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连生  温华洋  朱华亮  张正铨 《气象》2015,41(8):964-969
利用安徽砀山气象站的2001—2013年冬半年(10月至次年4月)的观测资料,探讨霜生与气温、地温、水汽压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基于Bayes判别方法,采用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多套霜生自动判别模型。结果表明:(1)霜是否出现与日最低及夜间不同观测时次的气温、地表温度显著相关,当夜间气温或地表温度越低,低于霜点的可能性越大,结霜的可能性也越大。(2)通过回算性检验和独立样本的预报性检验,基于Bayes判别法的霜生模型,对霜未发生的平均判别准确率达到86.5%,对霜发生的平均判别准确率达到92.7%,其中用日最低地温、当日07时水汽压和当日07时风速所建立的三要素模型最优,对霜发生的判别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因此,可以将Bayes霜生判别模型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霜的自动化观测。  相似文献   

2.
最小方差准则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鸿兴 《大气科学》1978,2(2):169-173
从引入判别参数的概念出发,导出了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的线性判别函数,证明了在二类问题中等价于Fisher准则的判别,且作了实例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二级判别Y=∑C_()X的基本原理就是如何客观地寻求C_(),从而使得两类的Y有最大的差别,而同类的Y则尽量接近,达到分类明确的目的。这种判别函数的建立,从数学原理上看是客观合理的,但它没有考虑天气的内在联系,因而从天气原理上看它又含有主观的成份。本文从天气的内在联系出发,以样本之间的模糊相似关系为基础,客观地建立分类判别函数,并以此作出分类预报。下面以5月低温的预报为例,简述其原理及方法。计算过程均在PC—1500袖珍机上完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态临界雨量的山洪预警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金印  李致家  常露 《气象》2014,40(1):101-107
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方法。该方法采用新安江模型计算流域的土壤含水量饱和度,根据土壤含水量饱和度以及山洪发生前6、12和24 h等3个时间尺度的最大降雨量,应用基于最小均方差准则的W-H(Widrow-Hoff)算法分别建立3个时间尺度的山洪预警动态临界雨量判别函数。利用该方法,结合淠河流域2003—2009年地面雨量站降雨资料以及17次典型洪水过程资料,率定了新安江模型参数,并用10次历史个例对所建立的3个时间尺度的山洪预警动态临界雨量判别函数进行了应用检验,山洪预警合格率超过了70%,表明该方法用于山洪预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斜压大气中尺度扰动的有限振幅对称不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非地转、非静力的Eady模式讨论了斜压粘性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采用具有常值水平和垂直切变的基本场,考虑扰动沿基本气流方向不变,应用摄动方法,得到了非线性情况下扰动振幅的特性方程。结果表明,当δ>0时(δ是进行稳定性分析时所选取的无量纲小参数),振幅|A(T)|存在两个有意义的平衡点|A|_(b1)=0和|A|_(b2)=(-μ_2/μ_1)~(1/2)(μ_1,μ_2是和流体性质、区域大小以及波参数有关的量),|A|_(b1)为不稳定平衡点,|A|_(b2)为稳定平衡点。因此,不论初态如何,终态都趋于稳定平衡点,出现有限振幅现象。当δ<0时,振幅|A(T)|仅有一个有意义的平衡点|A|_(b1)=0,且为稳定平衡点。线性分析所得结果为非线性结果的特例。  相似文献   

6.
由于z-I关系的非线性,线性回归模型中常规最小二乘法的一些基本假设在拟合过程中无法满足.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样的数据可能得到差异明显的A、b值.本文从常规最小二乘法基本假设入手,通过2006年大连地区两次降水过程的回波和雨量资料,对不同Z-I回归模型中关于误差项的物理意义、期望和方差进行比较,提出在Z-1拟合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判别函数中预报因子的逐步筛选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天气分类预报中采用非线性判别函数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非线性判别函数中预报因子的逐步筛选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这对目前天气分类预报中常用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是一个改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运用两个正交变换求出二次判别函数的方法。指出,该方法可以对二次判别函数进行优选,比逐步判别效果好.还指出,当存在大量预报因子时,如果首先用逐步回归或逐步判别方法对预报因子进行初选,则既可以做到计算稳定,还能进一步提高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每年5—8月份是本市冰雹与雷雨较为集中的时间。以大尺度天气系统为背景,用雷达观测结果作出冰雹或是雷雨的超短期预报是这一时期雷达观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正确地识别、区分这两种天气过程是这一时期提高短期预报准确率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用雷达回波参量,以Bayes判别准则为基础,通过近几年我市5—8月份雷达观测的资料,建立起冰雹—雷雨的判别函数。  相似文献   

10.
近56a柳州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1-2016年的逐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和2010-2016年的Micaps实况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柳州近56a的高温天气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2010-2016年的所有高温天气样本进行天气形势分型统计,得出如下结论:(1)柳州每年均有高温天气出现,高温天气最早开始于4月上旬末,最晚结束于10月中旬,平均年高温日数为40.4d,近56a柳州的年高温日数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每10年约增加3d左右;(2)柳州高温天气的月际分布呈单峰型,4月份开始有高温天气出现,7月和8月是一年中高温天气最多的两个月份,11月至翌年3月柳州没有出现过高温天气;(3)近56a柳州的年高温日数以25年为周期的低频振荡最为显著,并在1970年代以后存在一个10~12a为周期的次低频振荡,而在2000年代以前存在一个4~5a短周期的高频振荡;(4)柳州的高温天气形势主要有副高环流型、台风外围型、副高环流+台风外围型、500百帕反气旋型、500百帕槽后脊前型、地面暖低压型等7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一、境充题:1.观测云的地点有什么要求:白天夜间 2.指出水银气压表刻度单位的代表意义:毫米_毫巴_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3.冰雹的罕见重量如何测定:使用什么单位 4一日内最大风速出现二次以上如何挑取一;一日内十分钟、一小时最大降水量出现二次或以上如何挑取.一年中某项记录有._二个月加括号,年统计值加括号。 5.出现雨夹雪时,天气日数如何统计_。 6.简述北方春秋季积雨云的主要特征_。 7.CM7云码包括那三种云况:①__;②;③ 8.层积云能和那些云互相演变 9.能见度目标物的视角不应小于___度;不应大于_____度。其大小是怎样测算的:一-一 10.…  相似文献   

12.
基于Bayes准则的时间序列判别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裕国  江志红 《气象学报》1993,51(1):98-102
根据Bayes准则下的多元线性判别分析和时间序列的线性自回归模式,本文提出一种时间序列的判别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两种不同的变量筛选方案,对于气象时间序列的数量记录,由过去的记录判别未来记录的趋势(如正负距平、旱涝等)。在一定的自相关结构下,其判别效果较好。文献[1—4]曾论述用(0,1)两值时间序列建立AR(p)模式,但AR(p)模式有其局限性。将时间序列与多元判别分析结合,建立时间序列基础上的判别模式,用以往各时刻变量作为线性判别因子对未来各时刻的变量取值类型作出判别,既可保留时间序列线性模式的优点,又可利用多元逐步判别筛选因子的计算方法。从气象状况演变的物理机制来看,考虑前期状态演变比单纯考虑前期某一时刻的状态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次观测站的02时地面温度,由于《地面气象规范》规定,采用前一天的20时温度加当天地面最低温度除以2来代替。于是使报表的复算工作显得较为烦锁。为了提高报表的复算工效和减少差错,这里根据恒等式的原理,介绍一个简易的计算方法。立成公式可写成: Σ_1~nT_(02)=((Σ_(-1)~(n-1)T(20) Σ_1~nT_D/2)±Σ_(-1)~n0.05a Σ_1~nT_(02):表示02时的地面温度月合计(其中n为全月天数,下同)。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SO-NBayes的雷暴释用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雷暴预报法,即二进制粒子群-朴素贝叶斯分类器(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s,BPSO-NBayes)方法,以福州、连城、宁波3站为例,对使用T511数值预报产品站点的雷暴释用预报技术进行研究。利用2010—2014年T51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使用BPSO-NBayes方法,建立了0~72 h雷暴预报模型,并与Fisher判别准则和Bayes判别准则进行比较。预报结果表明,BPSO-NBayes模型临界成功指数都在0.29以上,平均值达到0.33以上,是3种方法中最好的,空报率都在0.59以下,漏报率在0.60以下,而且变化幅度很小。BPSO-NBayes模型明显优于Fisher判别准则和Bayes判别准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空气象探测记录及报表预审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浅谈预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对使用GTS(U)2-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701型二次测风雷达探测系统过程中记录及报表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江淮地区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61~2011年江淮地区5~9月无缺测的71站逐日降水资料,做基于POT(Peaks-Over-Threshold)的广义Pareto分布(GPD),研究江淮地区极端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皖赣交界处阈值最大,西北和东南部较小,且江淮大部分地区阈值的线性趋势系数为正,其中湖北东部和江西北部的站点,趋势达0.8 mm(10 a)-1以上,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0.01的MK(Mann-Kendall)检验。(2)江淮地区中东部多存在连续性极端降水,因此文中采用基于极值指数的自动分串技术获得近似独立的极值样本。(3)尺度参数大值区位于江淮南部,西北、东南以及淮河以北较小,且线性趋势系数在大部分地区均表现为正值,表明出现降水极大值的概率增加。(4)皖赣鄂交界处是极端降水发生概率大值区,而西北、东南及安徽中部地区较小,且极端降水在大部分地区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别山附近及河南东部,2年和20年重现水平的趋势分别达6 mm(10 a)-1和20 mm(10 a)-1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商务中心风环境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北京商务中心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规划于故宫东部约5 km地带,涵盖面积约4 km2,最高建筑物超过300 m.采用风洞刷蚀技术结合朝阳气象站常规资料对CBD行人风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冬春季西北大风时,CBD高大建筑物附近出现局地8级以上大风的概率为0.114%,相当于每年发生5.0次,超过了每年小于1.0次的可接收评估准则,将会影响行人舒适度和安全;偏南风符合行人舒适度评估准则,不会造成明显风环境问题.(2)夏季白天偏南风盛行,在CBD东西两侧建筑物密集区域出现小风(风速低于1.5 m s-1)的概率高达22%,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局地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8.
NCC_CGCM模式的我国夏季降水集合预报方法效果评估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3):307-312
通过对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NCC_CGCM)1983~2006年48个不同初值样本的我国夏季降水预报(回报)、等权重集合预报及二次非线性订正预报的评估效果比较,其中订正预报的平均效果比等权重集合预报的平均效果好,但总体平均预报效果都不高.在评估中发现,48个样本在不同地区的预报效果的差异显著,正相关显著区域出现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样本出现在江南,有的出现在东北,还有的出现在黄淮等地,因此提出了用历史回报的相关系数构建新的集合预报.试验表明,新集合预报的平均效果优于等权重集合预报、二次非线性订正预报和业务系统中现有的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最优分割的分类筛选方法在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天气预报目前虽然已使用统计动力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由于长期天气变化基本理论的匮乏,很难取得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用天气、统计分析方法,找出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类预报的工作受到普遍重视。省内外已就此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基于Fishe或Bayes准则的判别分析和基于各种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这些工作的共同缺点是在进行分类时所选的因子对预报量各样本均起作用。而相关分析的经验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影响因子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另一影响因子起支配作用,其它因子的作用可以略而不计。 为弥补上述方法的缺欠,木文介绍一种从最优分割出发的分类筛选方法,並用实例说明了在降水长期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MICAPS资料及逐日气温资料对贵州省铜仁市近30 a来的高温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30 a来,铜仁市高温日共出现1 258 d,平均达41.9 d/a;8月出现的概率最大,达37.4%,其次是7月达34.6%;持续3 d的高温天气过程最多,达45次,高温最长持续日数达18 d;高温日数呈现线性下降趋势,且年际变化明显,但极端高温呈略微上升趋势,递增率为0.15℃/10 a;(2)近30 a沿河县是高温中心,达1 080 d,年均高温日数为36 d;铜仁市极端最高气温在39.3~41.6℃之间;(3)根据500 hPa环流形势可把204次高温天气过程归为3类:即偏南风型、大陆高压型和588线控制型,其中588线控制型占121次;中高层下沉气流偏强、西南季风偏强导致水汽辐合偏北是铜仁出现高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