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该铜镍矿床是大跃进的1958年发现的。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进展,有关矿床地质、岩石、稀贵元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陆续有过报导。本文对矿床的地表标志——矿床氧化带的论述,主要是为了促进对这类矿床的普查找矿工作。由于矿床氧化带早已开采殆尽,  相似文献   

2.
遥感异常提取法在西天山班禅沟一带铜、铁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遥感找矿异常提取方法,对新疆和静县班禅沟一带地表出露的铜、铁蚀变形成的特征波谱进行提取,利用综合影像特征和线性构造、环状构造的特点,初步圈定了该地区铜、铁蚀变带的分布.通过野外工作进行了验证,据此建立了该地区应用遥感找矿异常、影像地质特征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研究,是评价下伏硫化物矿床矿化经济远景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 我国近二十年来,在内蒙西部铁帽发育地区,进行了普查找矿,找到了几个大型铜、铅、锌硫化物层状矿床及黄铁矿矿床,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是在上述资料及四个典型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内蒙西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发育特征、生成条件及形成时代,并进一步扼要地将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4.
解惠 《地质与勘探》2023,59(2):223-235
芒康地区位于藏东玉龙-芒康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上,找矿潜力巨大。但由于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效果不佳,区内急需新的找矿模型指导。近年来在本区新发现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巴达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研究总结出巴达矿床垂向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以含矿石英二长斑岩为中心,由地表向深部蚀变分带依次划分为硅化+碳酸盐化带→粘土化+碳酸盐化带→硅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弱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带;由地表向深部矿化分带依次划分为铜(银、铅)矿→褐铁矿→铅(银)矿→金(铜)矿。另外,在矿床地表分散流、铅矿物重砂异常重叠区域及附近新发现了7种直接找矿标志,总结出区内找矿突破的巴达金(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并预测该矿床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同时在矿区外划分出2处找矿靶区,为今后巴达矿区外围找矿和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美兰  罗先熔 《中国地质》2013,40(2):594-601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级典型的超大型硫化铜-镍矿床之一.根据在已知剖面上开展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结合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确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并建立了金川铜镍矿区深边部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式.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金川Ⅱ矿区深边部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发现了5个具有找矿前景靶区,其中在Ⅰ类靶区②号多元信息综合异常带深部经工程验证发现了隐伏铜镍矿体.  相似文献   

6.
庐枞盆地西南部矿体和矿化体常成群成带分布,矿化多以金、铜为主.本文结合区内已有的勘查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及典型金铜矿(化)带(体)的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区内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找矿潜力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是广东省内已知的最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其南西段是莲花山国家级锡铜多金属整装勘查区,区内共分布有北山嶂—九龙嶂、棉洋—双华、五指嶂—锅子嶂、梅陇—鲘门—观音山4个动力变质带,动力变质带是本区内重要含矿及控矿构造。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构造专项地质填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发现的具有大型找矿前景的金坑铜锡多金属矿床的解剖,从矿区宏观地质特征、矿床的成矿温度、压力、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侏罗纪火山岩;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与动力变质作用密切相关,为动力变质热液改造矿床;由此推测广泛分布于4个动力变质带中的诸多中、小型锡铜多金属矿床、地表矿化带(点)和化探异常的深部具有重要找矿潜力,具有大型矿床找矿前景。通过对本区的进一步工作,广东莲花山断裂带有望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锡铜多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江格尔铜-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格尔矿区投入了大量的地表地质工作,但深部工作程度甚低.已发现的金-铜矿体及复合矿体具有成群分布的特点.矿体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矿体的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成矿特征、成矿条件的深入分析,认为江格尔地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提出了江格尔矿区今后的找矿方向应从金转向以铜为主,兼顾金、砷、银、铅的综合找矿,含矿破碎带的深部是本区找矿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阿巴嘎旗莫若格钦铅锌矿区综合应用地质、物化探手段进行找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圈定五条矿化蚀变带,发现四条(银)铅锌矿化体、一条(银)铜矿化体,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文章对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区的找矿前景,对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藏尼雄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作为冈底斯铜铁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但该区生态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给常规地质找矿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应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推广的遥感"线、环、色、带、块"五要素找矿理论及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在ETM+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和信息提取,以区域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研究为基础,论述了适合该矿带的遥感找矿模式。结合数理统计和地质异常理论对获取的综合找矿信息进行合理量化,最后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多元找矿信息进行空间分析以确定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主要矿种的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以遥感技术为切入点,结合基础地质、物探、化探资料进行地质找矿的模式具有高效、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徐平  曾旭东  陈莉 《江苏地质》2013,37(1):95-101
遥感影像是地表综合自然景观电磁波辐射特征的图像显示,是地质体在地表的直接反映。遥感解译"五要素"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真实直观,这些信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运用江西铜多金属主要矿集区ETM+/TM遥感数据影像进行地质异常解译,如隐伏岩体、火山机构、控矿构造、环形构造、特殊地层以及热变质晕、蚀变晕等。解译结果发现:多组线性构造交汇部位,或线性构造密集部位,是岩体-矿床产出的有利地段,而规模较大的隐伏斑岩体,在影像图上往往显示环形特征,特别是出现子母环或套叠环(环中环或同心环)时,寻找铜多金属矿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中,但直击找矿部位需其他信息佐证.综合运用地质、化探、遥感等方法进行找矿可增大发现新矿产的可能.在新疆东准噶尔巴里坤县三道岭地区以遥感为先导,对ETM数据采用掩膜技术剔除水体、第四系等干扰,再利用Crosta法提取矿化蚀变信息,将遥感异常与地质、化探信息叠合进行分析,据此圈定25处找矿靶区.对其中10处靶区进行野外地质检查,验证地表多处蚀变,发现铜、金矿化点8处.  相似文献   

13.
天井金矿是民采老矿,局部地段民采已深达30—40米,60—70年代湖南省区测队,武警黄金15支队,曾先后在此矿山进行过地质研究工作。我队于1987年2月,上山进行了钻、硐探揭露工作,写有地质报告,并取得了一定储量。 本文是在这次揭露工作取得资料基础上,试图总结矿床地质矿化规律,并着重探讨其氧化带成矿问题。关于氧化带成矿问题,一些文章已有涉及,但作为金矿工业类型来研究的文章还少见。在找矿生产方面,由于上述成因的一些金矿床,尤其是含硫化物石英脉金矿床,地表矿化极富,而地下骤然变贫的现象,曾给找矿、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是一个新类型的理论问题,而且更是指导金矿找矿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之祁漫塔格成矿带是一个多金属多类型矿产富集带,是我国新的十大找矿资源潜力地之一.近年来,此带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取得了新突破,成为本区找矿工作的一个新亮点.位于祁漫塔格成矿带东侧之骆驼峰地区有大量的物化探异常,已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及热液脉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共同构成了斑岩型铜钼矿的岩浆热液成矿系列.通过总结区域及骆驼峰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斑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认为该区具有形成斑岩型铜钼矿的良好条件,加大找矿工作力度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三金柱 《西北地质》2012,(4):175-184
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是新疆岩浆型铜镍矿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前人勘查、探明的矿床有黄山、黄山东、葫芦、香山等大、中型铜镍矿。近几年来又相继发现和勘探了图拉尔根、黄山南大型铜镍矿,显示了该区带优越的岩浆型铜镍矿找矿潜力。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发现并探明的图拉尔根铜镍矿位于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东段,目前已达大型镍矿规模,其发现和探明是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近10余年来的重大找矿突破。将图拉尔根铜镍矿纳入到区域铜镍成矿规律的研究当中,从成矿地质背景与时空分布、岩浆系列与岩石组合、成矿模式与组合成矿规律等方面,对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以期对该矿带区域找矿勘查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桑树园子6号铜矿区位于新疆托克逊县城南,距桑树园子10 km左右.属于博罗科努金、铜、铅、锌成矿带、可可乃克铜、金多金属成矿亚带.2008年其为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在桑树园子一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发现(李维军等,2008),2009~2010年进行了预查工作.经大比例尺草测和地表工程揭露共圈定了5个矿体,其中3个铜矿体,实现了该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要突破(张练练等,2010;刘德权等,1996;张良臣,2006)(图1).  相似文献   

17.
应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新疆和静县班禅沟一带地表出露的与铜、铁矿有关的蚀变形成的特征波谱信息进行提取,综合分析影像特征和线性构造、环状构造的特点,初步圈定了该地区铜、铁矿化蚀变带的分布。通过野外的验证工作,据此建立了该地区应用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影像地质特征进行找矿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西藏班-怒成矿带多龙矿集区斑岩铜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班-怒成矿带多龙矿集区的研究,提出了含矿花岗闪长斑岩的特征、构造与铜矿化体的关系、矿体围岩蚀变特征及找矿意义、矿体风氧化带特征、地层接触带与铜矿化的规律、铜矿化的物探异常特征、铜矿化的化探异常特征等8个成矿-找矿模型标志信息,组成找矿靶区定量预测数学模型的8个统计变量.针对区内地质工作基础较差的现实情况,将加权特征分析方法应用到多龙矿集区找矿靶区预测中,优选出10个具代表性的见矿钻孔,作为模型单元,对7个未知预测单元进行了定量预测,优选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矿床地质——物探找矿研究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综合研究了维西大宝山铜矿区地质、物探找矿条件和矿体产出特征,初步建立了地质-物探综合找矿模式,并进行综合成矿预测与潜力分析。圈定了长约数公里的铜矿带,显示该地区具有中大型铜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个旧矿区高松矿田是一个以层间氧化矿床为主,深部有接触带矽卡岩型硫化物矿床产出,为锡、铅、银富集程度较高的锡多金属矿田,其中层间氧化矿床是目前云南锡业集团公司松树脚锡矿地质找矿的主要对象.以高松矿田为例,对区内矿床的产出特征、找矿方法进行了分析、评述,同时对提高找矿效果的途径提出了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