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唐代定量划分为治世与乱世5个时期,探讨了唐代治乱分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治世、乱世的划分标准参考一套系统的战争数据集,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验证各项数据指标在治世与乱世间的差异性,从而说明唐代治世、乱世分期的合理性。治世、乱世分期结果如下: 公元618—626年为乱世,公元627—742年为治世,公元743—784年为乱世,公元785—859年为治世,公元860—907年为乱世。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除了总边境战争外,气候变化、总战争、反叛战争、进攻型边境战争、防御型边境战争、农业丰歉等级和人口增长率在治世与乱世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用战争定量体现唐代社会治世、乱世变化,探讨气候变化与社会治、乱的关系即是探讨气候变化与战争的关系,乱世的主要战争类型是反叛战争和防御型边境战争,治世的主要战争类型是进攻型边境战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唐代温度降低、降水减少的时期,农业收成减少导致资源供给不足,更容易发生反叛战争;温度暖期、降水充沛的时期,农业产量提高,刺激了快速增长的人口,在技术改善能力有限、土地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以对外扩张为目的的边境战争,因此气候变化是影响唐代社会治乱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地跨中国、中亚与中东地区,历史上这几个区域也是气候敏感区域。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较少对这三大区域的气候变化与战争发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特别是缺少相关的定量分析。因此,本文收集了公元1400~1800年北半球的气候重建数据和中国、中亚与中东这3个区域的历史战争资料,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和比较了这3个地区的"气候-战争"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和中亚地区在气候变冷时期,有更多的战争爆发;中东地区由于纬度低而受气候变冷的影响小,但温度上升带来的干旱往往对应于更多战争。3个地区的不同定量结果反映了在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社会背景下,丝绸之路所经地区不同的气候冲击与社会响应,提醒我们更加注意不同区域的气候敏感性。此外,本文的结果进一步体现了当代气候暖化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为更好地理解、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安全问题提供历史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The Salawusu Formation of Milanggouwan section in Salawusu River Valley includes 7 layers of paleo-mobile dune sands, and 4 layers of paleo-fixed and semi-fixed dune sands. Their structure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their grain size, surface textural features and several main chemical elements have been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ome of the aeolia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dune sand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ecent dune sands. 2) They are also similar to the recent dune sands in grain size components, and parameters of Mz,σ, Sk and Kg, as well as in several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3) The scattergrams of Mz-σ and SiO2-Al2O3+TOFE and the probability curves of grain size showed that these paleo-dune sands are different from paleosols and fluvio-lacustrine facies, but are consistency with recent dune sands. 4) Quartz sands have well roundness and surface textural features such as dish-shaped pits, crescent-shaped pits, pockmarked pits, upturned cleavage plates, siliceous precipitates and siliceous crevasses, indicating that they had been carried for a long time by the wind. As the 11 layers of paleo-dune sands possess the aeolian characteristics in structure, grain size, surface textural features and chemical elements, the origin of their formation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eolation.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青藏科考过程中,作者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邱桑村的古泉华沉积上新发现了由5个手印和5个脚印组成 “岩面艺术” (parietal art)。对这一“岩面艺术”进行解剖学测量、3D 模型模拟、铀系测年和手脚印形态分析后,得到以下认识:① “岩面艺术”是在泉华没有成岩之前由古人类有意压上去的;② “岩面艺术”所在岩层的U/Th年代为226~169 ka B.P.,这其中包含一个手指印岩层的表面直接年龄(207~188 ka B.P.);③ 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发表的古人类在青藏高原上活动的最早记录之一,也为古人类适应高寒、低氧环境提供了新的证据;④ 此岩面艺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艺术,上面的手印也是古人类留下的最早的手印;⑤ 这一原始的岩面艺术表明,创作它的古老人种可能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空间感知能力,此岩面艺术的发现也将有可能改写人类艺术史,并且加深我们对已消失的古人类认知水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瀑布效应产生的自然水软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喀斯特地区,水流过瀑布后硬度会发生降低,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瀑布效应,其中包括汽化,射流和低压作用。瀑布效应会引起两种河水物理性质的变化,即气水界面面积和涡流的增加。为了弄清瀑布效应和这些物理性质变化是否会减少水的硬度,本研究设计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通过改变气水界面面积试验,发现界面面积越大,导电率降低的速率越快,由此造成Ca2+的沉淀。利用自行设计的气泡生成器进行试验,发现有气泡发生的地方,水的硬度降低很快。试验还发现,从射流器喷出的超饱和溶液的硬度快速减小,而pH值增大。鸭河和滴水岩瀑布的实际观测证实,有汽化现象发生的地方,水的硬度降低很快,钙沉淀的平均速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何元庆  章典 《冰川冻土》2004,26(2):230-231
龙雪山(27°10′~27°10′N,100°09′~100°20′E),位于横断山南端,云南丽江以北25 km处,主峰海拔5 596 m,是中国最南的一座雪山(图1),也是欧亚大陆距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雪山南北长35 km,东西宽13 km,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 km2.玉龙雪山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候控制,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旱.玉龙雪山上现存冰川为典型的季风温冰川(也称海洋型冰川),这种冰川具有积累消融量大、温度高、运动速度快、对气候变化反应非常敏感等特点[1].  相似文献   
7.
章典 《中国岩溶》1983,2(1):31-39
<正> 洞穴碳酸钙是洞穴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洞穴矿物沉积,它在洞穴内的堆积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洞穴碳酸钙沉积形态,国内外的洞穴科学工作者对其沉淀机制、速度和形态成因等诸方而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这些工作结果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少分歧。作者认为,洞穴碳酸钙的形成是借助于水这个媒介物质,水运动条件的变化,首先对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产生重大影响,使沉淀的情况有所改变;其次,按照水运动条件等因素划分的洞穴水类型与洞穴碳酸钙形态形成密切相关。同时,由于沉淀和溶解是互逆反应,碳酸钙沉淀理论的解决将导致喀斯特溶蚀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洞穴的气象特征和气候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章典 《中国岩溶》1985,(Z1):140-148
<正>洞穴气象和气候学的研究对象是洞穴大气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在洞穴不同地带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在喀斯特理论的研究中,它们主要应用在洞穴沉积,溶蚀等理论上。在洞穴学的研究领域中,它们的应用更为广泛。 本文在对贵州一些洞穴三年多的气象观测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贵州洞穴的气象和气候分带问题。这些洞穴大多处于贵州中部地区,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4—17℃。除少数洞穴由于游览造成人为干扰外,大多保持原始环境。必须指出,除了少数短期和白昼观测外,其余大多气象观测是季节性的。因此,本文还缺乏对洞外气候短时期变化与洞内气候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讨论,总之,下述问题的研究是粗略的,作者希望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章典  师长兴 《地质学报》2002,76(4):566-570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和最年青的高原。按照气候地貌学的观点,其干燥和寒冷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发育。笔者在青藏高原上已发现了广泛分布的岩溶微形态。笔者用国际通用的石灰岩圆形切片,在西藏三个不同地点进行了12年的野外溶蚀试验,揭示出青藏高原的岩溶溶蚀速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在土层中还产生沉淀现象。通过在青藏高原不同高程上测量大气中CO_2分压,发现P_(CO_2)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土壤、沉积物和岩石裂隙中的P_(CO_2)也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由于CO_2含量直接影响天然水的溶蚀能力,因此可以断定低CO_2浓度是造成青藏高原上现代岩溶过程微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他主要原因包括干旱和寒冷气候条件。通过对不同微地貌上溶蚀速率的计算和形态分析,可以认为,分布于高原面上的所有岩溶微形态中,现代发育的岩溶微地貌形态仅仅是那些与生物岩溶过程有关的溶痕,其他岩溶微地貌形态可能是全新世温暖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章典 《中国岩溶》1994,13(3):270-279
在寒冷、干旱、高海拔的西藏,多种岩溶溶蚀微地貌形态分布在几乎所有石灰岩出露地区。在西藏北部的安多、中部拉萨和南部定日,三个地区有不同的气候条件,但石灰岩溶蚀性相差不大。研究表明,现代气候条件和气候区控制着活形态的分布和发育。现在正发育的活形态中,只有一些溶盘,雨痕和梳状溶沟。在降水较多的拉萨和定日的者不日山顶,都有较多的活形态发育。但由于降水形式不一,活形态的发育也有差异。雨痕只发育在降水主要是阵雨的拉萨,而且梳状溶沟也较多。但在以降雪为主的者不日山上,没有活雪痕和较少的梳状溶沟,但确发育起源于降雪的曲沟。在定日山谷内,由于极为干旱,没有活形态出现。在安多,土壤的发育给一些小型溶盘和溶槽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分布最广的溶盘属生物成因。在任何石灰岩地区都可以发现大量各种类型被风化的岩溶溶蚀微地貌形态,这些形态的尖棱部位都被寒冻风化破坏。这些形态曾被用于去证实第三纪古气候,但这种形态在青藏高原要保存几百万年是不可能的,最可能的情况是这些形态发育在全新世暖湿时期(例如大西洋期)和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