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煤田,为二叠紀,侏羅紀及白垩紀(或上侏羅纪)煤系所组成,此外尚有第四紀之泥炭。二叠紀煤田,分佈甚廣,煤層數目亦多,惟皆不甚厚。煤質为無烟煤,半烟煤及烟煤,往住富含硫黃,烟煤一部可煉焦。甘肅之太拉牌,紅水堡,青崖  相似文献   

2.
煤结构与煤变质程度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煤大分子结构的芳香性和缩合程度,查明了由褐煤到低变质烟煤,从低变质烟煤到高变质烟煤,再到无烟煤,煤结构变化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可以根据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划分煤变质阶段。   相似文献   

3.
老挝的煤炭资源以褐煤为主,烟煤次之。烟煤的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乍奎组(Cz)、中二叠统南康尚组(P2nk)、上三叠统。褐煤产于新近系中。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沙拉湾(Samvane)石炭系烟煤成矿远景区,万荣(Vang Vieng)中二叠统烟煤成矿远景区,丰沙里(Phong Saly)-孟赛(Muang Xay)上三叠统烟煤成矿远景区,南塔(Nam Tha)新近系褐煤成矿远景区,桑怒(Xam Nua)-孟佩(Muang Pek)中新统褐煤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伊敏五牧场区煤质特征及变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冰冰  池海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34-36,86
伊敏五牧场区存在着从褐煤到贫煤完整的变质系列,其主要煤变质类型为接触变质.在本区煤系地层底部有一酸性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是引起本区煤变质的直接热源,它提供了褐煤向烟煤转化的热动力.本区出现的隐爆角砾岩也是受热不均匀或热叠加造成煤类复杂多变的原因.区内构造十分发育,构造条件是煤变质的又一主要因素.研究该区煤变质规律对伊敏煤田及海拉尔褐煤盆地烟煤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盆地是东北地区大型能源基地。根据对烟煤的调查、古地温的研究、煤变质机理的研究,认为有机质进入大磨拐河组已达成熟,Pm>50%,R。,max>0.45%,T°50°~120℃。因此,本区不但赋存丰富的褐煤,同时也赋存丰富的烟煤,从而打破了大兴安岭只有褐煤的传统认识,为寻找烟煤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样品采自伊敏褐煤盆地中一个因次火山活动形成的烟煤区,包含了从褐煤到瘦煤的变质系列。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煤的含氧基团在褐煤阶段已开始消失,烷基和芳环同步增加,在R°=1.10%时达最大值。顺磁共振自由基浓度和X-衍射参数La/Lc介于区域变质煤和岩浆接触热变质煤之间,芳核外官能团的热演化超前于芳核骨架及R°的演化。   相似文献   

7.
次火山热变质煤中Ge、Ga、As、S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五牧场区是内蒙东部伊敏褐煤盆地中一个因次火山侵入作用形成的局部的烟煤区。在煤变质过程中,锗、硫从高变质煤中逸出,并在上部低变质煤中富集。锗、硫、砷与煤中有机质呈正相关,镓与煤中灰分呈正相关,随变质程度增加相关性下降。   相似文献   

8.
张磊  田苗苗  曾世攀  郭鲁成  卢硕  唐俊 《岩土力学》2022,43(11):3015-3026
中国包含多种煤阶煤层,由于煤质、地质条件等差异,不同煤层中的水分赋存情况也具有较大差异性。煤阶、饱水度作为影响液氮低温致裂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此,分别选择褐煤、烟煤与无烟煤3种煤阶煤样,并制备得出饱水度分别为0%、33%与99%的煤样进行液氮溶浸处理,使用摄像机定点拍摄、观察煤样表面宏观裂隙处理前后的演化规律,并对煤样进行氮气渗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液氮溶浸后褐煤因产生的一条与多条贯穿裂隙发生整体结构上的断裂,烟煤表面有新裂隙产生,原生宏观裂隙有一定的扩展与延伸,无烟煤表面宏观裂隙无明显发育;煤样饱水度越高,液氮的致裂增透效果越显著;液氮溶浸对3种煤阶煤样的致裂增透效果关系为:褐煤>烟煤>无烟煤,在完全干燥状态下,由于热应力不足以破坏颗粒间链接,烟煤与无烟煤的增透效果近似相等;对于褐煤,液氮溶浸处理对完全干燥状态下的煤体即产生有效致裂,渗透率平均增幅高达559.35%,对于烟煤,在饱水度为33%和99%的状态下,液氮溶浸对煤体具有明显致裂效果,渗透率平均增幅分别为330.60%和448.77%,对于无烟煤,在饱水度为99%的状态下液氮溶浸处理才能对煤体产生有效致裂,渗透率平均增幅为185.53%。  相似文献   

9.
样品采自伊敏褐煤盆地中一个因次火山活动形成的烟煤区,包含了从褐煤到瘦煤的变质系列。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煤的含氧基团在褐煤阶段已开始消失,烷基和芳环同步增加,在R^O=1.10%时达最大值。顺磁共振自由其浓度和X-衍射参数La/Lc介于区域变质和岩浆接触热变质煤之间,芳核外官能团的热演化超前于芳核骨架及R^o的演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侏罗纪煤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多低灰、低硫,被称为“优质煤”。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煤岩学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不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煤其煤岩学特征表现各异,如新疆的艾维尔沟、阜康等矿区的煤可用于炼焦,神华煤可直接液化,吐哈盆地的煤具有成油潜力。西北中侏罗世煤普遍富含惰质组,贫矿物质最为显著,与我国东部石炭-二叠纪煤以及国外“冈瓦纳煤”均存在较大差异,西北侏罗纪煤煤岩类型独特,是大型内陆型盆地演化的产物,多属低变质烟煤,局部也有中、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还出现一个褐煤矿点。在煤地质学与煤岩学、煤化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今后洁净、高效、合理地利用西北侏罗纪优质煤资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以往的研究資料,可以認为氮在煤中的含量不是偶然的,随机的,而是比較严格地受制于煤层的形成条件和环境及其轉变过程。同时,在由褐煤到烟煤的变质过程中,氮含量相对于煤中其它組份又是比較稳定的組份之一。下面,让我援引云南东部煤田若干矿区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依據四種煤岩成分的多寡我們能够推測一個煤田的煤質變化並初步提供關於煉焦性能等資料,作為下一步地質工作的參考。因此,煤岩成分的定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要進行四種煤岩成分的定量,就需要將煤樣磨成薄片或光片。煤的薄片、光片的製磨手續雖較普通礦物岩石的薄片、光片要麻煩得多;但終究是能够成功的。問題就在於我們所得到的煤樣决不可能全是塊樣,譬如鑽孔所取得的煤心樣常為粉末  相似文献   

13.
在海拉尔盆地寻找烟煤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采用地质、地球物理、物化测试等方法,判别了煤变质阶段;研究了含煤地层、控煤构造和煤变质作用类型;指出了烟煤赋存层位和区域;提出了20个烟煤预测区。   相似文献   

14.
云南褐煤与烟煤的瓦斯成分资料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褐煤与烟煤的瓦斯成分资料报道席维实(云南煤田地质局昆明655000)1978~1988年,我省三个地质队在9个矿区的地质勘探钻孔中采集烟煤瓦斯样200余个,褐煤瓦斯样50多个,大部分采用解析法(改进的CEREHAR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瓦斯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直接液化用原料煤技术条件(GB/T 23810-2009)规定了直接液化用原料煤的类别为褐煤,烟煤中的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及气煤。煤质指标有全水分(Mt/%)、灰分(Ad/%)、挥发分(Vdaf/%)、氢碳原子比(H/C,以干燥无灰基表示)、惰质组含量(I,去矿物基/%)、哈氏可磨性指数(HGI)和镜质体反射率Rmax/%,对煤质指标值也作了规定。通过对这些煤质指标的分析,提出了直接液化用煤(原煤)指标分级方案。选择陕西府谷、神府矿区和内蒙胜利、白音华矿区的部分井田为评价区,以指标分级方案为基础,对直接液化用煤(原煤)资源进行了评价,认为评价区没有优质液化用烟(褐)煤,主要为中等液化用烟(褐)煤和一般液化用烟(褐)煤,白音华矿区和胜利矿区部分井田,原煤经洗选后可作为优质液化用褐煤。  相似文献   

16.
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的沉积、地层、成煤、构造等背景出发,结合两盆地煤层气勘探所取得的煤储层资料,对比分析了低煤阶盆地煤层气成藏及资源开发潜力。分析表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盆地演化不同,但其含煤性相似,特别是同属低变质的褐煤—亚烟煤类,含煤性较好,沉积、水文地质条件近似,因而盆地煤层气成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美国保德河等低变质煤盆地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成功的事实说明,对于低变质煤盆地,即使气含量较低,但只要成藏条件合适,其仍然具有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伊敏盆地五牧场煤变质作用及煤层气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敏盆地五牧场区大磨拐图河组煤变质梯度△R°m/100=0.54%,从褐煤到贫煤均有发育。地震资料和围岩蚀变证实在大磨拐图河组之下发育一小型岩株,其埋深为2000m左右。岩浆热力引起的高温低压变质条件导致煤中孔隙裂隙的充分发育。含煤段之上厚300m的泥岩有效阻止煤层气的逸散,煤储层可具有较高的含气饱和度。五牧场区烟煤储量丰富,单层煤厚度多在2m以上,煤累计厚度达30m以上,富煤带与中变质煤区大部分重叠。煤层埋深350m~1000m,倾角在15°以内,具备较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种老方法,广泛用于研究油田油质变化及预测中,同时也用于煤的结构及成因类型探讨中。1.沥青物质指用有机溶剂从可燃矿产中的抽出物。这些物质主要是树脂、蜡和脂肪酸等经过变化后的生成物。从结构的角度讲,则是与煤分子中缩聚芳环所联接的基和功能团。褐煤沥青中含有较多的蜡,烟煤沥青中则含有较多的烃。使用不同熔剂或用同一溶剂从不同的煤种中所抽出的沥青质,其数量和组成都有极大差别。同一类型的煤,沥青的抽出量随碳化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接触变质带煤的研究方法和焦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长玢岩顺层侵入煤层使煤层广泛接触变质。用煤岩定量方法,鉴定统计煤焦混杂样中天然焦、焦化煤、正常煤三类颗粒含量,以此作出煤(分)层的利用评价。同时指出,接触变质带可分为5个带;正常煤带、裂隙带、熔融气泡带、镶嵌结构带、岩焦混合带。  相似文献   

20.
湘赣中南部地区煤的岩浆热变质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伟尔  杨起 《现代地质》1993,7(3):326-336,T002
湘赣中南部地区的煤主要是高变质煤。虽然深成变质作用存在,但煤本身变化显著,煤与石墨、天然焦同层异矿,煤层围岩蚀变和煤变质带展布与侵入岩体及火山岩的分布密切相关等,都证明岩浆热变质作用是湘赣中南部地区煤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形成广阔的高温区,从而形成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侵入岩体周围形成煤变质正向环带,岩体群之间则形成反向环带;接触带煤变质呈现向石墨或天然焦两个不同的演化方向;叠加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的岩浆热变质作用控制了这一地区煤变质带展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