托国际组织制定航行规则也有利于未来北极全面通航后执行统一协调的航道管理制度,这些北极航道管理实践中所体现的管理理念和路径对北极渔业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对比研究也揭示了北极渔业所面临的管理瓶颈,具体表现为北极5国谋求北冰洋公海"领导者"地位的单边主义行为,以及北极渔业现阶段所呈现出的"碎片式"管理格局。为实现北极渔业可持续性发展,北极5国之间、北极5国与北极域外国家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同时适时成立相应的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以协调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非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对于非洲大陆来说,"气候、生态与生计"(CEL)综合途径是通过整合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在对多个机构特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在非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非洲在实施CEL综合途径方面的需求及机会,提出了未来在中非合作框架下如何推动实施CEL途径的看法。主要结论是,非洲是实施CEL途径的重点地区之一;UNEP-IEMP已经开展了几项重大行动,为在非洲实施CEL途径打下了基础;但应在中国和非洲现有的合作机构、网络和项目基础上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未来关于CEL综合途径的中非合作。  相似文献   

3.
赵欣 《世界地理研究》2022,31(4):762-772
南海渔业开发为维护我国渔业利益和海洋权益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急速衰退的渔业资源和不断升温的冲突态势亟须寻找治理革新的突破口。基于此,首先从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特点、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沿革与现状,辨析南海渔业时空格局,指出南海渔业资源环境具有跨越国家界线的互通性、整体性与相互依赖性,且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南海渔业高度依赖,并已经造成资源环境严重衰退。其次通过对南海渔业冲突和南海渔业资源治理所面临的挑战的梳理,指出引发南海渔业冲突的条件今后很可能更加普遍,亟需南海各方共同面对渔业可持续性危机,而南海地区面临的渔业资源环境退化、系统认知不足、区域协作有限等共性挑战与利益诉求,可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纽带。最后以区域渔业资源治理为抓手,提出了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思路:从推动绿色水产养殖、增强资源环境修复、深化科研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的渔业资源治理合作;在区域、国家、地方层面完善跨尺度的海洋治理措施落实体系,协同提升国家层面的顶层涉海涉渔政策设计,强化地方、私营部门和公民个人在南海区域共建中的作用;从建立健全区域组织和完善区域海洋法制推动构建区域层面合作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奥(奥地利)两国政府1992-1994年科技合作协议,开展了《北京山区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技术研究》.介绍了该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成果,根据实践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开展荒溪危险区制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明确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参照性,本文对国际性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首先阐述了用来描述在国家之间建立区域化、集团化合作关系的基本概念--“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内涵,然后概括分析了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实践对“区域一体化”概念的传统理论界定的挑战,并对近年来有关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概念的新发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澄清有关认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地理》2006,29(4):562-562
2006年8月4日,应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邀请,巴基斯坦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首席技术顾问Ashiq教授和巴基斯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办事处项目官员Saleem博士就中巴双方在帕米尔区域的科研合作来疆进行了访问。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国。“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这一区域拥有地球上极其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极具科学研究价值。中国和巴基斯坦已在帕米尔各自区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保护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中巴两国更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强在这一区域科研合作,共同促进该区域的生态保护。为了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细化合作内容,两位巴基斯坦外宾与新疆生地所的有关专家,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中巴两国在帕米尔区域的合作研究、共同管理与保护、以及参与和管理机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7.
<正>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就进一步加快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基础地质和矿产调查评价工作和落实省部合作事宜举行了座谈,并就有关事项达成共识。双方拟定采取省部合作、共同出资的方式,将于今年组成工作组进一步查清内蒙古东部地区基础地质和矿产调查评价工程程度,开展对已完成项目的评估工作,优选出重点找矿远景区和集中勘查区等有利的成矿区带,并提出双方合作部署项目方案,完成在成矿带有利区带新立项目、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区域内外环境、地缘关系、经济互补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基本动力和客观基础,提出了本地区经济合作的多种模式,阐明了西南地区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效民 《地理译报》1997,16(2):39-47
为了明确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参照性,本文对国际性区域合作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分析。首先阐述了用来描述在国家之产是建立区域化、集团化合作关系的基本概念-“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内涵,然后概括分析了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发展实践对“区域一体化”概念的传统理论界定的挑战,并对近年来有关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现象的理论概  相似文献   

10.
冯仁国 《地理科学》2001,21(4):323-326
在分析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今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开展现代自然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促进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高层次综合,完善并发展地理学基础,理论,逐步走向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面向国家宏观决策需要,开展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政策性研究,高度重视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提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引进相关学科人才,促进学科交叉,是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捷径,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区域规划与产业布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