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承德钢铁公司黑山铁矿矿山爆破地震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省黑山铁矿矿山4次爆破地震动效应的观测结果,给出了爆破地震动的强度预测、炸药量与爆破安全距离的关系式,以及炸药能量转换为地震波的能量的转换系数、爆破地震烈度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3次分段微差爆破的现场观测结果,对爆破地震动强度与炸药量、爆心距的关系,以及最大允许炸药理与危险区半径的确定、给出经验公式。同时结合场地衰减系数、炸药能量转换和减震效应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酸性岩浆岩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组分映震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廖丽霞  黄可琴  黄声明  陈琳 《地震》2002,22(4):42-48
讨论了水文地球化学组分的映震能力与岩石矿物成分的关系, 并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在孕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力图揭示发生水文地球化学前兆异常的内在因素, 为地震水化学前兆异常提供内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KoⅢaбyЛakckHИ构造上的一组钻孔进行了长期的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指标的观测。确定了在高能量地面爆破时以及在1984年3月19日加兹利地震(M=7.2)前后这些指标变化的基本特征。地下水化学成分和气体成分、流量及水温既是爆破又是地震干扰水-气系统的良好指示器。系统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上述指标的变化特征方面。揭示了这种反应对爆破和地震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根据工作实践,围绕爆破地震效应及其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阐明了爆破地震效应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因素,有助于减少爆破危害,对生产过程中的爆破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研究各种地震前兆现象,我国地震工作者已开始对地下水化学成分在地震发生前的变化进行观测。利用爆破作实验,是企图发现地下水化学成份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的变化,为识别地震前兆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着重研究江西永平铜矿前后三次爆破所取得的大量水化学观测资料,探讨爆破时水化学效应的特征,并确认爆破膨胀冲击力是使氡及水化学组分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各观测井孔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又起了加强或削弱的控制作用。为合理地选择水化学观测井孔(泉),以及研究在力的作用下水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冯绚敏 《华南地震》1989,9(2):39-46
本文从地下水化学成份、围岩介质、水层结构、压力效应、温度效应、特殊地球化学环境等6方面论述了水化震兆灵敏点的水文地球化学背景条件,分析了各因素对水化测值的影响,对如何提高水化观测水平和更有效地提取震兆信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1 地震地球化学发展背景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地球化学分为元素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等研究方向,近年来衍生出地震地球化学.此为在地震学、水文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地震孕育、发展、发生过程中地下水、岩石、气体组分及化学成分等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大姚铜矿的大药量爆破振动效应观测,研究了在建筑物下的爆破施工中,如何确保建筑物安保证安全生产最大用药量的问题,结合“爆破安全规程”药量指数m的应用与修正,从而得出正在对爆破上方的建筑物地面爆破振动动加速度a,速度v随爆心距地面投影r与爆心深度h之比值(r/h)的衰减变化规律;发现临近正对爆心的地面振动有强心现象,并定义它为“极震”效应;定义“极震”效应系数N为正对爆心实测加速度a或速度v与用振动衰减普适式求得值a'或v'之比(N=a/a',或N=v/v')。经多年的安全生产证明,采用振动衰减普适式(药量指娄m=1/3)和“极震”效应系数修正法,效果良好,获得生产最佳用药量,民房安全率达98%左右。  相似文献   

10.
刘更宁  汤连生  戚玉亮  桑海涛 《地震工程学报》2015,37(4):1037-1041,1059
结合某沉管隧道沉管段基槽开挖工程,采用爆破动态效应的现场测试、理论分析等综合手段,探索水下爆破水中冲击波和爆破地震波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动态效应特性。研究表明:(1)与地震波的峰值压力值相比,浅水条件下钻孔爆破水中冲击波压力值较小,传播速度也没有地震波快,特定情况下,在考量岸边堤岸及岸边建筑物的稳定性时可以忽略水冲击波的影响;(2)对于不同区域爆破施工来说,应根据其距离被保护对象的远近,选择各允许最大药量中的最小值作为最大爆破控制药量。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异常频次累加法和异常频次变化速率法研究了水化群体异常随时间的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方法可以对水化异常性质进行判别,证明该方法对震情的判别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类型前兆观测项目异常性质的判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The hydrogeochemical observation station network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China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a)the process of station network establish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network deployment;b)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ochemical observation points' deployment and the conditions and types of these points;c)items and instruments of seismo-hydrogeochemical observation,etc.In addition,the monitoring capacity and prediction efficiency of the network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濮阳地区土壤(断层)气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地球化学前兆观测中,土壤(断层)气观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了利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土壤(断层)气的实验观测。对濮阳地区土壤(断层)气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震水地球化学测量的具体情况,在中汉字平台UCDOS环境下利用FoxPro2.5forDOS关系数据库开发了地震水地球化学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下水化学预报地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林颐耀 《地震学报》1981,3(1):55-60
我国利用水化学组分变化预报地震已有十年实践历史,通过多次强震的检验,说明地下水化学方法是一种可用的中短期预报手段.本文以华北地区三次大地震为重点,试图通过总结我国近期几次七级以上强地震的水化学前兆反映特征,探讨地下水化学在地震预报过程中的作用及前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水化学预报地震的前兆机制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中SO_$=、Cl-、Ca++、Mg++)资料的积累,表明许多井点在海城7.3级与唐山7.8级大震前水化学成分是有反应的。 在此基础上,对震前水浑过程Mg++的升高以及爆破实验的研究,探讨了水文地球化学变化的机制。认为震前水文地球化学的变化,除深层物质上涌外,多数是含水层及其围岩受应力作用产生应变的过程中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从地震前兆差异性看地下流体突变型前兆的物理本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元胜 《内陆地震》1999,13(2):120-126
利用地下流体前兆资料,从前兆异常的差异性出发,研究了突变型前兆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突变型前兆集中出现在化学参数中,而在地下流体物理参数中出现较少,仅在富含天然气的油井水位中出现;出现突变型前兆的井(泉)具有含水层埋藏深、地下水循环路径长、温度高的特点。这一结果表明,地下流体突变型前兆的形成与观测井(泉)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以及观测参数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其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的  相似文献   

18.
瞬态谱在地震与核爆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稳态的WD理论,对5个哈萨克斯坦地下核爆及其邻近地区7个区域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地下核爆和天然地震的瞬态谱特征、瞬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的瞬态谱主要分布在高频:核爆的瞬态谱大多数集中于5-10Hz;天然地震的瞬态谱散布在低频到高频的较大范围。核爆的瞬时频率在起始阶段(0<t<0.75s)表现为线性,起始频率为负值;天然地震的瞬时频率以跳动形式迅速变化,起始频率正负交替。同时还对地震和核爆瞬态谱差异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铀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以滇西及甘肃河西两地区部分泉水中铀的动态变化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地下水中铀含量变化与上述地区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地震前铀含量异常变化是明显的。本文还对地下水中铀含量异常机理及干扰因素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由于泉点所处地球化学球境的差异,铀异常并非普遍存在,只有活性铀在地下水或围岩中含量较高的水点,才适合于进行铀含量的观测。另外,本文还采用对比观测方法,首次对地下水中铀含量异常与氡含量异常之间关系及水氧异常机理作了新的解释,对利用水中铀含量异常预报地震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0.
晋中南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陕西长安、山西代县和太谷等地工业爆破的资料采用时间项法研究晋中南地壳结构的初步成果。文中首先结合长安爆破观测资料的总结,对时间项方法作一介绍。为使用太谷等缺乏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对时间项方法作了一些改进,使对于那些未有起爆时刻的爆破资料亦能用于确定时间项。使用上述爆破和各台记录的初动到时获得了晋中南地区的界面速度为7.95±0.04公里/秒,求得了41个点的时间项,取莫霍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v0=6.4公里/秒反演求得了各点的莫霍界面深度,并对所得的结果结合晋中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及部分地震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