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川西丹巴地区出露两套不同岩系:杨子板块结晶基底——康定杂岩、宝兴杂岩;另一套为分布于其北的边缘海型变质沉积宕。印支期该区受南北向挤压,形成大量挤压型构造。由于不均匀分布的、极强硬的结晶基底的影响,各处变形强度不同。本文用应变测量方法分析了各区的变形量,发现基底向北突出的丹巴地区变形量较大,而向南凹的金汤弧区则较小。丹巴地区变质程度高于其他地区,笔者用构造一热模式对该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2.
秦岭造山带佛坪基底杂岩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研究表明,佛坪基底杂岩是由普遍遭受多期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中酸性侵入岩构成的结晶杂岩系,结晶杂岩的形成年龄为22-18亿年,受强烈构造热事件改造的年龄为2亿年左右;佛坪基底杂岩经历了基底杂岩形成时期,主造山期和主造山期后3个不同演化时期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主造山期最主要的变形是在早期盖层沿其与基底的界面发生逆冲推覆构造的基础上发生热穹窿叠加变形。  相似文献   

3.
"阿尔金群"的解体与阿尔金杂岩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阿尔金构造带因其所处青藏高原北缘构造转换主其地球动力学研究意义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阿尔金群是该构造带的结晶基底。对它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于路线上,作者通过1:25万区调填图,对原阿尔金群的岩石组成、构造变形等作了系统调查后,认为:原阿尔金群是由前寒武纪不同时代中酸性变质古侵入体、变质表壳岩与含榴辉岩、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外来岩片等构成的构造杂岩,即阿尔金杂岩,真正的阿尔金岩群仅是其中的变质表壳岩类。阿尔金杂岩中不同地质体和不同岩类的变形及其相互关系复杂,它是经历了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奠基-早古生代主造山期活化形成-晚古生代以来陆内变形多次改造而铸就的大型复合型构造带。  相似文献   

4.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金矿床密集区控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金矿资源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区内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金矿床集中产出,形成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密集区。它受控于区域构造格架的交叉区,在伸展-挤压构造背景下产生的岩浆侵入-基底隆升-变质核杂岩(或基底断隆)三位一体的构造,成为整体上控制金矿床密集区的构造系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了绿岩型金矿成矿系列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5.
李海龙  张长厚  邹云  邓洪菱  马君 《地质通报》2008,27(10):1698-1708
燕山中部冀东遵化、迁西、青龙一带以太古宇深变质结晶岩系为核部的东西向构造形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个复式背斜构造,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它是一个中生代变质核杂岩。这2种不同认识涉及到华北克拉通北部中生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稳定克拉通内部大型基底结晶岩系的剥露机制问题。对马兰峪背斜南翼和西部倾伏端盖层岩系开展的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变形总体表现为连续的褶皱变形及伴生的逆冲构造;构造样式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厚皮构造与盖层内部软弱岩系控制的薄皮构造共存的特征;变形机制表现为顺层挤压导致的纵弯弯曲和相关的断裂构造;近南北向的缩短率介于16%~27%之间。盖层岩系中未发现变质核杂岩构造模型所预期的系列高角度正断层。基底与盖层不整合面接触带尽管在后期构造变形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局部的差异性滑动,但并不是造成大规模构造剥蚀和地壳柱切失的剥离断层。因此,冀东马兰峪背斜不是中生代的变质核杂岩,而是水平挤压背景下基底结晶岩系与盖层共同卷入纵弯褶皱变形的厚皮式褶皱构造。  相似文献   

6.
出露于康定跑马山、丹巴格宗、公差等地的变质核杂岩地层,原岩为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及沉积岩,经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作用,形成一套正片麻岩及副片麻岩地层。获得1585—2341Ma原岩成岩同位素年龄值。应属康定群,时代为中元古代—太古代,为康滇地轴扬子地台结晶基底向北露头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洛杂岩变形特征、阶段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蒙造山区东段的科洛地区,自古亚洲洋关闭之后,经历了复杂的多阶段陆内变形,每一期变形都具有不同的机制,均是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板块边缘重要构造事件的反映。三叠纪中晚期,科洛杂岩经历了上盘指向NNE方向的韧性挤压变形,相关变形分布在整个科洛杂岩地区,大量低角度石英拉伸线理以及A型褶皱枢纽均指示了松嫩地块NNE向的运动,科洛杂岩也在此时形成。科洛杂岩并不是松嫩地块的基底,而是中生代构造事件的变质产物,该期事件不是古亚洲洋关闭后的造山带伸展,而与来自东侧和南侧的挤压有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科洛地区左行韧性走滑是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所致,其变形集中在科洛杂岩的西部边界剪切带上。白垩纪时科洛杂岩受到伸展构造的改造,以一系列向南东倒伏、走向NNE-SSW的相似褶皱为特征,褶皱的倒伏向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其伸展不是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科洛杂岩又受到了近SN向的挤压,发生区域性的宽缓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8.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是我国金矿资源集中分布地区之一。区内不同时代不同类型金矿床集中产出 ,形成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密集区。它受控于区域构造格架的交叉区 ,在伸展 -挤压构造背景下产生的岩浆侵入 -基底隆升 -变质核杂岩 (或基底断隆 )三位一体的构造 ,成为整体上控制金矿床密集区的构造系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了绿岩型金矿成矿系列的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9.
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月山组与铜头尖组三个主剥离断层及其上盘相关的正断层系组成。本区包括变质杂岩核、基底剥离断层、“活动盖层”和“稳定盖层”的构造组合。具有不同于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称之为陆内伸展型变质核杂岩。它表现出上地幔隆升和中,上地壳多层次拆离、减薄,并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体的侵位方式和层状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形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0.
太白县黄柏塬一带出露新太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块体,为一套变质杂岩,具孔兹岩建造特征,并伴有古老变质侵入体(U-Ph2365±1Ma)岩块。该变质杂岩是从前人所划的泥盆纪地层中解体出来的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改造、变质级达角闪岩相的基底岩系。其与上覆盖层—泥盆纪地层为剥离断层(动力滑脱变质变形带)接触。该变质杂岩的厘定为研究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地壳组成、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详细的构造-岩性填图研究表明,恒山变质区存在五台群的基底杂财,该区晚太古代-早元古宙经历了表壳岩形成-沉成岩体侵位事件,并且涉及多期构造变形(褶皱、剪切作用)较变质,其中,大规模近水平剪切变形造成基底杂岩的不同单位构造叠置和重熔。地质事件序列记录了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陆壳生长、分异的克拉通化过程及大陆裂谷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详细的构造-岩性填图研究表明,恒山变质岩区存在五台群的基底杂岩,该区晚太古代一早元古宙经历了表壳岩形成-深成岩体侵位事件,并且涉及多期构造变形(褶皱、剪切作用)与变质。其中,大规模近水平剪切变形造成基底杂岩的不同单位构造叠置和重熔。地质事件序列记录了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陆壳生长、分异的克拉通化过程及大陆裂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若羌县赤石山变质核杂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山裂谷带西缘若羌县赤石山地区存在大型变质核杂岩构造,其下拆离盘为古元古界结晶基底杂岩,上拆离盘为中元古界白湖群变质岩系,滑脱拆离带为已变形的大型韧性正断层,核杂岩南,北侧发育上叠盆地,北侧形成“年轻”正断层及同构造期岩浆岩,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晚古生代北山陆内裂谷区域伸展有直接联系,该区变质核杂岩的首次厘定,对深化北山裂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维地质结构是岩体力学计算和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也是岩体力学分析最大误差来源。强变质变形的复杂构造区由于地层失序无法用常规地质方法建立地层-构造三维模型。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部的丹巴水电站工区经历角闪岩相变质和多期剪切-挤压构造变形,地层序列混乱,构造格架复杂。二云母片岩等软岩层分布规律和厚度更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结合工程地质勘查要求和丹巴地区地质特征,以构造历史分析为主线,综合利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工程区岩体的原岩类型、变形机制和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恢复,认为丹巴工区主期片理化岩体形成于15~20km的剪切型构造置换和构造堆垛作用下,提出了丹巴工区以顺层剪切和多层次滑脱为主的变形模式。在丹巴工区单斜层中识别出多套基本岩性段,将软岩基本厚度限制在328m,在"大套有序、小套无序"岩层序列基础上建立了丹巴工区三维地质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构造变形区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朱伟元 《甘肃地质》1996,5(2):21-31
扼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的喜马拉雅东端是一个受断层控制的独立构造岩层体,由结晶基底变质杂岩构成。该地体于喜马拉雅造山时期呈北东斜向板内逸脱,进而向冈底斯岩浆弧横推楔进,构成印度斯河—雅鲁藏布江缝合线转折部核心。该区基底岩系由富铝硅酸盐及钙硅酸盐结晶杂岩组成。岩层已受复杂的多期褶皱叠加和断裂变形,具强烈混合岩化态征。运用“构造—地层学“方法将区内变质岩系划分为多雄拉片麻岩组和阿尼桥片岩组,分别代表下部和上部二套不同层次的结晶岩序列,并将其归并为南迦巴瓦岩群。与此同时,对基底岩系的建造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南迦巴瓦岩群的原岩形成于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16.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俊  肖序常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2-128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相似文献   

17.
甘肃北山勒巴泉变质核杂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勒巴泉变质核杂岩构造,具有3层结构的特征,即结晶基底、中间韧性盖层、上部脆性盖层,其间分别被基底剥离断层和盖层剥离断层分割。本文重点论述了变质核杂岩的组成、空间展布、结构构造和典型的构造样式,并分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时代和大地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8.
苏北东海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中榴辉岩的宏观变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竞雄  薛林家 《岩石学报》1992,8(2):161-167,T001
由变质侵入岩和变质层状岩组成的东海地区前震旦变质杂岩中,榴辉岩十分发育,且构造变形复杂。从露头尺度所见七个变形世代,反映了榴辉岩退变质变形序列,初步揭示了该区变质杂岩在不同构造层次因压力、温度及时间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构造变形特征。这为深入研究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变形规律及大地构造背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崔玉良  王根厚  姚尧  梁晓 《地质学报》2017,91(2):384-399
造山带浅变质碎屑杂岩变质变形期次的建立有助于厘定增生杂岩的形成机制,约束洋壳俯冲带增生折返的构造过程。采用中小尺度构造解析的方法对羌塘中部玛依岗日地区的印支期增生杂岩进行剖析,发现其构造样式主要为三叠纪洋壳俯冲期E—W向单剪变形和汇聚期N—S向挤压变形的共轴叠加,并受到了新生代浅层次近南北向纵弯褶皱的轻微改造,岩石普遍发育三期构造面理,前两期伴随有浅变质作用。碎屑岩第一期剪切型流劈理S1在区域上表现为透入性的同构造压溶石英脉条带,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实验,发现石英包含大量原生不混溶沸腾包裹体群,分为富CO_2三相包裹体和NaCl-H_2O气液两相包裹体,300~400℃的完全均一温度代表第一期变形的温度,非沸腾气液两相包裹体盐度-P/T等容线相图显示均值集中在0.3GPa左右,指示第一期变形的深度为~11km。增生杂岩的进变质作用不具有同一变质相系,P-T-t轨迹表现为折线式,俯冲通道浅部为中P/T变质相系,中深部为高P/T变质相系。高压变质岩折返的退变质作用具有冷却型P-T-t轨迹,晚三叠世(211~221 Ma)与浅变质杂岩发生构造拼贴,古特提斯洋同时发生关闭,羌北地块与羌南地块的短暂汇聚引起了第二期强挤压变形和同碰撞型岩浆侵入事件。  相似文献   

20.
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构造展布于旅顺、大连、金州、庄河、普兰店地区。印支旋回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俯冲作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本区东部形成热隆起,诱使陆台中上元古界-古生界盖层自东向西滑移伸展。随伸展运动的进行,在太古宙变质杂岩顶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在盖层与基底不整合面形成剥离断层;在盖层内部形成中间韧性构造变形层和上部脆性构造变形层。在不同的构造层次中形成样式各异的构造群落,同时伴随变质作用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