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瓯江河口内外堆积带的形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松林 《海洋学报》1983,5(5):612-622
瓯江河口是一个山溪性强潮河口,感潮河段长79公里,根据水动力特性和地形特点,河口区可分为径流段、过渡段、潮流段和口外海滨,梅岙以下,河流进入海积一冲积平原,河床展宽,沙洲发育,水流分汉,最后经北口、南口分流入海(图1)。  相似文献   

2.
山溪性可冲性强潮河口曹娥江潮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娥江径流具有浙闽山溪性强潮河口的若干径流特征 ,径流年际、年内变幅较大 ,洪水暴涨暴落 ,洪枯比极大。曹娥江河口具有钱塘江河口基本特性外 ,还明显受到江道地形冲淤变化的影响 ,潮汐年际、年内变化较大 (即可冲性特点 )。而江道地形又与上游径流大小、曹娥江口门外主槽出口方向、钱塘江尖山河湾主槽走向和外海潮汐强弱等因素有关。治江围涂使曹娥江河口的高、低潮位抬高 ,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 ,潮波进一步变形。  相似文献   

3.
钱塘江河口沉积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塘江河口是我国典型的山溪性强潮河口,因其河口有涌潮而举世闻名。一般讲,该河口系陆源与海域两种物质来源、径流与潮流两种动力、淡水与盐水两种介质所构成的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形成由悬沙和底质组成的河口现代沉积系统。在杭州湾内砂坎中沙粒级(>O.063mm)、粉沙粒级(O.063—O.004mm)与粘土粒级(相似文献   

4.
钱塘江河口属于强潮河口,具有潮差大、流急、地形复杂和局地潮汐变化大等特点,对潮位控制设计与实施造成较大困难。为解决钱塘江河口水下地形测量潮位控制难题,针对强潮河口的水下地形和潮汐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潮位控制的潮位站布设方案与作业时间要求。实测数据表明,只要合理布设潮位站、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作业,强潮河口水下地形测量的潮位控制可以达到规范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闽江竹岐至侯官河段属山溪性感潮河段 ,水文条件变化快变幅大 ,河床边界复杂 ,整治建筑物多。通过选择有关参数 ,处理工程边界以及进口边界条件 ,用二维河道全沙数学模型计算所得的河床变形趋势与实测情况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 ,对竹岐至侯官河段工程后的河床冲淤变化以及整治工程效果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闽江河口沉积结构与沉积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已有的闽江河口航道整治研究成果,在该河口采集了13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根据对沉积结构、河口沙坝类型和水动力条件的分析,探讨了闽江河口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闽江河口可划分为砂质、混合和泥质3个沉积区,它们分别代表三角洲前缘、前缘斜坡和前三角洲沉积环境;2)闽江河口各汊道径、潮流强度对比不同,河口沉积过程有显著差异。径流在川石水道的发育中居主导作用,潮流是塑造梅花水道的主要因素;3)河口沙坝类型受制于输出水流的扩散形式,闽江河口有多种类型的河口沙坝,川石水道的河口沙坝为水下突堤型,乌猪水道北侧发育了水下突堤型沙坝,熨斗水道为拦门沙型河口沙坝,梅花水道则是潮流脊型的河口沙坝。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闽江河口钻孔揭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生物、粒度和矿物特征,并探讨了闽江河口的演变历史。在中生代构造运动所奠定的地貌基础上,闽江自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期以上升剥蚀为主,第四纪初期沙溪、富屯溪、建溪等河流即已流归闽江,形成了一条较大的河流,但当时河床大多基岩裸露,直至晚更新世晚期始接受洪冲积相沉积。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海面不断上升,但早全新世早期闽江河床仍高居于海面之上,仍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早全新世晚期,海水开始侵入闽江,形成了湖沼—河口相沉积。至中全新世,海面已上升至现今海面位置,海水沿闽江河谷入侵,闽江河口退至白沙附近,琅岐岛一带为海湾环境,并接受了相应的沉积。晚全新世河口下移,琅岐岛附近成为河口环境,形成了一套以河口沙坝相和河口相为主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海洋水文气象鸭绿江洪季的河口最大混浊带…………………………………………………………………金惜三 ,李 炎 1 ( 1 )…………………………………………………………………………山溪性可冲性强潮河口曹娥江高水位初步研究………………………………………………潘存鸿 ,蔡 军 1 ( 1 1 )…………………………………………………………………………1 998年夏季南海水团分析………………………………………………………………………刘增宏 ,李 磊 ,许建平 ,等 3 ( 1 )…………………………………………………………南海东北部冬季表面环流…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年的实测资料 ,分析了曹娥江河口高水位成因 ,结果表明 ,曹娥江河口洪水位具有山溪性和可冲性的特点 ,人类活动对高水位有较大影响。应用统计分析法和成因分析法推求 1 %设计高水位 ,讨论了成因分析法中上、下边界条件的选取 ,其选取原则对其他潮汐河口确定设计高水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敖江河口是一条径流量小,潮波变形剧烈,海域来沙丰富的强潮河口。由于上游建库,支流建闸,使下泄径流和河口进潮量减少,从而导致河口的淤积,其中以敖江港区淤积最为严重。本文依据天然实测资料,对河口和港区淤积原因作了分析论证。并利用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计算了丁坝整治工程和疏浚挖泥对改善港区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闽江口及周边海域沉积物输运及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军  叶翔  赖志坤  王亮 《海洋与湖沼》2020,51(5):1013-1024
河流入海泥沙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及近岸陆架地区,发育一系列的粗颗粒沉积体系,是海砂资源重要分布区。本文以福建闽江口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沉积物输运过程及海砂资源的形成机制。观测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水体盐度由河口内部向口外海域逐渐增大,水体浊度总体减小;闽江河口附近海域近底部(距离海底25cm)流向表现出一定的旋转流特征,潮周期内余流表现为向海输运,而推移质输运主要发生在涨潮期间,并且潮周期内净向陆输运。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粗颗粒物质组成,沉积物类型以砂和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小于4Φ;前三角洲地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细颗粒物质组成,中值粒径介于4Φ—6Φ之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闽江入海泥沙经梅花水道和长门水道入海后,在盐淡水混合、径流、潮流的作用下,在闽江河口形成了四个粗颗粒沉积物汇聚区,成为闽江口地区海砂资源的重要分布区;而细颗粒物质在河口羽流和潮流的作用下向偏东方向输运,形成了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7年闽江河口两个站位洪季大潮的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闽江河口潮周期内悬浮泥沙的分布特征、底质再悬浮特征以及悬浮泥沙的输运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闽江河口悬浮泥沙粒级组成上以粉砂为主,分选较差,粒级偏向粗颗粒一侧,单峰分布;梅花水道悬浮泥沙浓度波动较大,再悬浮作用明显;第一个潮周期内涨潮流在输运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平均流、斯托克斯漂移效应、潮汐捕集作用和垂向潮振荡引起的剪切扩散是引起闽江河口悬浮泥沙输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闽江河口盐水楔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江河口丰水大潮期盐水入侵过程中可见到盐水楔。通过对1992年大潮丰水期一个潮同期的氯度监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闽江口盐水楔的形成,发展和消退过程,并分析了盐水楔活动对闽江口水质,河口水文环境,以及河口沉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世芬  曾从盛 《台湾海峡》2006,25(4):572-578
通过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分层、分权重的评价实践,探讨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评价方法.闽江河口湿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一支独秀的动植物资源,是开展湿地旅游的良好基础.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感潮河段温排水的扩散规律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响应关系,建立了二维温排水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径流量条件下小清河下游感潮河段及河口外海域温排水扩散影响,以期对滨海电厂建设和温排水扩散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针对小清河感潮河段弯曲、河道狭窄、河口两侧潮滩宽阔的特点,采用三角形与矩形网格嵌套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拟合实际岸线和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动边界处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河口潮滩潮流场和温排水扩散特征。受小清河河口地形地貌的影响,温排水主要沿河口向上游或下游扩散,水深浅于–3 m温排水扩散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小清河口外海域和取水口温升与潮位和径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钱塘江河口盐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潮河口盐水入侵对饮用水源地危害极大。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盐度模型, 对典型强潮河口—钱塘江的水动力及盐水入侵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径流时盐度变化与潮位过程曲线类似, 潮差对盐度大小影响显著, 径流量的增加将逐渐减小其相似程度。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继续增加的一定径流量所产生的抑咸效果减弱,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 此时允许水源地盐度超标并改从蓄淡避咸水库取水可有效节约水资源。盐度平面分布显示, 盐水入侵在强潮河口弯道处受涨潮流主流线影响明显, 靠近主流线一岸的盐度大于对岸, 单从盐水入侵角度考虑, 强潮河口弯道段的取水口应设置在远离涨潮流主流线一岸。钱塘江河口盐度数值模拟对于研究减轻盐水入侵对水源地危害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强潮河口盐水入侵对饮用水源地危害极大。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盐度模型, 对典型强潮河口—钱塘江的水动力及盐水入侵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径流时盐度变化与潮位过程曲线类似, 潮差对盐度大小影响显著, 径流量的增加将逐渐减小其相似程度。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继续增加的一定径流量所产生的抑咸效果减弱,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 此时允许水源地盐度超标并改从蓄淡避咸水库取水可有效节约水资源。盐度平面分布显示, 盐水入侵在强潮河口弯道处受涨潮流主流线影响明显, 靠近主流线一岸的盐度大于对岸, 单从盐水入侵角度考虑, 强潮河口弯道段的取水口应设置在远离涨潮流主流线一岸。钱塘江河口盐度数值模拟对于研究减轻盐水入侵对水源地危害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闽江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系统的综述了闽江河口沉积动力环境方面已做过的研究工作,根据取得的成果从闽江河口三角洲的地貌演化、沉积动力和泥沙运移、沉积环境分区和盐、淡水混合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前研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考虑滩地输水的潮汐水流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河口特别是钱塘江河口,往往存在宽广的潮滩地。主槽及滩地上的流速及流量不尽相同。本文将同一断面处主槽及边滩的流量及水位用各自的动量方程分开进行计算,同时也考虑了横向的水流交换。钱塘江二个断面的主槽及边滩十二个连续潮的流量过程线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甚佳。分析计算结果,可以揭示出像钱塘江这样的强潮河口的一些不同于其他河口的特殊潮流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钱塘江是世界著名的强潮河口,潮强流急、涌潮汹猛、最大潮差8.93米。当前钱塘江河口的治理重点和难点下移到尖山河段,由于潮强、水深、流急、冲淤幅度大及主槽巨幅摆动,治江围涂工程实施难度很大,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