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GPS时间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GPS时间系统、协调世界时和国际原子时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述了GPS在全球时间比对中的重要作用,给出GPS共视和GPS载波时间比对两种时间比对方法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际比对数据对二者精度进行分析,表明GPS共视与载波时间比对技术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利用GPS时间信息进行控制系统高精度校时的方法。该方法以GPS接收机发送的秒脉冲为基准, 同时接收GPS整秒广播时间完成控制系统自主校时, 可使控制系统的校时精度优于0.1 ms, 满足卫星对高精度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向波 《测绘学报》2023,(9):1611-1611
高精度远程时间传递技术是实现两地时钟比对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地方协调世界时UTC(k)与国际UTC建立联系的技术支撑,是国际原子时(TAI)计算的基础。作为GNSS载波相位时间频率传递技术的典型代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精密单点定位(PPP)自2009年开始被国际权度局(BIPM)用于TAI计算,时间传递精度可达亚纳秒量级。然而,由于伪码噪声影响,使得PPP相位模糊度失去了整数特性,时间传递结果在相邻天边界历元处出现“不连续”现象,导致无法通过PPP时间传递更加准确反映两地实时连续运行时钟的性能,严重影响PPP时间传递长期频率稳定度的提升,也限制了PPP时间传递在铯喷泉钟等基准频标比对中的应用。论文围绕PPP时间传递结果日界不连续误差这一核心问题,按照从GPS单系统到GPS/BDS多系统,从理论研究到试验验证的模式,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日界不连续误差的统计特性、产生原因、对时间频率传递的影响及改正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同卫星导航系统之间时差的稳定性分析对时差的建模预报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基于由国际GNSS服务(IGS)中心提供的数据和产品从不同测站、不同观测量、不同时间长度三个方面对GPS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的系统时差进行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测站因接收机、天线、时钟三种设备型号不同,提取的时差值存在差异,但稳定性相当;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解算的时差结果稳定性优于伪距观测量解算的时差结果,伪距得到的时差结果万秒频率稳定度在10?12~10?13量级,相位得到的时差结果万秒频率稳定度在10?14量级;通过单天与多天数据的时差解算结果比较,得到不同时长的时差稳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广播协调世界时偏差误差(UTCOE)近年来成为卫星导航供应商和用户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了UTCOE的定义,提出了基于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NTSC)和国际权度局(BIPM)时间公报的UTCOE间接评估方法,并采用GPS UTCOE直接评估方法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给出了评估的不确定度预算。利用搭建的GNSS系统时间偏差监测系统输出数据,评估了BDS、GPS、GLONASS的UTCOE。在2018年全年的评估周期内,BDS UTCOE的均方根(RMS)为17.33 ns。BDS、GPS、GLONASS 3大系统的UTCOE的95%统计值分别为35.47、2.08以及8.64 ns。结果表明,BDS、GPS和GLONASS的UTCOE都符合性能承诺,但GPS远优于系统承诺,GLONASS次之,BDS的UTCOE结果临界,且呈现出明显的系统误差特性。BDS的UTCOE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水下GPS系统的时间同步标定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水下GPS系统的定位原理出发,阐述了时间同步的重要性。利用GPSRTK共视法,通过GPS接收机的1PPS时间同步和触发式时间同步的标定试验,证明了GPS接收机时间同步的精度可以达到几十个ns,可以作为水下定位的时间基准;同时对GPS浮标设计了全新的安置方式,实现了GPS浮标的时间同步标定,完成了GPS浮标的时间同步稳定性的试验,实现了GPS浮标相对钟差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7.
<正> GPS系统是利用设置在地面上的专用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实现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的综合系统。在第一讲中已经介绍了利用CPS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以及授时工作,为此需预知卫星在空间精确的坐标,卫星信号在空间的传播时间,以及地面接收机对卫星信号进行捕获跟踪的能力。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全球定位系统将由空间部份,地面控制部份和用户装置部份组成,在这讲中将介绍这三个组成部份的系统设备及其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6月8日起,安装在南方航空公司河南分公司的5辆送票专用车上的GPS系统正式使用,承诺在郑州市内订票送票时间从一个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外几个主要GPS在线数据处理服务系统及其局限性。基于Bernese软件,利用Apache Web服务器软件和Perl开发语言及HTML语言,开发出一套高精度GPS数据在线处理系统;论述该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设计和具体实现,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介绍该系统在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GP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GPS观测数据的质量检测也日益受到重视.及时有效地检测出野外观测数据质量的优劣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在没有粗差时,GPS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的变化应是平滑的原理,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GPS野外观测数据质量检测系统(GDD).通过对一个观测数据文件的实例分析,说明了本系统能够较好地检测出观测数据的质量情况,尤其适合于GPS静态作业.  相似文献   

11.
GPS定位手表     
《全球定位系统》2003,28(5):51-51
华盛顿的Trycon安全系统成为美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将Wherify GPS定位器用于儿童定位的企业。这款GPS定位器的外观是手表的样式,可以在60秒内确定儿童10英尺范围内的位置。 “这款手表是全球定位系统与手机的组合,”Rick Muench,Trycon安全系统负责人说,“不过他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RAIM算法中故障检测及其完好性保证的原理,采用STK仿真得到GPS和Galileo系统的卫星坐标及中国区域内的格网点坐标,结合航空用户对完好性需求,比较了GPS和Galileo系统下、不同类型导航性能需求的RAIM算法的可用性结果,分析了截止高度角、可视卫星数对故障检测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截止高度角越低、可视卫星数越多,故障检测的可用性越高;相同截止高度角条件时,Galileo系统下的RAIM可用性要高于GPS系统;单一的GPS导航系统难以满足垂直引导进近和精密进近等高等级的航空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三大定位导航系统中,它们各自用着自己的时间标准和坐标框架,这使得我们在进行多样数据处理与数据融合时很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对此三个系统的时间系统以及坐标系统进行有效的转换,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此三大系统中各自的时间系统与坐标系统,通过对多方资料的综合、推证与计算,综合得出GPS、GLONASS以及GALILEO三大系统间的时间转换方法及坐标转换模型与公式。而且,这些转换公式与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是完全能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精度需求的。  相似文献   

14.
GPS和Galileo系统下RAIM算法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睿  郑勇  杜兰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23(6):448-450,453
介绍了RAIM算法中故障检测及其完好性保证的原理,采用STK仿真得到GPS和Galileo系统的卫星坐标及中国区域内的格网点坐标,结合航空用户对完好性需求,比较了GPS和Galileo系统下、不同类型导航性能需求的RAIM算法的可用性结果,分析了截止高度角、可视卫星数对故障检测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截止高度角越低、可视卫星数越多,故障检测的可用性越高;相同截止高度角条件时,Galileo系统下的RAIM可用性要高于GPS系统;单一的GPS导航系统难以满足垂直引导进近和精密进近等高等级的航空需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GPS定位坐标系统中进行精密计算的复杂性,通过使用MATLAB来处理协议天球坐标系的定义及转换问题,以此来确定GPS卫星星座在天球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通过使用MATLAB来模拟其原理及计算过程,可大幅度提高GPS定位坐标系统中的计算速度以及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仿真出GPS系统与BDS系统卫星星座的基础上,对两种定位系统下的哈尔滨、武汉、广州、拉萨单个站点以及全球范围的卫星可见性、DOP值、定位精度进行了覆盖分析,并比较了两个系统定位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当前BDS系统在亚太地区与GPS系统的定位性能基本一致,可见卫星数比GPS系统稍多,但BDS系统的DOP值的波动却比GPS系统的要大,尤其在GEO与IGSO卫星覆盖的边缘区域,BDS的导航定位性能较差,在某些地区仍不能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17.
GPS监控系统以及GIS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PS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由GPS和无线通讯网络所构成的GPS监控系统中,GIS在其中起的作用也越发显得重要。本文从GPS监控系统开发及推广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GPS监控系统构成及GIS在其中的开发应用和GPS监控系统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测绘》2019,(5)
IGS建立的RTS实时服务,为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及其应用带来了可能,而实时服务系统面临一个重要挑战是数据中断。本文对卫星钟稳定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钟差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报,预报时长1h时,大部分GPS、GLONASS、BDS卫星精度能达到0.3ns,Galileo系统在0.1ns,满足维持cm级定位以及高精度时间传递需求。基于Galileo卫星钟卓越表现以及Galileo系统卫星数目较少考量,增加Galileo预报钟差联合GPS系统解算方法,对其定位与时间传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定位收敛后,实时数据中断期间,采用预报钟差产品可维持cm级别定位,同时在数据中断第一个小时,可维持时间传递链路结果量级几乎不变,第二小时仍可维持同一量级结果。实时产品时间传递稳定度与GBM产品相当,非差非组合解算结果与消电离层组合时间传递解算结果相当。与单GPS系统相比,增加Galileo系统预报产品联合解算,北、东、天三个方向定位精度分别提高18.7%、20.6%、25%;时间链路上时间传递稳定度略有提升,十秒稳与百秒稳分别提升11%、17%。  相似文献   

19.
GPS在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及GPS边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斐  陈武  岳建利 《测绘学报》2003,32(3):198-203
针对GPS技术逐步用于物理大地测量的现状,从物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入手,分析了GPS对传统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及方法所产生的影响、GPS在解决物理大地测量中的一些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物理大地测量的一些功能所造成的变化。重点讨论了物理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的基本属性的改变、第二边值问题的应用、高程系统的确定、GPS边值问题的定义、特征及求解。最后,对GPS与物理大地测量进一步结合所面临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船舶、飞机和飞行器的导航,陆地和海洋上的大地定位,地球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监测,以及精密工程测量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GPS定位精度在20×20公里的范围内,完全可以与精密的常规大地测量结果相媲美。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使广大读者对GPS的原理、应用范围和定位精度有所了解,为推动GPS在我国测绘科技上的应用做先期的普及工作,本刊从这期起举办GPS系统专题讲座,没有订到本刊的读者可以来函订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