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归纳分析上海地区数十条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中地震波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与验证钻孔的比较,显示第四纪地层的各统底界可在相应的反射波组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工程地震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的原则及方法。对处理中如坷使用反褶积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东海陆架第四纪地层层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局在东海陆架所获得的区域海洋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资料,对已有的第四纪地质孔进行统一的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了东海陆架第四纪地层层序。将第四系四分,从老到新依次为下更新统西湖组、中更新统金鸡山组、上更新统西泠组、全新统海礁组或下全新统鸡骨礁组、中全新统大戟山组、上全新统嵊泗组。  相似文献   

4.
侯建军  梁海华 《地球科学》1995,20(6):697-700
活断层作用产生的地震破裂,曾使地表产生破裂变形,地面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变形方式复杂,破裂形迹往往不清晰或不显示,使得在探槽剖面上很难发现这些破裂作用的上部形迹,通过研究不同松散沉积层中断层破裂位移的形式,从宏观,细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探槽剖面上确定古地震破裂时间的标志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沙湾断裂是珠江三角州北西向的主干断裂。为了查清其第四纪活动性,我们进行了1∶5万地质地貌填图、断层活动年代测定、氡气测量、浅层地震勘测和联合钻孔验证及构造解析等工作。第四纪地貌与断裂的耦合性及历史地震情况说明,沙湾断裂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地质调查及勘测未发现断裂切割第四系,氡气测量结果表明断裂目前活动性中等以下,说明沙湾断裂目前活动性较弱;年代测量结果表明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至晚更新世前期活动性较强,晚更新世以后活动性渐弱,仅在南段南沙区大岗镇罗汉山发现晚于100 ka剖面。罗汉山构造解析实例说明三角洲局部地段仍受断裂活动控制处于拉张环境,但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渐弱。综合研究认为,沙湾断裂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但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闽粤台琼海岸大震构造的定量标志:兼论定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福志  袁又申 《地质学报》1997,71(4):306-315
本文论述闽粤台琼海岸大震区的莫霍面隆起幅度、第四纪抬升幅度和晚全新世海岸抬升幅度为主的大震构造的定量标志,以及某些定性标志。另外,对地表隆起带的定量标志研究方法作了简要地叙述。我国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新构造带和大震区.福建、广东和海南各有一个海岸大震区。这些大震区海岸必然遗留下许多地壳活动的遗迹。其中海岸活动遗迹,由于海平面作标志面,则可确定某一个时期的海岸升降幅度,甚至正反向的升降周期和升降速率。  相似文献   

7.
8.
       根据对南京秦淮河流域第四系标准钻孔(钻孔编号:N06S6)系统的岩性描述、沉积相分析、采样测龄和孢粉分析,初步提出了南京秦淮河流域第四纪晚期地层的划分方案,建立了秦淮河流域晚第四系河流相地层单位--汉府组,并依据N06S6钻孔显示的岩性及其沉积相差异,将汉府组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3个岩性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孢粉的研究结果,将本地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变化恢复为5个阶段,并与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京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地形、地貌大体相似,总体面貌变化不大,反映这一时期本区新构造运动较弱。  相似文献   

9.
西沙礁相第四纪地层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西沙三个全取芯钻孔的纵向序列,结合部分年代学数据,开展了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地层学研究,对西沙礁相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整个第四系称西沙群,下更新统称永兴组,中更新统称琛航组,上更新统仍沿用石岛组,全新统称为西沙洲组。这一新的系统划分,对海陆第四纪地层间的互相对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山东省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取得了新进展,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厚层黄土堆积,分别划为羊栏河组和大站组;全新世早期发育有古湖沼沉积,划为黑土湖组。在探讨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穿时现象及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等方面,也获得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晚第四纪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进行了断错地貌填图和古地震探槽揭露研究。除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外,共揭露出9次古地震事件,它们的年龄分别为31900±1923aB.P. , 27990±1681aB.P. , 23635±1427aB.P. , 20345±1225aB.P. , 16865±1018aB.P. , 12935±774aB.P. , 9730±592aB.P. , 6955±425aB.P.和3100±201aB.P.;古地震重复间隔分别为3910±2554a,4355±2205a,3290±1881a,3480±1593a,3930±1279a,3205±975a,2775±728a,3855±470a和3100±201a。研究结果表明,库赛湖段晚第四纪古地震活动具有准周期性,其平均重复间隔为3544±416a。发生在距今3100年前的倒数第1次古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与重复间隔非常接近,这意味着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库赛湖段的8.1级大地震为该断裂地震活动在准周期上的再现。高的滑动速率和长周期复发间隔表明库赛湖段活动习性以重复发生大地震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武汉阳逻王母山断层及地震楔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德  邵长生  王岑 《地质学报》2014,88(8):1453-1460
本文研究了武汉阳逻王母山一带新发现的NWW走向的张性断层和该区集中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通过对王母山一带第四系剖面的详细测量,识别出阳逻砾石层(Q1y)底部的"标志性砾石层"具有结构成熟度低、风化程度高、短距离内厚度稳定和具有弱网纹化的鲜明特征,其夹持于下伏第三系东湖群(E)红色砂岩和上覆阳逻砾石层(Q1y)之间,层位稳定。经槽探揭露和剖面测量,以"标志层"对比为依据,对王母山断层的特征和性质进行了研究,指出王母山断层是由主干正断层(f1)及其上盘派生两个次级正断层(f2、f3)构成的的张性正断层,主干正断层(f1)走向308°,倾向NE,倾角40°~52°,断距6~8m,同步断错第三系东湖群(E)红色砂岩、下更新统阳逻砾石层(Q1y)和中更新统王家店组泥砾层(Q2w)。阳逻王母山一带集中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平面可追踪长度3~20m不等,普遍错断阳逻砾石层(Q1y),向下收敛并尖灭于阳逻砾石层底部,仅发现2处古地震楔尖灭于东湖群(E)红色砂岩顶部并呈风化成白色粘土的节理裂隙。地质分析认为,王母山断层及其近区集中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是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中发育的,通过对古地震楔和王母山主干断层f1的应力分析发现,该区主压应力方向为NW335°左右,而主张应力方向为NE65°左右,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古地震楔的走向主要为NW328°和170°~190°方向,而主干断裂走向则为300°左右。研究认为王母山断层错断下更新统阳逻砾石层及其上覆的中更新统王家店组(Q2w)泥砾层,时限为中更新世以新,为第四纪活动断层。武汉地区周边为一系列大断裂所环绕,尤其是NW向的襄(樊)-广(济)断裂从阳逻一带穿过,襄广断裂一线历史上曾遭遇过数十次地震的袭击,为湖北省历史中强震活动区之一。而阳逻龙口王母山断层及区内广泛分布的古地震楔构造则可能是同期古地震的反映。阳逻王母山断层及古地震楔研究为武汉地区地震地质构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白垩系和第四系中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区域地质》1995,(2):125-130
浙江省白垩系由下而上新建立三个岩石地层单位:(1)小平田组以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夹中、酸性熔岩及紫红色砂岩,厚度370-1100,测得Rb-Sr等时线年龄108Ma;时代为早白垩中晚期;(2)两头塘组以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砾岩及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厚度175-690m,与上、下地层均为整合关系,产有恐龙蛋及甲龙等化石,时代属于晚白垩世;(3)赤城山组主要为紫红色砾岩、粉砂岩,偶夹凝灰岩层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冈底斯岩浆带麦嘎一带首次发现第四纪火山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区域地质调查所在开展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措勤区幅填图工作中,首次在仲巴县格马乡麦嘎附近发现一套第四纪火山岩。该套火山岩类型属典型的陆相点射喷溢型,角度不整合于拉嘎组碎屑岩和第四纪湖积物之上,对下伏岩层烘烤明显。火山岩属碱性火山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为主,并含较多黑云母。火山岩呈扇形分布,扇根位于古湖滨一高地上,扇缘位于湖滨斜坡上。扇根处广泛发育岩枕、岩舌。岩枕平行湖岸排列,岩舌垂直湖岸分布。岩枕和岩舌的排列方位反映熔岩流沿斜坡流入古湖,流动构造显著,并形成少量浮岩。根…  相似文献   

15.
从50年代起,柴达木盆地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随着石油普查而开展,早期曾划分出盐湖组、巴龙马海系等。70年代青海省地层表和古生物图册的编制中,青海石油局负责柴达木盆地地层分区,他们参考研究程度较高并有较多古生物化石的共和盆地的划分,划定出7个泉组。此外,杨藩等根据微古化石(介形虫、轮藻、孢粉等)特征,与吴锡浩、浦庆余等在昆仑山区所划分的第四纪6次冰期和6次间冰期对比,在盆地内划分出6次寒冷期(淡化期)和6次温暖期(成化期)。  相似文献   

16.
广东肇庆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肇庆内陆地盆地第四纪堆(沉)积物,从下而上具有粗→细→很细或粗→细→很粗的变化,根据沉积物的物质成分,成因类型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将其划分为黄岗组,大湾镇组,睦岗组,北岭组等4个岩石地层单位,其时代为中一-晚更新世至中一晚全新世。  相似文献   

17.
昆仑山口第四纪化石组合的生态环境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家润  崔之久 《地球科学》1996,21(3):243-248,T001
最近从昆仓山口地区的羌塘组,三岔河组及格尔木阶地采集了一些第四纪生物化石样品,这些生物化石包括一些哺乳类动物的牙齿,昆虫类,植物苇,藁类茎干化石以及大量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化石生态组合的比较研究和埋藏学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沉积环境变迁和古气候的信息,据此推断昆仑山在上新世一早更新世的海拔高度估计在700~1500m早,中更新世之交昆仑山迅速地大幅度抬升至3000~3500m左右,此后昆仑山相对缓慢地  相似文献   

18.
江苏武进ZK04孔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ZK04孔第四绿地层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的划分。岩石地层有析世海门组、启动组、昆山组、湖组和全新世如东组;生物地层划分了10个孢粉组合带、2个有孔虫组合、2个介形虫组合;磁性地层划分了2个极性世,其中布伦赫斯正极性出现了3次反极性事件即拉尚事件、布莱克事件和吉曼事件。对年代地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第四纪洞穴地层层序基本上是连续的,包括早更新世灰峪洞组与太平山;事更新世周口店组与新洞组;晚更新世羊耳峪组与山顶洞组。洞穴测年结果清楚,生物群演替明确。既有由北京人、新人、山顶洞伯遗骸与文化不断进步,又有由泥河湾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及山顶洞动物群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20.
Langbein-Schumm模型——一种第四纪古水文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Langbein-Schumm模型的建立、迄今为止对它的评价及其在第四纪古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Langbein 和Schumm 以现代气象和水文资料绘制了三组气象与水文关系的曲线。Schumm指出,当已知第四纪古气候状况时,可以这些曲线推测相应的第四纪古水文状况。这三组关系曲线及Schumm 的这一论断被称为Langbein-Schumm 模型。文中列举了将Langbein-Schumm 模型应用于第四纪古水文学研究的三个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