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适应省级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的需要,设计实现了天津市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由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以及业务运行流程组成的,其设计与实现涉及到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建设、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数据流转以及系统运行监控流程的设计等多个方面。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选型、功能设计和安装调试等部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数据流转以及系统运行监控流程的设计是整个系统业务化的关键。天津市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工程建设和技术开发完成了奥运期间的气象预报服务任务,已投入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2.
依托2009年领军人才项目,山西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引进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影中心已经业务运行的MM5云参数化模式.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定制、引进、移植、优化以及业务化试运行的基本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系统功能、模式预报产品以及模式系统特点.文章还对模式运行以来的预报产品与实际的天气过程资料作了统计对比分析,初步对模式预报的真实性作了检验.  相似文献   

3.
提高月预报业务水平的动力相似集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基于大气环流模式的月预报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减小预报误差并提高预报技巧的动力相似集合预报新方法。该方法着眼于动力模式与统计经验的内在结合,在模式积分过程中通过提取大气环流历史相似性信息,对模式误差进行参数化处理,形成多个时变的相似强迫量来扰动生成预报的集合成员。将这一集合新方法应用到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业务大气环流模式(BCC AGCM1.0),一组10 a准业务环境下回报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业务集合预报,动力相似集合预报方法能有效改进模式对于大气环流的纬向平均、超长波和长波预报,从而有效提高了月平均环流预报技巧(几乎达到业务可用标准)和逐日环流预报技巧,并显著降低了预报误差,合理增加集合离散度,使二者配置关系得以改善,有望在业务预报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武汉区域气象中心数值预报MAPS(Mesoscal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模式并行化移植的实例,介绍了如何使用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的并行方式进行数值预报模式并行化工作,对不同条件下并行MAPS模式的并行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数值预报MAPS模式完成程序优化和共享内存方式以及消息传递方式的并行化等工作后,MAPS模式运算时间大为缩短,满足预报业务时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CMAQ成功移植到了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系统神威和IBM巨型机上,为实现全国及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准业务化系统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另外,针对模式中污染源不确定性因素引起预报偏差的技术难题,发展了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的动力-统计模型(CMAQ-MOS)与源同化新技术,其效果明显优于国外原CMAQ模式。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单地叙述了国家气象中心四维资料同化业务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即资料处理、客观分析、初值化和模式预报子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为预报模式提供初始条件。并对四维资料同化业务系统中的分析质量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屠伟铭 《气象》1992,18(7):46-50
该文简单地叙述了国家气象中心四维资料同化业务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即资料处理、客观分析、初值化和模式预报子系统。该系统能较好地为预报模式提供初始条件。并对四维资料同化业务系统中的分析质量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台风移动路径数值预报的影响因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个区域中α尺度数值预报业务模式进行垂直分层增加和积 云对流参数化改进,并设计八种对比试验方案,对9406号台风进行模拟预报,通过 对比分析各方案模拟预报的台风移动路径,探寻数值模式对台风移动路径预报的 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在初步实现了短期MOS预报业务化后,完善、优化预报模式很快就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保证模式的稳定性,如何进行因子最佳搭配,如何检测模式的隐性误差等成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化水平的关键问题。我们对因子作了稳定性筛选,对逐步回归方法提出了改进,采取容许值截断因子、记忆检验及子集筛选等技术方法,现就我们的探索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深圳市气象局建立精准化智能化预报服务业务的三个重点阶段,系统论述了深圳模式的特点,深入剖析了体系的四大创新点:技术创新是引领精准智能化预报业务体系发展的不竭动力、"互联网+"气象服务模式成为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标杆、预警信息全覆盖与高效精准靶向发布、打造气象灾害预警四级协同化防灾新机制。立足服务国际化城市发展,以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深圳大城市预报服务业务体系为出发点,文章最后对体系未来发展提出总体设计:打造涵盖业务全链条的全面感知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多类型的数据管理框架、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预报大脑、发展基于影响的灾害预报和风险预警、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的综合预报业务管理平台、形成基于影响的陆海一体化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范新岗  丑纪范 《大气科学》1999,23(5):543-550
提为初值问题的数值预报在通过改进数值模式、观测手段及分析方法而改进预报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两大困难,即模式误差和初值不完整。然而我们有大量的气候演变的历史观测资料,其中蕴含着关于气候系统的信息。本文针对这两个困难,系统地提出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反演订正模式和初值进而改进数值预报的三类反问题,并给出数值解法。最后将三类反问题应用于一个简单模式进行反演预报的数值试验,其数值试验结果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给出。  相似文献   

12.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a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system at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Scie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s summarized,and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futur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t is suggested that a good system for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should at least consist of (1) well-tested model(s),(2) sufficient data and good methods for the initialization and assimilation,(3) a good system for quantitative corrections,(4) a good ensemble prediction method,and (5) appropriate prediction products,such as mathematical expectation,standard deviation,probability,among others.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半拉格朗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对其主要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同时也对半拉格朗日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概括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集合数值预报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文集合预报是近几年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水文预报分支,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1970年至20世纪末进行的长期径流预报,第2阶段从21世纪开始,主要学习气象数值预报中集合预报的概念在短期水文集合预报中的应用。目前,除了单一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系统在水文集合预报中应用外,多个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大集合也逐渐被应用于流域水文预报,甚至一些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如利用TIGGE(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集合预报驱动形成的大气-水文-水力的串联系统进行早期的洪水预警研究,将全球集合预报作为洪水模型输入的有限区域模式的初始条件和侧边界条件的研究。这些均表明,基于水文集合预报的洪水预报增加了预报附加值,并能够延长预警提前时间。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欧洲洪水预警系统(EFAS)和美国NOAA的先进水文预报系统(AHPS)为代表,实现了集合预报在洪水中的实时业务预报,但仍存在数据处理和计算量大,以及如何基于集合水文预报做决策等问题。对于水文集合预报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的各种技术已处于探索和验证阶段,如何更好地理解基于概率预报的洪水预警决策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原模式版本TRAMS-V2.0的基础上,通过对三维静力参考大气、拉格朗日矢量投影、云降水物理和辐射等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并且针对高分辨率模式易产生强垂直运动和小尺度扰动等问题,引入水平扩散、垂直运动耗散等技术方案,同时优化模式动力物理过程各功能块的调用方式和一些技术参数,最终形成适合热带高分辨率的模式版本TRAMS-V3.0。批量测试表明,新版模式TRAMS-V3.0的预报性能明显优于TRAMS-V2.0,新版模式不仅对形势场和地面要素的预报误差较小,而且各量级降水预报的准确率也比较高,如48小时2 m温度预报RMS由原来的2.4 ℃降低为1.8 ℃,晴雨48小时预报准确率由原来的0.736提高到0.810等。基于TRAMS-V3.0建立的预报系统,实时业务应用中展现了系统在晴雨、暴雨、地面要素等方面预报的优势。并针对暴雨空漏报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下一步技术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利用耦合有起电和放电物理过程的中尺度起电放电模式WRF-Electric,开展了华北地区连续3年(2015—2017年)的闪电活动预报试验。结合全国地闪定位观测资料,针对不同影响范围雷暴类型和预报时间,对数值预报结果开展点对点的定量检验,评估模式对闪电活动的预报能力及特点。结果表明:WRF-Electric中尺度模式具备一定的区域闪电活动预报能力,在起报后的6~12 h对闪电活动区域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雷暴落区预报的点对点定量检验中,模式和业务预报在华北主汛期(6—8月)的预报临界成功指数(CSI)均为0.1,模式对于活动范围较小的局地性雷暴过程的预报更具参考价值。模式预报的闪电活动范围相对集中,闪电活动密度偏高,预报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放电参数化方案的设计。应当考虑到模式空间分辨率对云内电场强度的影响,合理降低闪电参数化中的放电阈值以扩大预报的闪电活动范围。模式在闪电密度的定量预报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单次放电中和电荷量应当更符合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17.
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地球上大气、海洋、地理环境和生态各圈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并统一协调全球气候、生态与环境变化的有关研究(如WCRP、IGBP、IHDP、DIVERSITAS及IPCC、Global Change等),现称为地球系统动力学。它是新兴的学科,其核心之一就是要建立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式并作模拟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制和发展的有关现状及近年来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资源和海洋科技创新基地重要方向项目群“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究”启动前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主要进展,指出了我国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发展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其主要特色,其中有不少结果是新颖的和具有我国特点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当前正在探讨的一些新技术,并就今后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指出①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基本以数理统计模型为主。近年来在多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气候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说,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研究还不很成熟。②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应在指标的针对性,统计模型因子的物理概念和生物物理机理、数学模型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③多学科交叉、多种预报方法结合、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动态预报和补充订正相结合、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信息与预警模式相结合是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有效途径。建立预警业务系统,开展预警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气候与环境预测和调控中的数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学无所不在,现代科学与数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未能用严谨的数学方式表达的科学问题难于说是属于现代科学范畴的,现代的数学方法与现代提出的科学问题密切地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者论述了现代的气候与环境预测和调控中的一些重要的数学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即预测问题,也包括数值天气预测等在内.在这方面论述的问题有预测问题提法的适定性;非线性系统的分叉、混沌、突变等和可预测时效的关系;不完整的观测资料四维同化问题;不同分辨率模式的嵌套问题;和数值求解的算法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自然环境的调控或即自然控制论,举例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改良局部气候、泥沙冲淤调控和最优航道工程、以及生态建设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问题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考察由初始状态误差和模式中参数误差所引起的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数值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中三类可预报性问题,即,最大可预报时间,最大预报误差,初值与参数的最大允许误差。然后将这三类问题化成了对应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给出了处理此类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思路,并且有数值方法对Lorenz模型研究了这三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