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我国西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来源的GPS观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分析了区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变形背景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根据印尼8.7级地震后川滇地区2005年1月GPS应急观测结果研究了本区水平运动变形对印尼大震的远场响应特征;初步分析探讨了印尼8.7级地震对我国西部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章静  李晓杰  杨桂存  丁秋琴  李璐彬 《地震》2013,33(2):132-141
本文首先对援印尼地震监测台网及数据处理系统的构建作了简要的介绍。 在此基础上对该台网系统的监测能力作了评估, 并选取试运行以来记录到的印尼地区32次大地震事件, 将系统自动产出的定位结果和USGS公布的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 结果表明, 援建台网地震自动定位系统运行稳定, 对大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基本可信。 实现了2分钟以内对印尼境内及周边一些区域的强震自动产出首次定位结果并发出强震警报, 3~4分钟左右完成较精确的自动定位, 对于印尼地区6级以上地震, 自动定位系统可在5分钟内给出较精确的地震三要素。 援建系统不仅提高了印尼及周边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 地震定位精度以及地震速报能力, 也为其海啸预警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发生背景,基于1900年以来全球8.5级以上地震活动之后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情况以及这印尼8.7级地震产生的附加应力场,分析了这次地震对我国大陆地区地震趋势的可能响,讨论了印尼爪哇海沟地区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与我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2018年8月5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龙目岛附近的巴厘岛有明显震感。震中距西努沙登加拉首府马塔兰约45 km,距印尼首都雅加达约1 080 km。地震发生后印尼减灾机构发布黄色海啸预警并于当日21时25分解除。   相似文献   

5.
印尼大地震震前次声异常信号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印度洋海斌的地震震级高达9.0(Mw9.0),引起了巨大海啸.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至今全世界的人们还记忆犹新。美国地质调查局把此次地震列为百年以来全球第五大地震。时隔3个月,2005年3月29日在印尼又发生了Ms8.7地震,5月17日再次发生了7.1级地震。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在这几次印尼地震前都收到次声波异常信号,本文对这些异常信号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煜林  张学民  刘静  熊攀  欧阳新艳 《地震》2021,41(3):157-170
使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的GPS TEC数据,通过滑动四分位法,对2019年8月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6.8级地震进行分析,研究印度尼西亚地震与四川及周边地区TEC异常的关联性.基于对四川及周边地区以及全球TEC的监测,我们发现在2019年7月25日(震前一周),印度尼西亚地震震源区及其北半球的磁共轭区域曾发生不同程度的TEC异常扰动现象.结合2011-2019年四川及周边地区GPS TEC数据与印尼6.0级以上地震目录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印尼6.0级以上地震会在四川及周边地区出现TEC异常扰动现象.在时间上,异常集中在震前10 d至震后4 d的范围内,主要发生在地方时6:00-11:00,在7:00(LT)和10:00(LT)两个时刻形成两个峰值,而在夜间出现相关的异常最少;在空间上,在四川地区存在TEC异常的印尼强震集中在印尼西侧,印尼西侧与四川地区TEC异常表现出良好的关联性,且TEC异常扰动现象面积约为32×104 km2,异常面积巨大,易于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及周边地区TEC异常与印尼6.0级以上强震具有很好的时空关联性,结合全球TEC异常分布可以对印尼地区地震监测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钻孔体应变同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宏芳  张凯  张翊宁 《内陆地震》2010,24(3):275-280
通过福建省4个钻孔体应变仪对印尼强震的同震响应波对比分析,研究了福建省体应变变化特征,得出体应变幅度与震级成正比、响应延迟时间与震中距成正比的结论,进一步探讨了福建省各台站对印尼远强震的体应变变化特征及其与断层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郝平  刘杰  韩竹军  傅征祥 《地震》2006,26(3):26-36
印尼8.7级地震发生后,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在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3次后续中强地震(2004年12月26日云南双柏MS5.1地震、2005年1月26日云南思茅MS5.1地震、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MS6.2地震),印尼地震和这3次后续地震是否存在触发关系?计算了印尼地震在3次后续地震破裂面上的动库仑应力变化和静库仑应力变化。静应力变化量小,低于一般认为的触发阈值(0.01 MPa);动应力变化峰值为10-1MPa,可能是这3次后续地震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福建数字地下流体网对远处大震映震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及2005年印尼8.5级和巴基斯坦7.8级地震时福建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结果表明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观测井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观测井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云南丽江井在印尼8.5级、汶川8.0级地震时观测到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丽江井水位在2次地震中水震波都表现为振荡型。而温度则是印尼地震时上升,汶JIf地震时下降。研究表明:丽江井水温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该井所处的地质构造及地震发生的季节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大震地震波对云南地震活动的远场动态应力触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计算了印尼大震、昆仑山口西大震和古吉拉特邦大震的地震波在云南地区产生的远场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研究了大震产生的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对云南地震活动的远场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及其特征。结果显示,印尼大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对云南地震活动有明显的触发作用,昆仑山口西大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对云南地震活动有触发作用,但不显著,古吉拉特邦大震在云南地区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没有触发作用。最后分析和探讨了这3次大震触发作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w9.3特大地震的发生,对全球气候和地震趋势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讨论了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Mw9.3特大地震、2005南亚克什米尔M7.8大震以及2001年中国昆仑山M8.1大震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指出,2006~2007年中国大陆西部地区有可能发生7级左右强震.  相似文献   

13.
吴海波  胡洪  张念 《地震》2012,32(3):15-27
本文首次采用JCZ-1型地震仪观测资料研究地球环型自由振荡, 并在2011年日本9.0级地震、 2010年智利8.8级地震和2005年印尼8.6级地震后武汉地震台JCZ-1型地震仪观测到了其激发的环型自由振荡, 从中检测了基振型0T2~0T67和一次振型 1T2~1T50等振型的本征周期, 与PREM的理论值比较, 误差比小于0.5%, 补充了PREM中未提到的几次振型的本征周期: 0T110T150T191T41T51T14, 并观测到了日本地震 0T20T60T70T8振型的多峰值现象。 研究结果表明, JCZ-1型地震仪具有良好的观测超低频长周期地球自由振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Sunarjo 《中国地震研究》2002,16(3):217-220
Indonesia is situated at the juncture of three major tectonic plates:the Eurasian,the Pacific and the Indo-Australian Plates,As a result,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are classified as being at a high risk of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isasters.In Indonesia,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BMG)is the agency responsible for the monitoring of tectonic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 induced by them.For this purpose,BMG operates seismic networks throughout Indonsia.In order to serve better,BMG will have to improve its monitoring system.Many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in Indonesia have don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eismology,including seismotectonics,earthquake hazards,and so on.Joint research has been done with agencies/universities from abroad.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ome earthquake prone areas in Indonesia suffer from frequent disasters,a study on earthquake prediction in some areas of interest would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some long-term goals of the Bureau.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灾害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洋地震海啸的灾害是严重的。本文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在这次地震海啸中的灾害情况,包括建筑物的破坏、生命线工程的破坏等。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蒋长胜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5,27(3):269-275
使用哈佛CMT资料, 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苏门答腊以西近海MW9.0地震前的长期地震活动. 这次地震前, 在1/4世纪的时间尺度、 1 500 km的空间尺度上, 存在加速矩释放(AMR)现象. 在这一空间尺度范围内,MW9.0地震仍落在分段的幂律分布上. 因此, 从地震的类临界点模型的角度考虑, 对这次特大地震的发生和地震的大小既无预测、 亦无预报的情况, 并非由物理上的ldquo;不可预测性rdquo;所致.   相似文献   

17.
大地形变资料用于地震预测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大地测量学科用于地震预报及相关研究方面所了解的一些进展和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 其中包括1975年海城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 1989年大同地震、 1996年丽江地震、 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 2005年乌什地震和2004年底的印尼8.7级特大地震等多次强烈破坏性地震及其观测到的形变异常现象和所做的预测研究成果, 显示大地测量, 特别是空间大地测量的发展对地震预测研究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多学科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及地震监测预报的宏观决策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印度洋8.7级特大地震后川滇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判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了印尼Ms8.7特大地震,我国川滇地区震时和震后有明显响应,如小震活动加强、流体各种前兆异常突出等。为了判定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趋势,2005年1月对川滇地区进行了紧急GPS应急加测。此前,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分别于1999、2001、2004年进行了三期GPS复测。在这三期复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此次紧急复测资料和相关的几个GPS连续观测站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①川滇地区的地壳形变主要为机械形变所致,且在8.7级地震震时和震后呈相对松驰变化,这有利于短期内5~6级地震的发生;②若大幅度压缩与拉张反复交替出现,也不排除孕育更强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