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地理教学》2009,(1):48-48
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逐步摆脱低收入国家行列,不断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30年,国民经济连上几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环境变迁地图集》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10,65(7):894-896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人口与环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人口与环境成为我国面临的两大严峻挑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70%,是世界第一山地大国.我国近半数人口的生存依赖于山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但山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区与平原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4.
2008岁末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底则可算是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复兴30周年.正如30年前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而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样:30年前老一辈地理学家的振臂一呼,也催生了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并且改变了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路向.30年来,人文地理学已然蔚为大观,其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日益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更为多样,在学术界、社会上也都占有了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口非农化与中国城镇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8年的4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1.5亿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约有一半的农民工已转化为城镇的暂住人口,这是我国城市化成长发展的主流形式.从农村人口非农化过程推动我国有特色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探索农村人口非农化与我国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0-22日,为期3天的"地理学发展与应用--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论坛在广州大学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校研究生近300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共同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地理学领域发展的感悟,探讨该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爱民 《地理教学》2008,(11):42-43
纵观2008年文综地理试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特别是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显得尤为突出。如选择题第5—7题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内容的考察。学生如果没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很难从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区域产业产值发展空间分布差异,第一产业区域发展变化相对较小;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受改革开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 ,在地理学界专家、学者及同仁的关心爱护下 ,至今已经走过了 2 0个春秋。回顾走过的历程 ,我们感慨万千。这 2 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 2 0年 ,是经济快速发展的 2 0年 ,是地理学事业硕果累累的 2 0年 ,也是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空前繁荣的 2 0年。我刊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 ,在科学的春天里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成长为地理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以地域研究与开发为主题、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在此 ,我们衷心感谢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我们创造的机遇 ,感谢地理学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本刊 2 0年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9.
《地城研究与开发》自1982年创刊以来,跟随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的步伐,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地城研究与开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发展到今天,成长为学界有一定影响的、以地城研究为特色的学术刊物。《地城研究与开发》的成长壮大,凝结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而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卓越贡献,在企业发展和改革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起到指导正确发展方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形成壮大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社会和信息化时代,城市群在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其重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城市与城市组团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群形成发育与时俱进,不断壮大,集聚能力越来越强,总体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群区域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区、产业高度集聚区、经济增长区和财富积聚以及科技文化的创新地区,特别是在城市群区内逐渐形成了一些国际性的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群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加快城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主体形态,将建设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的先行实验区。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形态及其演化机制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引人注目。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并结合经济、政治、规划等因素,对比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和珠海城市形态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979-2008年间,各主要城市在各自的地理条件和制度实践的基础上,演变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广州、深圳和珠海是自上而下的发展管治模式,其城市用地随着产业发展和优化而扩张并调整,但不同的城市发展政策造成了各异的空间形态;佛山、东莞和中山是自下而上的发展管治模式,空间形态总体上较为分散破碎,并在不同地理区位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联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乡镇企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转折期,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用地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布局分散等问题,影响到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村土地利用秩序,只有适时调整和坚持正确的乡镇企业用地管理对策方向,才能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乡镇企业用地管理的3个对策方向:(1)加强对乡镇企业用地布局的空间管制;(2)引入市场机制来促进企业用地的集约化;(3)建立城乡土地统一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以中文核心、CSSCI、CSCD为信息源,全面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旅游类期刊论文并主要分析其时序特征.结果表明:3大核心库中共有429种期刊刊载旅游论文;核心论文共计16791篇;旅游经济管理和旅游地理研究是论文主要方向;旅游学术论文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其中1990年以前研究方向拓展最快,论文覆盖所有方向的89....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薛凤旋  蔡建明 《地理研究》2003,22(5):531-540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主要入海河流的三角洲上的城市,乃近代发展最迅速的城市。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更为这些城市注入了新的动力。围绕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核心城市,近年来已形成三个不同程度的外向型都会经济区。过往20年来,它们在外贸、外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速度方面均领先全国。因此对这些都会经济区的功能特点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是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同时都会经济区亦是我国城市化二元体中有关大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带式的城市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渔业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10年来,渔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1995年渔业总产量达到2300万t,与1949年的44万t相比,增长了50多倍。平均年递增率达8.6%,高于世界同期年增长3.9%的速度,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20%以上。在我国的渔业生产结构中,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超过了捕捞产量,其中淡水养殖产量占2/3,海水养殖产量占1/3。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地理学报》复刊30周年。1978年《地理学报》复刊,结束了自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而停刊10年的过程。30年来,在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地理研究所)的领导下,在历任主编黄秉维院士、吴传钧院士、刘昌明院士、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以及历届编委的指导下,在全国广大地理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刊登了大量的地理学研究重大科研成果,为解决国家建设中遇到的地理资源利用、产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今年召开的“两会”也已确定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能源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能源消费的数量、结构和主要部门也在相应变化。从总量上看,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由1980年的328.0百万吨碳当量(M t C e)上升到2000年的670.5MtCe;从结构上看,1979年生物质能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68%,到2000年生物质能消费仅占35%,商品能源消费则从1980年的30%增加到2000年的68%;从主要…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近百年来中原城市群地区交通建设情况,分为3个时期分析中原城市群地区交通网络形成演化的过程,探讨城市群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地区: (1)至建国初期,交通极为落后,整个城市群几乎处于孤立城市阶段; (2)至改革开放初期,铁路建设继续完善,公路网络比较成熟,中原城市群雏形显现; (3)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原城市群地区铁路、公路网络逐步建设完善到成熟阶段,中原城市群形成层次分明、发展轴向清晰的城市网络格局.  相似文献   

20.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强大的钢铁工业要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是缺乏物质基础的。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后,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钢产量首位。进入21世纪后,我国钢铁工业更进一步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