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从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特征进行考虑,探讨了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的内涵和构成,而正确理解地质遗迹资源价值的内涵和其价值构成是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基础。所谓地质遗迹资源资产化管理,就是遵循地质遗迹资源的自然规律,按照地质遗迹资源资产的特点,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对地质遗迹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将开发利用权逐步推向市场,将其收益再投入于资源环境事业;建立起的核算制度、规划制度、补偿制度和监督制度,最后形成以资源养资源、形成资源产业的良性循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地球科学与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向之一。作者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要求,针对陕西省汉中黎坪省级地质公园的三大类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汉中黎坪地质遗迹资源具有类型丰富、价值高、观赏性强的总体特征,并从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科学性和观赏性五个方面对宝塔灰岩网纹状构造地质遗迹、中华震旦角石等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以及石脊地貌地质遗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地质遗迹资源进一步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为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地质遗迹种类繁多,通过地质遗迹的调查和研究,合理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制定其保护措施,使地质遗迹资源永续开发利用,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述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公园建设实例,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地学旅游品位和公众保护地质遗迹意识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地质公园在保障城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阐明了开发利用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北京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的一个新方向。本文还提出了今后北京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温泉是一种清洁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类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它不仅具有旅游观赏价值,还具有医疗价值、科研科普价值。本文从不同温度等级温泉及不同组分温泉两种温泉分类角度,分析云南省温泉类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研究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温泉类地质遗迹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合理开发利用、加强保护、体现特色、强化配套建设等建议。为云南省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将云南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进行转化,为服务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质遗迹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兰  韩军青 《地下水》2010,32(3):168-170
作为拥有丰富地质遗迹资源的山西,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山西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山西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初步研究并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对黔东南地质遗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黔东南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的质量水平,进行了重要性分级,为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区划研究初探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强  徐朱  周晓丹 《安徽地质》2014,(4):280-284
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地域性、点面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区划分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地质遗迹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方法。结合保护区划结果,对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地质遗迹丰富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是实现地质遗迹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方式。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地质公园功能分区的目的、原则以及功能分区结构,并以拟建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功能分区为例,将该区划分为保护区、旅游观光区和服务区。该功能分区有利于八台山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八台山省级地质公园合理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丰富的岩溶洞穴资源的开发,目前多处于供观赏形态的初期阶段,未赋予旅游地学内涵。将岩溶洞穴堆积研究与旅游地学相结合,不仅可恢复洞穴古水文状况,探究洞穴成因,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可以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保护这些地质遗迹,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四川九寨沟地质遗迹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更 《四川地质学报》2005,25(3):178-179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地质遗迹资源景观丰富。以湖泊、瀑布、钙华津流、钙华彩池等为代表的地质遗迹景观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价值。应从加强地质遗迹本底调查,加强系统科研,特别是水循环的研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治理等以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亚丁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地质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但其丰富的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的科学价值和特殊的旅游开发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根据区内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的特征,分析了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在亚丁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浅评。  相似文献   

14.
四川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提出了从生态旅游角度对旅游产品创新,并就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定位和旅游商品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诺水河地质公园位于通江县北部,地理区位条件较优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景观规模大,景观品质高,以岩溶洞穴钙华堆积景观为主的导向型景观资源特色突出,个性鲜明,其它配套景观相对集中,互补性强,配套性好,具有重要的科研、科考价值,美学观赏价值,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初论地质遗迹景观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地质遗迹景观调查评价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培育的一项最基础性工作,也是建立地质公园体系最重要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地质遗迹的分类探讨,叙述了地质遗迹登录内容、记录格式,以及地质遗迹的评价方法、地质遗迹区划原则和等级、地质遗迹保育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水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贺停  汪雁 《地下水》2004,26(2):142-144
人类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出于商业目的和个人利益,争相控制水资源,随意向河流排污,导致天然河流、湖泊及附近地区水环境恶化.保护天然河流和水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措施来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类型与建设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郊野公园和海岸公园为基础建立的中国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典型而独特的地质遗迹,包括世界罕见的酸性火山岩柱状节理景观,多类的地质构造遗迹,典型的海岸地貌类型和优美的海岛自然风光,已经成为了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游览胜地.在香港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特区政府还是公园管理者,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明显的特点.正...  相似文献   

19.
泰宁寨下大峡谷由悬天峡、通天峡和祈天峡3条峡谷构成,地貌景观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地学旅游资源丰富,是泰宁山原-峡谷型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峡谷中丹崖高耸,洞穴密布,线谷纵横,地质遗迹众多,科学内涵丰富,集中展示了丹霞线谷、巷谷及洞穴发育演化。经科学规划和精心建设,现已成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开展丹霞地貌科考、科普、地学与生态旅游的主要线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湖南省地质遗迹保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地处扬子和华南两大板块的拼接带,地质历史复杂而特殊,造就了种类繁多、意义重大的地质遗迹,并且已批建了包括张家界在内的3家国家级地质公园。近几年的地质遗迹调查及地质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实践表明,建立地质遗迹管理体系和全省地质遗迹名录、做好地质公园规划、规范地质公园建设是地质遗迹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