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燕辽地区太古宇与下元古界间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胡学文  权恒 《地质论评》1996,42(3):245-250
我们经过对冀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地层,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龄以及中间界面的研究,表明上、下部岩系为角膜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的存在,对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地壳演化史,开展地质调查及找矿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五台山区是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的重要出露区,各时代地层经历了多期变形、变质及岩浆活动,成矿条件较好.现把所发现的三种类型金矿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吕梁运动新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秀夫  王雪英 《地质论评》1984,30(2):177-178
传统地质学中一个褶皱幕或一个造山运动的确立是根据地层柱中的角度不整合面及其伴生的有关热事件。一个间断时间很长的角度不整合面当然不宜作为运动或褶皱幕命名的依据。吕梁运动最初命名地点在吕梁山北段的鸡儿墕附近(李四光,1939)。后来研究表明,那里的地层是寒武系霍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于野鸡山群(相当于滹沱群)之上。不整合面所表示的时间间隔长达十数亿年,代表了晚前寒武纪期间多次运动的叠加区。因而一些地质学家,包括有影响的地质  相似文献   

4.
张丕孚 《地层学杂志》1993,17(1):40-45,51
<正> 苏皖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是指凤阳群不整合面之上,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面之下的一套地层。这套地层在没有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之前,前人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在淮南,所建立起来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是正确的,如徐嘉炜(1959)所确定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其划分(自下而上为下震旦统八公山统下部石英岩,它不整合在前震旦纪角闪片岩为主变质岩系上,其上为刘老碑页岩,再上为上部石英岩和上震旦统四顶山统泥质灰岩及泥灰岩层,其上是矽质灰岩,并被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覆盖)是比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阎竹斌 《地质论评》1985,31(2):101-110
小秦岭地区系指陕西蓝田坝河—洛南洛河—线以北,关中渭河以南,豫西熊耳山以西的广大山区。区内早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完整,层序清楚,接触关系明显,蕴藏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研究早前寒武纪地层较理想的地区之一。自1965年以来,我们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于原秦岭区域地质测量队所划太华群“下”部(实际属上部,下同)铁洞沟组之下,发现了一套变中基性火山岩夹片麻岩和石英岩及其底部的角度不整合面,新获得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确定了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地层的存在,为建立小秦岭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划分与  相似文献   

6.
辽东不整合脉超大型铀矿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整合脉超大型铀矿床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新类型.其最大特点是矿床均产于不整合面附近,矿床既大又富,矿床储量达数十万吨,品位最高达50%,是世界上经济效益很好的铀矿类型.辽东地区在前寒武纪地层内存在5个不整合面,且著名的连山关铀矿床产于元古宇-太古宇不整合面附近,具有不整合脉型铀矿的特征,显示出该区不整合脉超大型铀矿床较好的找矿前景.虽然20世纪90年代曾在该区进行过此类型找矿工作,但由于战略调整而停止.随着我国"十五"期间核电迅猛发展对铀矿资源的需求,继续开展该类型铀矿床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勒泰南缘地壳结构与构造演化及其对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阿勒泰地区地壳结构及地壳演化。根据地层-岩石组合、区域不整合面特征、构造变形层次、岩浆及火山活动,将阿勒泰地区的地壳分为三大单元: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层(包括早中元古代变质基底及震旦纪褶皱基底)、奥陶纪至早石炭世上叠盆地构造层、中石炭世以来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及再生前陆构造层。  相似文献   

8.
李勇  苏德辰  董顺利  颜照坤  贺佩  闫亮 《岩石学报》2011,27(8):2413-2422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提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0Myr,显示为1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位于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构造层序与下伏古生代-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构造层序之间的不整合面属于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底部不整合面,标志了扬子板块西缘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到前陆盆地的转换。该底部不整合面位于晚三叠世马鞍塘组与中三叠世雷口坡组之间,显示为平行不整合面或角度不整合面,在接触面上发育冲蚀坑、古喀斯特溶沟、溶洞、溶岩角砾、古风化壳的褐铁矿、黏土层及石英、燧石细砾岩等底砾岩。该不整合面向南东方向不断地切削下伏地层,且均发育岩溶风化面,上覆的晚三叠世地层沿不整合面向南东超覆,显示了从整合面到不整合面的变化过程,并随着逆冲楔的推进向南东方向迁移,其超覆线、侵蚀带和相带的走向线与龙门山冲断带的走向大致平行。底部不整合面显示为典型的前陆挠曲不整合面,标志着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形成和扬子板块西缘挠曲下降和淹没过程,底部为古喀斯特作用面,下部为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建造,上部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向上变粗的垂向结构,表明底部不整合面和前缘隆起的抬升是扬子板块西缘构造负载的挠曲变形的产物,显示了在卡尼期松潘-甘孜残留洋盆的迅速闭合和逆冲构造负载向扬子板块的推进过程。本次在对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底部不整合面的风化壳、残留厚度、地层缺失、剥蚀厚度、地层超覆等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底部不整合面迁移速率、前缘隆起迁移速率、地层上超速率和前缘隆起的剥蚀速率,并与逆冲楔推进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底部不整合面迁移速率、前缘隆起的迁移速率、地层上超速率均介于3~18mm·a-1之间,其与逆冲楔推进速率(5~15mm·a-1)相似,因此,可用底部不整合面迁移速率、前缘隆起的迁移速率和地层上超速率代表逆冲楔推进速率。但是前缘隆起的剥蚀速率很小,介于0.02~0.08mm·a-1之间,仅为逆冲楔推进速率的1/100。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滹沱系与震旦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随着近年来地质勘测工作飞跃的发展,陆续发现了许多有关中国前寒武纪地层的新事实和新问题。1953年王曰伦等五台调查队著“五台山五台纪地层的新见”,认为:(i)五台系大部为滹沱系的花岗岩化变质部分;(ii)滹沱系底部为泳碛砾岩,其时代应属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1996-2003年期间,通过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本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尤其是高级变质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些进展是:重建了一个由4个岩群12个岩组构成的早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发现了枣儿沟角度不整合面和新建了古元古代的美岱召岩群;提出了适合高级变质地层发育区地层工作的"构造-岩层-事件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这一思路和方法指导下,明确了本区构造样式演化与高级区地层系统重建的关系,提出了主期构造决定岩石地层现今展布特征,早期构造造成地层组成、结构特征、空间叠置及接触关系性质,后期构造导致区内高级变质地层局部复杂化和再造的基本规律性的认识.最后对高级区开展地层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的控油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燕山主幕运动形成的白垩系底部不整合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广泛分布,腹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多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控制下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从不整合的形成、结构特征等方面论述了不整合对油气的控油作用,具体表现:①风化作用有效地改善了不整合面下砂岩储层的物性;②形成了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③不整合面下形成多个地层型圈闭;④不整合的形成期是一次重要的成藏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山西五台山区,是我国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岩系出露良好,发育比较完整;是研究程度比较详细,地层层序建立比较早;是含有金、铜、铁及非金属等多种矿产的地区之一。但是有些地质问题,尚未完善解决,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梅冥相 《中国地质》2011,38(2):317-337
为了达到在地层框架内划分和对比沉积岩的目的,以不整合面为主要地层面,将不整合面及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单位定义为沉积层序,并研究沉积层序内的沉积趋势变化,成为今天层序地层学的核心内容.在寒武纪,华北地台接受沉积的时间较晚,所以发育一个不完整的寒武纪地层序列.在该地层序列之中,从混积潮坪沉积到缓坡型碳酸盐台地沉积.组成一个二级海侵背景下的退积序列.在新的寒武系年代地层框架下,以北京西郊寒武系下苇甸剖面为例,重新审视华北地台寒武系层序地层特征,将为研究这一个关键地质历史时期贫乏骨骼的风暴海、随着后生动物辐射而微生物碳酸盐岩也在增加的特殊的沉积作用样式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嵩山区位于中朝地台南部,区内发育被2个角度不整合面分隔开的3个前寒武纪岩群,一个主滑脱带沿着嵩山群与登封群间不整合面发育.滑脱带之上的早元古代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褶皱带,因此,嵩山群岩石在主滑脱带之上形成无根的独立构造.与滑脱带下伏的太古宙登封群很少有关系.主滑脱带厚4~30m,沿着主滑脱带,登封群角闪岩相岩石强烈退变质到绿片岩相矿物组合,主滑脱带发育在脆韧性过渡域.多尺度的观察指出,主滑脱带的形成受地壳成分分层导致的流变学分层性所制约,而且地层柱底部软弱面或地质界面是近水平的滑脱带发育的优选位置.显然,对滑脱带的发育还必须考虑水解弱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塔中地区基本特征是由三条逆冲大断裂控制的背斜隆起构造。纵向上发育多期不整合面,在不整合面上下形成有多种类型的非构造圈闭。主要可归纳出古潜山圈闭、地层圈闭及岩性圈闭三大类,并可细分出九种亚类。潜山圈闭,一般都是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体,本身处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包围之中,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层圈闭包括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削截尖灭圈闭、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尖灭圈闭及古风化壳圈闭,它们与大的不整合面相伴生,有断层和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穆通道,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岩性圈闭包括生物丘(礁)、碳酸盐岩隆(异常体)、岩性透镜体、滑塌浊积体、火成岩等,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只要有油气通道,是优先捕获油气的有利场所。因此所述各类非构造圈闭均具有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塔中地区基本特征是由三条逆冲大断裂控制的背斜隆起构造。纵向上发育多期不整合面,在不整合面上下形成有多种类型的非构造圈闭。主要可归纳出古潜山圈闭、地层圈闭及岩性圈闭三大类,并可细分出九种亚类。潜山圈闭,一般都是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体,本身处于寒武系一下奥陶统烃源岩包围之中,有“近水楼台”之优势;地层圈闭包括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削截尖灭圈闭、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尖灭圈闭及古风化壳圈闭,它们与大的不整合面相伴生,有断层和不整合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岩性圈闭包括生物丘(礁)、碳酸盐岩隆(异常体)、岩性透镜体、滑塌浊积体、火成岩等,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只要有油气通道,是优先捕获油气的有利场所。因此所述各类非构造圈闭均具有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晋北前寒武系变质铁矿主要分布于五台山及吕粱山两山区,即山西台背斜的五台隆起及吕粱凸起中.其他地区,如恒山、云中山虽有零星分布,但不重要.前寒武系地层从中太古界至下元古界,比较齐全,同位素年龄在24~13亿年之间.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变质铁矿类型是鞍山式条带状磁(赤)铁矿石英岩.它们在区内呈纵向集中分布于五台群、吕梁山群地层中,而以五台群的文溪段、吕梁山群的袁家  相似文献   

18.
绪言美国西部内陆的白垩纪盆地是一个前陆盆地,它的东部是相对稳定的克拉通,西部为活动冲断-褶皱带。拉拉米运动把这个大盆地改变成许多小构造盆地。丹佛盆地就是在克拉通背景上发展起来的典型盆地。对下白垩统地层事件的重建,揭示出海相和非海相地层在整个前陆盆地成交错相变。早期描述的以不整合面隔开的区域性海进和海退事件,现在能够在层序地层学的格架中得到解释。层序地层学是研究由不整合面或与其相当的整合面为界的成因有关的地层(Vail et al.,1977)。一个不整合面被定义区域性的沉积构造,在那里,二组岩石被一个侵蚀面所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与乐安油田油气形成有关的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不整合、第三系内部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的特征,分析了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不整合改善了油气的储集空间,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不整合面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指出在乐安地区第三系与前第三系不整合面上部是泥岩,下面是灰岩的地方寻找潜山油藏和地层超覆油藏。在乐安地区第三系内部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接触关系是截超关系,岩性是上泥下砂的地方寻找地层不整合遮挡油藏。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西天山广泛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其与下伏地层(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或前石炭纪褶皱基底)之间呈广泛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通过对这些角度不整合面及大哈拉军山组底部冲洪积相碎屑岩或陆相火山岩特征的研究,认为该不整合面代表了一次强烈的褶皱、隆升造山事件;不整合面之上初始沉积物地层序列是天山石炭纪后碰撞裂谷盆地新一轮沉积旋回的起点。取自大哈拉军山组底部粗碎屑岩中夹层安山岩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为359±2.3Ma,这一年龄值不但限定了这一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而且代表天山后碰撞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因此,天山古生代洋陆转换时限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之交,随后,天山造山带进入后碰撞裂谷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