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沈阳市铁西区的地名工作在区政府和城管委两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以门牌号码的审批整顿为重点,以实现地名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地名工作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区街两个积极性,全面开展地名管理工作,使区地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年完成街巷路命名10条,审批办理新门牌号码是楼牌近100个,单元号385个,室号近6000个,单位门牌近600个(不含街道办事处办理门牌数),达到了无一错漏,编排及时。住宅小区名称整顿按期完成。全区76个住宅小区,经过标准化处理,予以更名16个。今年又…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1日,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户政处开始在本城区的全国统一换发新居民户口工作中,将“按新编街路巷门牌号码登记住址”,使新门牌号码成为丹东市人民一切社会活动的法定地址依据。丹东市的新门牌号玛,1994年编成,次年3月1日正式启用。由于新门牌号码对载体的依赖性较强,1998年,市地名管理机关得知公安机关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换发新居民户口簿后,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新户口簿的住址栏中标注新编门牌号码,供人们作法定地址依据之用,将新统门牌号码推向社会,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全市公布。新门牌号码进户口  相似文献   

3.
街道门牌号是地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对门牌号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点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关于街道门牌号的质的属性,曾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注意,研究论文迭出,其中最重要的结论是:街道门牌号的本质属性是地名。对此,本文完全同意。但对于街道门牌号量的分析较之对它的质的属性的研究则显得无力。有人甚至认为没有分析的必要,他们认为门牌号就是门牌号码,门牌号码就是数字,已经“量化”了,其实不然。所谓“量化”,是指对某事物某特定方面量值大小的认识、研究、表述和应用。根据此定义,我认为,我国传统的街道门牌号虽然表面…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耕地“起死回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设占用耕地时,把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抢救耕地"工程今年将全面推进。就这一流失耕地"起死回生"话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做了专题解答。城镇化再着急土壤也要先剥离为什么说这是抢救工程?根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及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将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在全国普遍推开。耕作层是耕地精华,农业生产物质基础,粮食生产之本。长期  相似文献   

5.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出台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它标志着地名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新阶段的开始,也标志着各级民政部门对地名管理已进入“行政主体”的位置,理顺地名管理的体制是《细则》的历史性贡献。《细则》的颁布施行,为地名管理工作注入动力和活力,是地名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确立了楼门牌号码的地名属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  相似文献   

6.
一、景观分类的概念景观的再划分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天然的。人为再划分的目的,在于通过任意选择方格网、长方形或由参数决定的包络线,避免产生主观偏见。天然再划分的方法一般说比较好。因为,它们所使用的是能看见的地形、土壤剖面和植物群落等变量。  相似文献   

7.
冰川     
P343。3 2003043005乌备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和l号冰川40a观测事实二Asummary of 40一year observed variatlon faets of elimate and Gla-eier No.1 at headwater of Urumqi:iver,Tianshan,China/李忠勤,韩添丁,二//冰川冻土一2003,25(2)一117一123 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乌鲁木齐河源区处于一个最为显著的暖湿阶段.1958一2000年的42a间,1号冰川年平均物质平衡量为一188 6mm.累积物质平衡量达到一7925mm.1962年至今,冰川表面运动速度减缓,l号冰川年融水径流量有增加趋势.气温持续升高,冰川冷储减少可能是导致冰川加速消融的…  相似文献   

8.
沈阳恒泰鞋业集团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位于沈阳市文化东路6号。公司始建于1990年2年,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实力雄厚,集市场经营、鞋业生产、国际贸易、广告信息、仓储物流于一体的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9.
陈海霞 《地理教学》2005,(10):35-35
读此案例,仿佛与潘恩一家共同度过了忙碌的一天。可以说,这个普通家庭是占柬埔寨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家庭的一个缩影。这个案例不仅反映了各年龄柬埔寨农村人的生存状态,从侧面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状况。案例生动的故事般的叙述,让人不忍释卷,不知不觉读完,也对柬埔寨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陆地卫星为了获得地球表面的环境与资源信息,利用地球观测卫星——陆地卫星进行工作已有13年的历史。1972年发射了陆地卫星1号。现在仍有4号、5号在运行中。陆地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情况见表1,其传感器各波段响应特征见表2。二、陆地卫星资料的接收世界各地的地面站对陆地卫星资料的接收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可能接收范围内直接接收,二是通过跟踪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接收。由于陆地卫星1、2、3号载有磁带记录器,美国宇航局可以接收到任何地区的记录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和不同水分状况下春小麦光合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宗东  王根轩 《中国沙漠》2001,21(3):236-239
利用CIRAS 1PP系统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密度和不同水分处理下的转基因春小麦新品系3号和耐盐8号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O2.in),结果表明:①水分亏缺可以突出密度效应;②不同品种对密度效应的响应不同,新品系3号比耐盐8号的密度效应更加明显一些;③高密度下单叶片净光合速率值的降低将是最终造成单株生物量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指流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可分为土体表面存在水分供给的入渗过程和水分供给结束后水分在土体中的再分布过程两个阶段。指流作为一种优先流,区别于大孔隙流和漏斗流。国外已有研究指出,指流可以在充分供水结束后的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出现。然而,目前国内对指流的研究极少,对其认识和理解也相当缺乏。由此,本文采用石英砂介质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指流的特性;同时探讨了前期供水量、实验土箱尺寸、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其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均匀砂质土体中易于出现指流;前期供水量的多少对随后水分再分布过程中指流发育的最终形态影响不大,但能够对指流发育进程产生明显的影响;实验土箱较小时,可使原来指流发生比较明显的土体系统呈现出稳定形态;增大单一溶液的浓度对指流发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指流现象较采用自来水的处理为弱。  相似文献   

13.
京郊平谷丫髻山东南的行宫村,是个一看就美,越看越美的小山村。若不然,康熙大帝怎么会青睐于此,选作行宫呢?行宫是天子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可以说是皇都文化的延伸。行宫多,可以说是古代交通不发达的产物。“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这首诗也道出了行宫入住率之低。平谷这座行宫算是荣幸的,它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成,第三年康熙大帝二游丫髻山时,在此下榻;乾隆十二年(1747)、十八年(1753)乾隆帝两游丫髻山都住此宫;道光帝为太子时,十余次到丫髻山诣山瞻礼,道光十七年(1837),道光帝与太后同游丫髻山再住此宫,…  相似文献   

14.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巢址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1996年、2003~2007年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巢址分布数据,计算巢址分布的质心、巢址的空间离散度,分析了巢址的空间格局特征;并统计了巢址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的高程.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遇到严重的干扰,扎龙保护区丹顶鹤巢址的质心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内,每年的偏移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内部;而在受到火灾干扰的2005年,丹顶鹤巢址的质心几乎迁出了核心区.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空间分布在此期间具有聚群的特征,2005年以前,丹顶鹤营巢距离逐年缩小;而2005年以后营巢距离又有所增加.丹顶鹤巢址分布在高程142~148 m的占92.03%,而芦苇沼泽分布在高程142~148 m的占82.04%;丹顶鹤巢址分布于坡度小于0.25°的占90.93%,芦苇沼泽分布在坡度小于0.25°的占87.31%;芦苇沼泽和丹顶鹤巢址在高程、坡度上的分布相关性较强,说明芦苇沼泽是扎龙湿地丹顶鹤营巢的重要生境.  相似文献   

15.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毛主席三上庐山 ,使这块风景胜地 ,披上一层迷人的政治色彩。毛泽东下榻住所“美庐”(河东路180号别墅)、“芦林一号”(庐山博物馆)、河东路175号别墅也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美庐别墅美庐别墅 ,始建于1922年 ,原为英籍赫莉太太的私宅。赫莉和丈夫均是医生 ,曾在庐山开设“赫莉医院” ,当年投资购买地皮 ,兴建这栋别墅。因赫莉同蒋夫人宋美龄交往情深 ,1934年在她离开庐山时 ,便将这栋别墅相赠。蒋介石笃信风水 ,看到这栋房子背后有山 ,再后是牯岭中心地带的高峰大月山 ,形似高高的靠…  相似文献   

16.
湿地外来植物再力花入侵风险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系统地描述了湿地外来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生物学特点;提出再力花适生区域的气候特征指标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大于180 d;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高于-5℃;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5℃.再力花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沈阳以北、沈阳-北京-太原-成都-丽江一线以东所围区域.再力花入侵风险主要表现在3方面:①再力花侵占力强,能在地上和地下高密度占领生境,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生长,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②繁殖速度快,再力花自然生长一年的个体繁殖达到7~12倍,既可通过根茎营养繁殖,又可以种子繁殖;③植株根除难度大,再力花为挺水植物,通常生长于水深60 cm及以下水域,营养繁殖体根茎生长在水下淤泥之中,人工根除过程中,根茎的片断残留仍然可以作为繁殖体长出新的植株,并且快速繁殖,扩大其生长面积.在适生区种植再力花,容易形成再力花的单一优势种群,降低区域物种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大面积侵占水域和河道.再力花的入侵风险程度极高,属于"不可引入"物种.最后,提出了再力花引种的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过程中,作者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邱桑村的古泉华沉积上新发现了由5个手印和5个脚印组成 “岩面艺术” (parietal art)。对这一“岩面艺术”进行解剖学测量、3D 模型模拟、铀系测年和手脚印形态分析后,得到以下认识:① “岩面艺术”是在泉华没有成岩之前由古人类有意压上去的;② “岩面艺术”所在岩层的U/Th年代为226~169 ka B.P.,这其中包含一个手指印岩层的表面直接年龄(207~188 ka B.P.);③ 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发表的古人类在青藏高原上活动的最早记录之一,也为古人类适应高寒、低氧环境提供了新的证据;④ 此岩面艺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艺术,上面的手印也是古人类留下的最早的手印;⑤ 这一原始的岩面艺术表明,创作它的古老人种可能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空间感知能力,此岩面艺术的发现也将有可能改写人类艺术史,并且加深我们对已消失的古人类认知水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8,(5):47-47
上海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含铅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上海飞轮有色冶炼厂将与本市“铅消费大户”联手,打造废铅回收再利用循环圈,正规回收利用率由此可从原来的不足1%提高到25%。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模式下的河蟹养殖对辽河河口苇田环境的影响,2014年4~9月,对辽河河口4块河蟹养殖苇田的面积、河蟹养殖密度、蟹苗投放规格、饵料种类和数量等进行了6次调查,研究了河蟹养殖苇田的氮收支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块苇田的水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苇田氮输入结构基本一致,苇田注水的氮输入是氮的主要来源,占其氮输入总量的80%以上;各苇田的氮输出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号~4号苇田尾水氮输出量占氮输出总量的比例较为相近,且远低于1号苇田,表明1号苇田对水体中的氮净化力低于其它苇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体中的氨氮和总氮含量对水域环境影响较大,可以作为重点污染阻控对象。4块苇田中,以苇田面积较大、养殖密度中等的3号苇田的氮收支结构较优,水域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国内对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际经验上,是单方向的吸收, 但实际情况是,国内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时间和程度的实践, 研究也不应仅局限于单方面的介绍和“引进”,双方面的对比和总结更有利于准确而全面地找出中 外差距。本文通过归纳并分析国内外各类文献、媒体资料,将国际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分为整体 再利用和单体再利用两大模式,并基于功能角度又将单体再利用模式分为六类。接着,归纳总结了 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四种主要模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在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中存 在的褐色土地问题治理欠缺等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