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能够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续两年都看到日全食,真的是非常幸运!2008年8月1日,我去了新疆伊吾,有幸平生第一次看到日全食,当时忙于调整望远镜拍摄,在两分钟的全食阶段,连亲眼向天上望一眼的时间也没有。2009年7月22日,月影又在广大的长江流域造就观看日全食的机会,这次全食带扫过云南的西北角,我住在昆明,老家在成都。观日食地点起初我看好四川的得荣县,那里有个太阳谷,历年来降雨量很少,而且景色美,但最后去了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  相似文献   

2.
7月星空看点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转眼已到2014年7月。日落后,如果天气晴朗,就向西方天空看,那里有狮子座。靠近头顶附近,可以找到北斗七星,顺着斗柄连出曲线,会遇到一颗亮星,那是牧夫座中最亮的星——大角星。继续延伸,会遇到两颗亮星,发出蓝白色光,稍微暗些的星,是室女座中最亮的星——角宿一,角宿一附近那颗红色亮星,就是著名的火星。在曲线下方,有颗橘黄色亮星,那是著名的土星。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15日将在青岛发生日环食带食入海的美丽景象,日食全过程长达90多分钟,环食时间最长可达7分08秒,而且发生的时间是在日落前不久,此时一轮金环从海平面缓缓落下,可以欣赏到“带食而落”的奇妙景象,这是近年来青岛最为壮观的一次天象,可谓百年相约,千年相会。因此,青岛观象台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利用观测得到的测角资料确定目标星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给出了最优化数学模型STSM,其次,利用测角资料进行多项式拟合,给出求解最优化模型STSM所必需的初始值计算方案,再次,对STSM目标函数的性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据此给出了求解该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最后,将上面的方法付诸实施,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精度和稀疏度的限制之下,根据方案使用天基测角数据确定目标星的轨道根数既可行又稳健.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9):36-37
到过天文馆的人都知道,天象节目虽然生动、精彩、有趣,但由于天文学本身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多数天文馆,尤其是大型天文馆的天象节目对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未免过于深奥难懂,有时还有点枯燥。坐在黑乎乎的天象厅里,仰头望着平常从没见到过的星空,虽然很新鲜,又难免害怕;在星空中穿梭,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白天夜晚,当抬头遥望浩渺的太空时,可能都会发出这样的设想:如果能上天遨游一番,体验一下飞天的感觉,该是怎样?今天,人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下,可以通过造价高昂、耗能巨大的宇宙飞船来实现这一梦想,而在古代,这种梦想则只能寄托于神话和幻想了。古代关于飞天的幻想非常多,这里只讲两个与牛郎织女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通过专门的望远镜可看到,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其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带有强磁场的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人类发现黑子已经有几千年了。黑子数目的多寡变化具有周期性,平均周期约为11年。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像是没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相似文献   

8.
提起《世界之战》,科幻迷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是19世纪末两大科幻大师之一的H·G·威尔斯的代表作,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这部作品于1898年出版,当时就引发了阅读狂潮。此后的1938年,又被一位名叫奥森·威尔斯的人改编成了广播剧在美国播出,由于采用了新闻式的播出形式,加上其高超的演播水平,令许多美国人信以为真,引发了一场社会恐慌,许多人甚至逃出城市到乡间避难。后来,这部作品又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因此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即使在今天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次给大家介绍的这部同名影片是最新拍摄的版本,因其独特的切入点而受到许多资深影评人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2008的来到为我们的天文爱好者们迎来了一位良师益友,那就是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新出版的《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2008年1月第一版,16开本360页,部分彩印,内容丰富而实用。全书分七大部分,它们是背景知识,器材,如何观测,观测点滴,参考书目与信息,太阳系天体的观测,深空天体的观测等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展示当前欧美等天文学发达与天文爱好者比较活跃的国家中天文爱好者们的仪器设备和观测实况的资料,这些对我国天文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银河话题之后,接下来当然的话题就是牛郎织女了。初秋的傍晚,在头顶附近,可以看到一颗很亮的白色星星,这就是织女星,它在银河的西岸;从织女星朝东南跨过银河,可以见到三颗星,大致均条线上,中间的一颗也很亮,它就是牛郎星,又叫牵牛星,两颗星隔河的先人为这两颗星编出了美丽的神话故事,也留下了无数描写这两颗星星故事的美丽诗篇。  相似文献   

11.
罗程 《天文爱好者》2013,(10):68-75
8月10日下午,我背负着约60斤的装备,登上了海拔1600米的武功山吊马桩山头,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翠绿。这里与北方草原不同的是,还有大大小小起伏的山坡和星星点点撒在辽阔草原上的黄山松,就像精致的盆景,蓝天下朵朵白云飘浮在山头,山风吹来,8月暑气全消,心情顿时舒畅无比。  相似文献   

12.
仰望星空     
朋友,你亲眼见过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下的银河吗? 那一夜,在辽阔广袤的巴里坤大草原上,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浩瀚深邃的天穹,繁星璀璨的夜空,一条乳白色的飘带将天与地巧妙地融为一体。在星空下,我们忘却了一切的烦恼与忧愁,星空架起了一座通向宇宙的桥梁,星空下的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  相似文献   

13.
历法从起源到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首先是建立纪日制度,进而确立规范的纪月法,最后完成的才是纪年法.从3个少数民族历法发展的形态看,这种历法发展进程的模式,虽不能断言都必然如此,但至少这是一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历大年三十,清晨六点,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机场。一行十五名中国学生挥泪告别亚利桑那大学的教授。再见,亲爱的Wendy,再见,可爱的Ferdane,再见,宜人的亚利桑那。站在机场的玻璃幕墙前远眺亮黄的朝阳跃出沙丘,我在心中祈祷,能再次造访这片点缀着仙人掌与棕榈树的神奇土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6月的到来,北半球逐渐进入初夏。此时,气温比较暖和,从这个角度说适合观星。但是,因为夏至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而夏至前后的黑夜是一年中最短的,因此对观星又是不利的。以北京为例,夏至前后,差不多21:50才能天文昏影终,而凌晨2:40就又会迎来天文晨光始。因此,要在6月观星,一定要能熬夜,还要抓紧时间!  相似文献   

16.
高中,这个与初中完全不同的地方,连空气都是紧张的。地理老师通知有冬令营,是去南山天文台的,我很高兴,缠了妈妈好久,终于获准去了。时隔多年,我又要踏上这片土地了,儿时的记忆还依稀的留在脑中,那片星空灿烂的天,在脑海中依然。不知道,这片天,变了多少,心中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7.
关于时空 悠悠万事于此惟大,这个“此”是什么?就是时间和空间,它是我们宇宙的基础结构。实际来说,这两者既看不到又摸不着,我们能感知的只是它们的力,即引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把两者结合起来,称为时空。这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权威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14,(2):18-23
夏季农村的夜晚,天空中南北走向的茫茫天河,是童年抹不去的记忆。长者说,天河里有水,把牛郎和织女分隔在东西两岸。长大后,上了小学、中学,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由许多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和彗星组成,天上的那条河是银河系,太阳系就在银河系内。后来加入了天文学的队伍,了解了更多字窗的奥秘。对子人类的活动空间来说,尽管银河系已是非常巨太,但它只是字窗的微小部分,在我们可观测的字宙中,有吒000亿个银河系这样大小的星系。认识星系的结构和演化是了解整个宇宙的基础。银河系真实的兰维结构是怎样的?它是搬何形成的,叉将如何演化下去?等等,关于银河系仍然有许多待解之谜。北京大学关文学系及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刘晓为正带领国内一批天文学家探索有关银河系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08,(9):14-14
太阳系的两大行星之王—木星和土星的核心区域,一直是科学家试图了解的神奇之地。那里的气压高达地球大气压的7000万倍,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很可能出现一些超乎人们想像的物质,例如液态金属。提起液态金属,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水银。但是最近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家研究指出,在木星和土星的核心,氦和氢很可能会混合成一种液态合金,  相似文献   

20.
“金九银十”如今已经成了各行业商家形容一年一度销售旺季的通用语,其实秋高气爽的九月和十月,更是天文观测的好时机。首先,经历了整个夏天的阴雨,秋季的晴天数会比较多,这点在我国北方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其次,这段时间夜晚的天气还不算太冷,即使观测整夜也不会太痛苦。十月夜空的看点还不少,虽然日落时金星和火星的地平高度已经非常低了,观测条件较差,但木星刚过冲日,正是比较理想的观测时期。此外猎户座流星雨也将在本月迎来极大,只是观测会受到月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